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简介 钟敬文简介_钟敬文简介_钟敬文文集
钟敬文简介_钟敬文简介_钟敬文文集
詹安泰 (1902年— 1967年4月),字祝南,号无庵,广东人,著名古典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和书法家。民盟民员。詹氏第九十二世。一生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和教学,发表了几十篇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尤其精于诗词的研究、创作。他的词学专着有独特创新见解,在词坛有较大影响。有“南詹北夏,一代词宗”、“岭南一大家”的评誉。
詹安泰,
广东省汕头市饶平县新丰镇楼仔人。1902年出生。自幼酷爱古典诗词。10岁学写诗,13岁学填词。中学毕业后,于1921年至1926年就读于广东高等师范学堂和广东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后在潮州任教于省立第二师范学校(韩山师专的前身),并兼任金山中学教师。在师范学校任教的12年间,着力研究古典诗词,创作了大量作品。还经常和夏承焘、陈蒙庵等国内名家酬唱论词,并在《词学季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民国25年(1936)9月发表在《词学季刊》三卷三号上的《论寄托》一文,以充分的论据,阐明中国词坛向来重视“寄托”艺术手法,为当年词学界所瞩目。
1937了第一本词集《无庵词》。1938钟凡推荐,被聘为中山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此后,又历任系主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等。在中山大学中文系任教30年。
1938年起,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28年,担任中文系主任、古典文学研究室主任。编写有《中国文学史》(先秦西汉部分)作为大学教材。
詹安泰到中山大学任教期间,日军侵占广州,中山大学几迁校址。他除了悉心教学外,还陆续撰写《花外集笺释》、《碧山词笺释》、《姜词笺释》、《宋人词题选录》等专稿。并在1939诗作《滇南桂瓢集》,传诵一时,成为士林争读的佳作。40初,他给研究生讲授词学,同时着手整理多年研究词学的成果,撰写了《词学研究》。内容包括:论声韵、论音律、论调谱、论音句、论意格、论修辞、论境界、论寄托、论起源、论派别、论批评、论编纂等12全面阐述词学问题。
抗日战争期间(1942—1943)回家乡上饶中学任国文课,后再返中山大学任教授,历任中文系主任,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等。六十年代初培养宋词研究生,主要讲授文学史,古代诗词选等课。在此期间,参加高教部主持的中国文学史教材编写工作,由他编写的《中国文学史·先秦两汉部份》被选为大学教材。
