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地壳运动的动力来自哪里
地球科学家已经肯定,地球形成至今,海陆格局经历过多次分分合合,有时候是一整块大陆,有时候又四分五裂,最终形成今日世界的海陆格局。我们在玩拼图游戏时,拼图碎片分分合合地移动最终形成一幅完整图片,是因为我们用手指在拨动这些碎片。那么地球表面类似“超级大拼图”的
地球科学家已经肯定,地球形成至今,海陆格局经历过多次分分合合,有时候是一整块大陆,有时候又四分五裂,最终形成今日世界的海陆格局。我们在玩拼图游戏时,拼图碎片分分合合地移动最终形成一幅完整图片,是因为我们用手指在拨动这些碎片。那么地球表面类似“超级大拼图”的海陆格局,靠的是什么力量使得这些大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显然没有来自外部的“上帝之手”。地球科学家把眼光投向地球的内部。
![]() |
日常生活中,如果你有过烧水的经历,会知道底部的水受热后上升,而上部的冷水会下沉,形成一个可循环的对流。地球科学家发现,在地幔中竟然也存在着许多类似的热对流循环。由于地球内部温度非常高,地幔物质呈现一种很软的状态,而且能够在热能的驱动下流动。具体来说,地幔深部物质吸收热量后,密度减小,体积膨胀产生上升热流,上升的地幔物质到达地壳底部后向四周分流,随着温度下降,地幔物质密度增大,又沉降到地幔中,这就是地幔对流过程。地幔对流最早是20世纪30年代由英国地质学家霍姆斯提出来的,当时他是为了解释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因而设想地壳就像一只筏子一样漂浮在流动的地幔上。
![]() | ![]() |
地幔中存在着类似烧开水的热对流过程 |
那么,地壳就是在地幔上移动的吗?地球科学家用地震波这盏“明灯”进一步探测地下的物质性质,发现地幔的最上面一部分竟然也是固态的,而且这一部分和地壳是连为一体的,显然并非地壳在地幔上移动。唯一的可能就是地壳和地幔上部一起,在地幔下部对流的牵引下一起缓慢地移动。地球科学家把这两个联系紧密的“固态兄弟”称为岩石圈,岩石圈中有许多裂缝,将岩石圈分成了多个块体,称为板块。岩石圈板块的运动,体现在地表就是地壳的运动,它就是地面海陆格局演变的动力来源。
很赞哦! (1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