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钱荒的背后 微历史:宋朝为什么频发钱荒网易163

火烧 2021-10-06 11:37:24 1059
微历史:宋朝为什么频发钱荒网易163 在宋朝,从北宋到南宋,“荒钱”闹个不停。作为中国历史上铜钱数量最多的一个时期,为什么会发生钱荒?北宋“钱荒”,从形式上看是个历史财政问题,事实上涉及到当时的国民生

微历史:宋朝为什么频发钱荒网易163  

在宋朝,从北宋到南宋,“荒钱”闹个不停。

作为中国历史上铜钱数量最多的一个时期,为什么会发生钱荒?

北宋“钱荒”,从形式上看是个历史财政问题,事实上涉及到当时的国民生产、物资流通、经济消费等方方面面的内容。

有学者将发生钱荒的原因归为北宋私人经济的高速发展,有学者将原因归为中原的财产“外泄于四夷”,还有学者认为是大量私钱挤入流通领域导致通货膨胀从而引起钱荒。

钱荒的背后 微历史:宋朝为什么频发钱荒网易163

北宋为什么会发生钱荒,在相关史料面前,让我们一窥究竟。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铜钱数量最多的一个时期。

从立国开始,统治者就对铸造铜钱非常重视。

太祖开宝九年(976年),仅升州(建康,今南京)铸铜钱就达30万贯。

30万贯是什么概念?中唐鼎盛时期的铸币量也就差不多这个数。

历年来,铜钱铸造量还在持续增加。

有学者估计,到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北宋政府铸造的铜钱累计数达到了26204万贯。

按理说,铸造了这么多钱,民间的流通的钱财应该挺多的。

但事实恰恰相反,民间“钱尤难得”,下层百姓倍感困窘。

苏轼和他弟弟各自发表意见说:“浙中自来号称钱荒,今者尤甚”;“东南诸郡,犹苦乏钱,钱重物轻,有钱荒之患。”三朝大臣张方平也说:“东南六路·一农民困于输钱,工商窘于射利,谓之钱荒,人情日急。”

铜钱去了哪里?外流了?民间冒死犯禁销毁铜钱了?私自藏起了退出流通了?——只能说:一切皆有可能。

当时的铜钱钱面值(名义价值)小于其币材值(实际价值),十个铜子儿熔成精制铜,用来打造其他的器具,价格就番了五番!其他的器具,价格就番了五番“销熔十钱,得精铜一两,造作器物,获利五倍。”熔钱铸器的利润如此诱人,哪怕宋代法律明令禁止熔钱,也无法抵挡众人追求利益的脚步。

“熔钱铸器”是一个说法,“外泄四夷”也是一个说法。

据日本考古学界的发掘报告,在日本发现的大量中国钱币中约有7080宋钱,其中尤以北宋钱居多。

北宋朝廷禁止将铜钱外流,但屡禁不止,甚至有官员带头将铜钱流往海外:“绍兴末,臣僚言:泉、广二舶司及西、南二泉司,遣舟回易,悉载金钱。

“有意思的是,宋代铜钱到了海外是很吃香的:“每是一贯之数,可以易番货百贯之物,百贯之数,可以易番货千贯之物,以是为常也。”同样多的宋钱,到了外地可以买更多更值钱的东西。

海外欢迎宋钱,在高丽、日本和交址,宋钱都作为主货币行用,即使在实行金银本位制的东南亚(交址除外)以及印度南部沿海和阿拉伯地区,宋朝的铜钱也担当着辅币功能。

既然宋钱这么值钱,有钱人当然更愿意收藏起来不愿意流通了。

宋代的土豪们多有一个爱好,就是大量收集铜钱,把钱都藏在窖里不让见光,导致到了南宋时期还有政府号召土豪们把收藏多年的铜钱拿出来兑换金银的事——“命官之家存留见钱二万贯,民庶半之。

余限二年,听变转金银、算请茶、盐、香、矾、钞引之类。

越数隐寄,许人告。”土豪土豪快把多的铜钱拿出来换宝贝啦,不然小心被告发去坐官牢。

总而言之,北宋钱荒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但可以肯定的是,北宋政府并没有依照市场经济原则对铸造铜钱的成本进行估算,也大大低估了铜钱的市场流通价值~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