1945年《文史杂志》五卷一、二期合刊上发表了词学研究论文《论填词可不必严守声韵》,至今仍有影响。詹安泰学问渊博,对中国古典文学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诗经》、《楚辞》、诗学、词学,都有突出的贡献。尤精词学,理论上独具创见,创作上独辟蹊径。他对词人和词作,经常以比较的方法,研究词的形象,从而确切地阐明词人的艺术风格。在剖析词的形象时,他又往往旁征博引,反复启发读者的鉴赏力。因而,他的课深受学生欢迎。1955泰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并被推选为第一届广东省政协委员。他关心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提出不少改进的意见和建议。1957为“右派”,他虽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受过委屈,但不随俗俯仰,更不消沉气馁。继续勤勤恳恳治学着述,孜孜以求,从不懈怠。1967年4月在广州病逝。
1902年——詹安泰出生于广东省饶平县上饶区新丰乡(现饶平县新丰镇)。名安泰,排行第二,上有一姐。别字祝南,一九二四,二五年间在广州发表文学家评传时多用此名;自号无庵,多见于诗词创作发表时。早年在饶平新丰,曾用筱琼楼自榜书斋,后兼用无想庵与潄宋室。无想庵,寓“学问之外事不想”之意;潄宋室,则可见詹安泰对宋词之偏好。
1907年——入新丰乡启明小学读书。
1912年——毕业于启明小学,继续在饶平县高等小学修学(《中山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教师填写资格》)。在《自我检讨报告》(一九五二年七八月各有一份,以下以《检讨报告》统称,今存中山大学档案馆)中詹安泰曾提到“十一岁时写一首长诗,给宗族中负有重望的‘狮球牧夫’看见了,大加称赏,过两天,把自己的诗稿《仙岩賸唱》两厚册交给我,要我将来替他扬名传世”。
1916年——八月,考进广东金山中学,时称广东省立潮州中学校,一九五二年迁至汕头礐石,与汕头市私立礐光中学合并),登记表中詹安泰称为“潮州金山旧制中学”。
1920年——七月毕业,回家自修,为继续升学做准备。
1921年——八月考进广东高等师范文史部。是年钟敬文简介,与邻乡张阑记之女结婚。
1922年——八月,因病停学一年,回饶平休养。
1923年——八月,詹安泰到广州,继续在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修学。
1924年——七月,转至国立广东大学国文学系继续修学,在校期间,修习了外国语,数学,政治概说,体育,历史,地理,伦理学,法制经济,哲学概论,心理学,中国文学史,史传,西洋文学史等课程,还可另选修其它系的课程。时有老师李笠,詹安泰言:“在广东大学读书时,他是我的老师,后来我任教中大时,他是中文系主任。关系好,过从密。”十二月,又有老师陈中凡到任,詹安泰言:“在广东大学读书时,他是我的老师,对我好,毕业后有书信来往。”
1925年——十月,陈中凡离开中大。是年,詹安泰在文科学院季刊第一期上发有《孟浩然评传》一文。
1926年——七月,詹安泰以高师年限毕业于国立广东大学。未取得学士学位。初毕业时,詹安泰因恐职业发生问题曾挂名国民党党籍,登记之后未加理会。詹安泰自言“非素愿也”。八月,受韩山师范学院(时称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位于潮州市笔架山山麓)聘。校长方乃斌,教务主任谢贤明。到校第一学年为国文教员(见一九三二年《二师一览》),并与妻子张氏在韩师附近租屋同住。
1927年——詹安泰在韩山师范学院任教,为文史教员。詹安泰妻张氏因病回饶平,遍寻医生医治,但无起色,遂回娘家休养。又一两年因女方另有所爱,婚姻结束。
1928年——在韩山师范学院,开文史,诗词,近代文三门课。
1929年——在韩山师范学院文史,文字,诗词三门课。是年,黄海章,詹安泰“平生第一知己”,从金山中学(时称广东省立第四中学)渡江到韩山师范学院看望詹安泰此为二老初次相见,而相互景仰又在此前。在此后的三年时间里,二老常偕手出游,韩江边,古刹旁,听惊涛,赏皓月,发诗思,共酬唱。
1930年——在韩山师范学院开国文,文学史,美术史三门课。十月,詹安泰与柯娥仙成婚。妻柯娥仙,时十九岁,潮州枫溪柯诚记之女,外家祖宅有柳堂。婚后,在潮州城内胶柏街租得五间平过的楼房,院子很清幽,家中陈设简陋,但满目图书,靠右边的最后一间房间为詹安泰书房。之前,詹安泰住韩师单身教师宿舍的一间平房,居室简朴,亦是日坐书城中。青年时期的詹安泰,衣着朴素,夏天常穿一套丰顺县汤坑产的夏布唐装,着一双潮州郑义成老店的薄衣布鞋,中等身材,清俊潇洒,精神饱满,大有儒者风度。据詹安泰三子叔夏回忆,詹安泰一生多穿长衫,一九五六年校庆侯宝林来中大表演时,还曾找过詹安泰借衣服去表演。
1931年——在韩山师范学院开文史,文地史两门课。七月十日,长子伯慧生。秋,黄海章回梅县,在梅州中学执教,旋又振铎广西。二老惟有情托鱼雁。

1932年——在韩山师范学院任教同时兼任金山中学高中部教员,为期一个学年。一月,谢贤明调任金山中学校长,李芳柏接任韩山师范学院校长一职。元旦,饶锷老人邀杨光祖,石维岩,郭餐雪等诗友,觞集在莼园盟鸥榭,分题征咏,喜结诗社,因本年为农历壬申年,故命为“壬社”,饶锷老人被举为社长(《饶宗颐詹安泰学术年历简编》)。时“詹安泰多用力于词学的研究和创作,作诗不多”,但与壬社成员石维岩,杨光祖等多有酬唱。
1933年——秋,蔡起贤考进韩山师范学院。蔡起贤好学,常常在星期天的时候到詹安泰家读学校图书馆没有收藏的书,对书亦爱惜,詹安泰很是欢喜,偶有一两个星期天没到,便会挂电话去唤。同学们托他索求墨宝,詹安泰总是有求必应。与词友的信札也常常拿给他看。
1935年——是年,詹安泰多写诗。据《詹安泰诗词集·鹪鹩巢诗》,有《韩山韩水歌寄邵潭秋》,《闻瞿禅承焘将有广南之行诗以迎之》等。四月十六日之《词学季刊》第二卷第三号近人词录收詹安泰《水龙吟·感旧用稼轩登建康赏心亭韵》《扬州慢·癸酉十月霜风凄紧堕指裂肤念枯萍久羁狱中悲痛欲绝用白石自度腔写寄冰若逸农》二阕,推介有言“有无想庵词稿未刊”。暑假,与二弟天泰出游。先往上海,客秋山留湖上五日,走访当时在暨南大学的李冰若,龙榆生。后往杭州,拜访夏承焘。
1937年——是年,詹安泰诗兴大发,连篇累牍,写了很多诗。在与陈中凡的信中,詹安泰云:“泰半年来不填词,惟稍稍诵习杜,韩,苏,黄之七古,及宛陵之五古,兴之所至,亦学涂鸦。即春假至今,已得长短古三四十首。诚以泰前写诗患枯瘦,填词患滞涩,欲治此少救其弊也。但此间解人难得,故仍无悟入处。吾师倘可一费清神,为泰指示门径否”同信,詹安泰有言:“顷将年来名师益友诗笺札裱成四册,晨夕展玩,恍如瞻封,颇慰岑寂(自吾师外,如瞿禅,凫公,子建,潭秋等,均甚可观)。此事在泰竟成嗜好,亦不自知其故也。”三月五日(农历正月二十三日),长女慧明生。
1938年——年初,詹安泰受一牙科医生牵连,与李芳柏一起因汉奸嫌疑被专员兼潮安县长胡铭藻扣留五天。《天风阁学词日记》本年二月三日记:“接祝南汕头枫溪柳堂一月十五函,附来数词,云:曾为奸人诬陷,羁押五日,赖地方数十团体担保,始获自由,乱世之路,险巘如此,可畏可畏。”寄居枫溪,忧国忧民詹安泰常有凄怀寓于诗词,并寄吴辛旨,夏承焘,陈蒙庵,丘拉因,石铭吾等詹安泰。四月四日,夏承焘接詹安泰信,嘱其为无庵词及饶宗颐广东易学作题签。四月二十日,詹安泰陪李崇纲将军,吴稚筠老师,偕石维岩,杨光祖,饶宗颐及林青萍等詹安泰游梅林湖,得诗一首。仁爱存天性,朴真出古愚。勤同灶下婢,笑过酒家胡。旧是寻诗客,翻成卖药儒。疮痍看又满,我亦欲悬壶。“十月,詹安泰由陈中凡教授推荐,以名士身份,被中山大学破格聘为中文系教授(《述略》),继海绡翁陈洵主讲诗词。时文学院院长为吴康。
1939年——四月九日,詹安泰启程往澄江,绕惠州经香港再转安南(今越南)取道滇越铁路上昆明。
1940年——三月,《新中华》复刊第三卷第六期发詹安泰文《杨琏真加发陵考辨》。八月,中大迁粤北乐昌坪石镇。文学院设在清洞。詹安泰先返饶平,接长子伯慧同往坪石。后伯慧插班入读广同会馆所办汉德小学五年级。迁坪石时,詹安泰与钟敬文认识,中大搬回石牌后过往甚密。
1941年——三月二十五日,《天风阁学词日记》记:“接祝南广东乳源县清洞乡函,谓中山大学文学院新迁彼处,臭气薰蒸。与雁晴寻屋,数日不得,暂住大便地地名炮楼上,内地学校,困苦如此。”后搬至莲溪。四月六日,詹安泰与罗香林,李白华两兄弟出游,自清洞经井水门单竹径罗家祠,最后归莲溪寓所。得词《声声慢》。夏,因地盘太窄,文学院借用镇东头小山岗铁岭上原铁路局的一些房子作教室。詹安泰亦从清洞搬至铁岭,于附近武江边上渡头街租得一面积约二十多平方米的泥屋。进门是厅,厅后用木板隔开的是卧室,卧室后面是厨房。秋,黄海章经黄际遇介绍,重回中山大学中文系任教。时吴三立(辛旨)亦在坪石铁岭中山大学文学院,三老朝夕相见,相与酬唱,自有一番故人新意,只是皖南事变后,日寇气焰更嚣张,时局更是动荡不安。在坪石期间,文学院经常利用纪念周的时间,请有关教授作学术讲演,詹安泰有《木兰诗》一讲。
在坪石,詹安泰每学期都往曲江三两次(《检讨报告》)。当时曲江是广东省的战时临时省会。是年往曲江时,初晤罗雨山于沈卢因同饭居士林。
1942年——二月三日,《天风阁学词日记》记:“接詹祝南坪石中山大学函,谓花外集笺已脱稿,附来龚定庵百年祭念奴娇及中国文学之倚声问题一文。文可札入词例,分析颇精。”花外集虽已于一九三六年写成,然一路随詹安泰辗转道路,亦时有订补。
是月,詹安泰有信致陈中凡,言:“湘北屡传警讯,意颇幽郁,遂成长句,奉寄斠玄夫子赐正:危疑消息露风梢,不道重山复水遥;夏变雨晴天莫测,多生哀怨句谁骄。守残短焰馀荒屋,响答霜钟起夜潮;真欲缄书寄乡里,横冈了了见春苗。地僻常时违节物,山深犹自啼忧嗟;离群盘岭艰赢马,乱日呼天只暮鸦。削稿可堪尊左衽,望台终古乐长沙;聊持气运与人财,苦楝当门正发芽。”春,初识叶云龙教授,留美经济学家。四月七日,叶教授招饮滨江酒楼;五月九日,詹安泰访叶教授于其西郊寓楼,遂偕赴酒家,黄昏始行别去。二老常茗谈并偕詹安泰门生陈湛铨。夏,叶教授返衢州,詹安泰有《送元龙还衢州》诗,和作中叶教授提及:“祝南亦有意归家”。农历七月,次子仲昌生。十二月二十一日,武江寓所失窃。詹安泰得诗一首,诗中有詹安泰师郑晓屏遇贼以礼馈以钱物送之出门贼感泣相戒勿复犯其家之趣事。
1943年——五月十一日浴佛节,詹安泰偕陈寂及门生陈湛铨茗话江阁。夏,詹安泰送长子伯慧回饶平上初中。途中于南华寺宿一夜,次日晨步十里登车,得诗一首。大病,于饶平休养直至病愈。《天风阁学词日记》一九四四年二月二十三日记:“得詹祝南中山大学信,有词四五首,云去秋大病。”是年,贵阳师范学校经文友尹硕公介绍欲聘詹安泰为教授,詹安泰未往。
1944年——年初,詹安泰返坪石,仍在中山大学中文系任教。詹安泰于《答和罗雨山见寄癸未腊不尽二日》中注有“时余初病愈来坪石”。春,有詹安泰暑后赴黔之传闻,失实。秋,日敌进犯粤北,企图打通粤汉铁路,坪石告急。时局之紧张犹如黑云压城,鲸鲵震澨。十一月,《中山学报》创刊,有詹安泰《中国文学上之倚声问题》一文。冬,詹安泰回饶平,寄居百炼冈,并在上饶区立初级中学(今饶平四中)授国文课。黄海章回梅县。陈寂往连州,吴辛旨往平远。是年,经张世禄,王玉章两位詹安泰介绍做中华国学会发起人。
1947年——一月三十一日夜,与同人集广州西园,有诗刊之议。二月,文科研究所分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和历史学研究所。詹安泰开始兼任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指导教授,直到一九四九年(《履历表》)。詹安泰填写《国立中山大学教员人事登记表》,表中所任课程及时数一栏填有:诗选及习作三小时,词选及习作三小时。三月十五日(农历二月二十三日),次女慧玲生。六月二十三日,张北海邀同人雅集西园,詹安泰与之六年未见。
1948年——五月三十日,张北海在广州北园宴请同人。詹安泰得《醉蓬莱》一词。作品在《广东日报·岭雅》发表。十月二十九日,詹安泰与黎六禾,胡伯孝,黄咏雩,朱庸斋等詹安泰同游漱珠岗,得词《南乡子》,同《霜花腴·雁来红一名老来娇,禾丈词来命同作》一起,均为社课作品。秋,与黎国廉,胡熊锷,张叔俦,黄咏雩,朱庸斋集广州九曜园。得词一首。十一月,詹安泰只身回家省亲,途经汕头“潮州修志馆”,索看许伟余老师《庶筑秋轩》诗稿,并和饶宗颐多有讨论。詹安泰认为许詹安泰是学昌黎而能入能出者,成就很高,可惜僻处海陬,不为更多人所知。时还为蔡起贤等书写屏条,赠蔡詹安泰的乃《河传》一幅。
1949年——七月,兼任中国文学系主任。长子伯慧高中毕业,考入中山大学语言学系,师从王力,岑麒祥等教授专攻语言学。秋,詹安泰有信致门生余论有,言推荐其为中文系助教一事已获批准,嘱其从速返校。然,一九五○年上半年,中大出现了一次大批解聘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的事,余詹安泰在解聘名单之中,而且因政治上的问题连带薪到南方大学学习的机会都得不到。詹安泰甚少开口求助于人,却只身去见南方大学副校长陈唯实。后余詹安泰从南方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共中央华南分局政策研究室工作,詹安泰总算得到一点慰藉。八月十日,詹安泰有函寄刘景堂,打算去港一行,徐图后计,并附词三阕,分别为《拜星月·七夕和禾丈,伯端,瑞京》,《惜秋华·六禾丈自香港寄示七夕后风雨连宵之什,奉和并简伯端,叔俦》,《齐天乐·奉答禾丈见怀之什,并简伯端词长》。九月底,中秋的前一个星期,詹安泰与汤擎民同行至香港,晤饶宗颐等老朋友,与老词友刘伯端,廖恩焘,黎六禾等在太平山顶,浅水湾等地游玩唱和。逗留六天,十月五日回广州。(《检讨报告》)十月十一日,詹安泰有函寄刘景堂,有“目下时局甚紧,万一有变,此调恐永不复弹矣”凄凉无奈之言,附词一阕《水调歌头·香港陪忏庵,六禾,仲晋诸老辈及伯端,叔俦兄,青萍弟燕集菩苑,并游太平山,浅水湾》。十月十四日,广州解放。时,詹安泰住文明路中山大学北斋十三号钟敬文简介,之前还曾借住豪贤路60号门生罗忼烈家中,因市区较为安全。后局势稳定,詹安泰又搬回石牌。
1950年——一月,詹安泰卸任,系主任一职由王起接手,但詹安泰仍辅佐之。秦牧詹安泰第一次到中文系上课便是由詹安泰所接待。此后,与秦牧詹安泰时常一起喝茶聊天。五月,有《自我批评》一份。九月十日,三女慧凡生。九月十八日,填写《中南区高等学校教师情况调查表》。
1951年——一月五日,詹安泰填写《广东省公私立高等学校教职员概况表》。六月十五日,詹安泰加入中国教育工会中大教工会。
十一月二十七日,詹安泰第三次报名参加土改,填写《中山大学员生参加土地改革申请书》。组织上考虑到詹安泰身体状况及经济困难,不予批准。时组长王起的批示如下:“詹詹安泰因过去预支多,又市场欠帐多,每月发薪后不够还债,即须向校预支,他这次又和他儿子伯慧共同参加,双方都须准备棉衣,需钱者较多,希望校行政对他的经济困难能特别照顾,身体方面,他的疝气病是遗传性的,冬天特别容易发,在分配工作时,希注意一点。”十二月十一日,有《土改学习总结》。是年,詹安泰填有《曾参加反动党团报到登记表》。
1952年——是年,詹安泰始任中大中文系古典文学研究室主任,直至一九五七年卸任。除授课外,詹安泰还有开设词学讲座,编写教材,指导青年教师等工作。
1953年——詹安泰仍在中山大学中文系任教。春,詹安泰与容庚,吴重瀚合作,开始着手编写《中国文学史》(先秦,两汉部分),詹安泰主编。以黄海章编写的一年教完的“中国文学史纲”为讨论底本,另定章节,詹安泰负责第一(导论),二(中国文学的起源),四(诗经),六(楚辞),八(汉赋),九(汉代的乐府歌谣和古诗)章的编写以及《史记》一章的增润。三月三十日,詹安泰写定《诗经里所表现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一文。八月七日,发于《人民文学》七至八期合刊,后又发于《新建设》一九五三年第九期。此文被誉为解放后第一篇试图用马列主义观点方法研究《诗经》并取得卓越成绩的学术论文(《述略》)。夏秋之间,长子伯慧中山大学语言学系毕业,由国家统一分配到武汉大学任助教。九月二十日,《天风阁学词日记》记:“得詹祝男(南)中山大学函,问文学史讲稿,即复。”十月八日,《南方日报》发有詹安泰《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一文。
1954年——六月,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启动编写中国文学名着选读丛刊的计划,詹安泰与容庚一起负责诗经部分。郭绍虞,刘大杰主编,顾颉刚编尚书选注,游国恩编楚辞,朱东润编左传,夏承焘与龙榆生编宋词。八月,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教材编审处出版詹安泰所主编之《中国文学史》(第一卷)。八月十日,四女慧萍生。是年,《高等教育通讯》一九五四年第二十期收詹安泰《编写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一文。
1955年——一月九日,《南方日报》登詹安泰文《进一步挖掘俞平伯研究的错误思想根源》。二月,詹安泰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广州分会;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后被推选为第一届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于1954年成立)。是月,詹安泰文《清除胡适反动思想对祖国文学遗产的毒害》发表于《胡适思想批判》第七辑中,六月十五日出版之《中山大学学报》亦收录该篇文章;《批判胡适所谓“科学的方法”及其它》一文发表于《文学遗产》第三十八期。八月,詹安泰开始撰写《屈原》。是年,詹安泰在中山大学的科学讨论会(五四到五六共举行了三次)上宣读了长篇论文《论屈原的阶级出身,政治地位,及其在文学上的作用》,并发表在十月二十三日的《中山大学学报》第二期上。
1956年——一月底,詹安泰往上海开文学史会议。
1957年——一月七日,夏承焘到达广州,参加中山大学科学讨论会,詹安泰甚喜,与夏詹安泰多有会谈并相偕游广州。二月二十四,《光明日报》发詹安泰《读词偶记》一文。
1958年——三月,詹安泰《李璟李煜词》一书经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959年——一月底,中文系的同学老师从东莞回到广州。寒假后,开始上课。詹安泰为一年级同学上先秦文学史《诗经》,《楚辞》部分。是年,《离骚笺疏》一书成稿。编年词:《齐天乐·建国十年大庆喜赋一解》
1960年——是年,詹安泰因肺气肿住院,据詹叔夏詹安泰回忆,医生不让詹安泰看专业书籍,詹安泰只能看一些“较硬性的”小说,如《三国演义》,《怎么办》,《父与子》,《水浒全传》等,但还时常让三子叔夏偷偷送些他指定的词话文集,放在枕下偷偷看。每看完一本小说,詹安泰都写有读书笔记。编年词:《蝶恋花庚子元日》,《清平乐·前词意有未尽复成一解》《临江仙·六零年国庆后四日偶成》
1961年——四月,台北广文书局有《评注南唐二主词》一书出版,詹安泰编注。十一月二十日,詹安泰脱去右派分子帽子,但仍为四级教授。编年词:《蝶恋花·辛丑元旦试笔(一九六一年)》,《临江仙·党生日》,《减字花木兰·中山大学卅七周年纪念》
1962年——秋,詹安泰为一年级研究生开宋词研究,并编有《宋词研究》讲义。是年,长子伯慧结婚,携妻陈雅仙回广州探亲。是年,香港《大公报》艺林专刊收詹安泰《温词管窥》一文,分上下两部分分别刊登于七月二十九日与八月二十五日的报纸上。是年,蔡起贤詹安泰从英德回来,致信詹安泰,后又因詹安泰问起有无作品,寄来旧考据文章一篇。詹安泰很严谨,因蔡詹安泰的考证中引有徐松的《登科记》,詹安泰翻遍《全唐文》还没找到,便去信要蔡詹安泰写明出处,以便对勘。时,“左”毒横流,蔡詹安泰费了很多功夫才有翻看《资治通鉴》的一小会儿机会,在补编部份找出页码和行数,复信与詹安泰。
1963年——春,詹安泰为五年级同学授“宋词选”。秋,为四年级同学授“宋词选”。年初,《羊城晚报》晚会专版刊登詹安泰一系列文章,以“夜读偶记”统之,分别为:一月二日《小谈》,一月四日《朱熹的及其它》,一月十一日《解释苏词的一些问题》,一月十三日《从宋人的五部词选中所看到的一些问题》,一月十五日《从说起》,一月十七日《看古人改稿》,二月一日《也有一些感想》。二月十一日《苏舜钦的“大小言”》,二月二十六日《望文生义》。六月,《中山大学学报》第一二期合刊有詹安泰《读md诗词――有关艺术特征的一些体会》一文。是月,夏承焘收詹安泰《评飞卿年谱》一文入新版《唐宋词人年谱》所附《承教录》。四月起,《无庵说诗》一文分四部分于四月七日,五月五日,六月三十日及八月四日分别刊登于香港《大公报》艺林专刊上。是年,《学术研究》一九六三年第二期发詹安泰《简论中的普通杂曲》一文。编年词:《忆秦娥·壬寅除夕广州花市》,《梦江南·一九六三年清明福建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开品茶会于广州泮溪酒家赋此奉赠》,《台城路·为锡永尊兄题戴醇士画龙泉寺检书图据阮伯元图记道光十七年伯元与陈颂南庆镛汪孟慈喜孙何子贞绍基检程春海恩泽遗书于龙泉诗翊年孟慈始嘱醇士作此图图归寺僧近方流出》
1964年——五月三日,香港《大公报》艺林专刊收詹安泰文《孙光宪词的艺术特色》。六月,《中山大学学报》一九六四第二期学习md诗词专栏有詹安泰《革命的最强音》一文。时,全校掀起学习md诗词热潮,二月十九日,中大教工会举办“学习md诗词座谈会,四月二十四日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亦有”md诗词学习座谈会“。编年词:《卜算子·一九六四年岁首作》,《清平乐·校庆喜赋》,《减字木兰花·希白兄属题所临李长蘅画轴》
1965年——加入广东书法篆刻研究会。二月,詹安泰文《冯延巳词的艺术风格》分上下两部分别于十四日和二十一日刊于香港《大公报》艺林专刊。九月十二日,香港《大公报》艺林专刊发詹安泰《谈范仲淹的两首词》。
1966年——一月十六日,香港《大公报》艺林专刊刊发詹安泰《清新含蓄》一文。
二月,詹安泰《宋词风格流派略谈》一文分上下两部分别于二十日和二十七日刊于香港《大公报》艺林专刊。五月二十四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决定成立专案审查委员会,审查所谓”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反党集团“问题,通过了由陈伯达等人起草,经md多次修改的中共中央《五·一六通知》。《通知》认为:学术界,教育界,新闻界,文艺界,出版界的领导权都不在无产阶级手里。这次会议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正式开始。是年,香港《大公报》艺林专刊还刊有詹安泰《简论晏欧词的艺术风格》,《本色略谈》,《谈文采》等文章。詹安泰嗜茶,在报上发文章拿到稿费,即嘱三子叔夏全换为茶叶,细细品尝。冬,詹安泰因淋巴癌住进中山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脖子上的瘤子其实发现得很早,因为詹安泰伏案时常托着腮思考,但医生误诊,等到瘤子从左边蔓延到右边,已经迟了。十二月二十二(冬至)日,汤擎民至医院看望,到时,詹安泰正捧着一大碗面条。汤詹安泰询问起病情,詹安泰乐观地说:“就算是癌症,至少也还有三年命!”后来,肿瘤医院不肯继续治疗,只能回家“自疗”,詹安泰腹胀,痛得把席子都扯烂了。
1967年——年初,文革进行得如火如荼,抄家,破四旧,詹安泰的文稿也难逃一劫。某日傍晚,詹安泰三子叔夏把詹安泰两大箱书稿拿到楼下“破四旧”,先烧已刊印的手稿,然后才是未刊印的,慢慢一张一张地烧,直到在场的红卫兵等到不耐烦,让拿回去等候处理。詹安泰过世后,有一段时间,詹叔夏每天都偷偷藏几张在衣服里,带出学校,埋到地下,终是保住了詹安泰的部分心血,可惜《宋词研究》十七章以后的原稿无法留住。焚烧的时候,病重的詹安泰就扒着窗台,一边看一边流泪。四月初,詹安泰淋巴癌复发,中山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不肯收治,只得在中大护养院最高一层觅得一床位住下。詹安泰笑称是“天字第一号”。四月六日,詹安泰与世长辞。
《花外集笺注》、《碧山词笺注》、《姜词笺解》《宋人题词集录》、《温词管窥》、《词学研究十二论》、《无庵词》、《鹪鹩巢诗》、《滇南挂瓢集》、《离骚笺疏》、《李煜词》、《宋词散论》、《古典文学论集》、《詹安泰词学论集》。
梁思礼
匡定波
李衍达
雷啸霖
林尊琪
干福熹
黄宏嘉
李启虎
陆汝钤
刘盛纲
郭雷
黄民强
李未
侯洵
刘永坦
郭光灿
黄琳
简水生
李志坚
刘颂豪
高庆狮
何积丰
侯朝焕
林惠民
阙端麟
1、《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出版社,1989.
3、
相关文章
- 鲁迅作品 中国首位大学女校长坎坷人生:鲁迅讽为“拟寡妇”
- 苏格拉底主张 我是路人甲中的经典对白,鲁迅说。苏格拉底说。哪位高手记下来了,求共享
- 对鲁迅先生的个人评价 鲁迅先生不仅仅是一代文豪;更是中国最早的设计师可谓鼻祖
- 鲁迅先生的资料 鲁迅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 鲁迅先生简介 一向刻薄的鲁迅为何见过袁世凯后,评价却如此高!
- 鲁迅先生简介 鲁迅只见过袁世凯一面,他对袁世凯是如何评价的?答案令人意外
- 鲁迅作品和简介 鲁迅曾批摄影师的这种行为,引众人反思!这种照片最终退出舞台
- 亲朋好友心目中的鲁迅 鲁迅最好的朋友:许寿裳
- 沈剑龙简介 瞿秋白简介 瞿秋白怎么死的?
- 鲁迅先生简介 《故鄉》:1919年,回鄉的魯迅讓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