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满洲八旗排名及姓氏 金姓是满族八旗哪一旗

火烧 2021-12-09 01:39:21 1209
金姓是满族八旗哪一旗 金姓是满族八旗哪一旗各个旗都有.金是爱新觉罗的汉姓.爱新觉罗家族在八旗建立之处便把家族的人丁分到各个旗中, 以后也是如此.皇子成年后,都要分旗赐府.分旗就是指分到八旗中一个旗下,

金姓是满族八旗哪一旗  

金姓是满族八旗哪一旗

各个旗都有.
金是爱新觉罗的汉姓.
爱新觉罗家族在八旗建立之处便把家族的人丁分到各个旗中, 以后也是如此.
皇子成年后,都要分旗赐府.
分旗就是指分到八旗中一个旗下,
赐府就是指搬出皇宫,住进王府

满族八旗哪一旗最厉害 何姓是满族八旗什么旗

清初,皇帝亲领的旗属于上三旗,这三个旗,应该是最“厉害”滴。
至于何姓属于哪个旗,还得首先找到它的老姓,找到这个家族的某一人,他在哪里领俸禄,哪就是他的旗属。
姓什么不能决定旗属。

姓宁满族是八旗中哪一旗

镶黄旗满洲都统第四参领所属
第十四、十五佐领 满洲 康熙23年编立 世管佐领 开创佐领人分别为僧格 佛岳洛 姓宁古塔氏

满族八旗现在都姓什么?满族八旗

满族汉字姓氏简述
1.满族姓氏数量
满语称姓氏为哈拉(hala )“哈拉”为满语,汉译就是“姓氏”。《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中记载了645个姓,《皇朝通志.氏族略》又增补了33个姓。刘庆华先生又从各地方志、满族各氏族家谱、碑铭、有关图籍、走访调查全国各地满族老人及全国各地满族同胞来信来函提供的姓氏资料等,又集得官书外满洲八旗姓氏315个,至此,满洲八旗姓氏可考者共993个。其中不含满洲八旗内的蒙古、各类汉、高丽姓氏。
2.“改姓”并不是始于清朝灭亡
满族先世冠以汉姓早在靺鞨、渤海时期就已经有记载,金朝中后期和清末民初是盛行时期。清朝中期冠汉姓就有出现,《清稗类钞》中记载:乾隆皇帝多次告诫满族人要保持“国语骑射”,“对满洲旧族,有命名如汉人,以钮祜禄氏为郎者,深鄙之,恐忘本也”。但是,此风并未禁止得了,反而越来越盛行。
满族姓氏研究专家刘庆华先生认为:通常所说的“满族冠汉姓”之语不确,称为汉字姓较为妥当。其理由,一是现满族中的图、德、大、暴、呼、阿、恒、布、西、肇、仓、海等姓氏为汉族所无,二是满族中的沮特赫氏简姓温,富察氏简姓富,赫舍哩氏简姓赫,宁古塔氏简姓宁,那木都鲁氏简姓那等等,这些简称姓氏,虽然汉族姓氏中亦有,但却不是汉姓,而是原满族姓氏的简称。
3.清亡后的皇族姓氏
清亡后,皇族并没有都改姓。溥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户口本上仍然写的是“爱新觉罗溥仪”。1990年代我在北京上大学,同学中有爱新觉罗氏,学籍上就是“爱新觉罗恒某”,同学和老师有时候称呼他的名字“恒某”,有时候暱称为“爱新”,反正除了点名都没有称呼全名过,都觉得6个字拗口。
皇族在清亡后,多以“金”为汉字姓氏,因“爱新”在满语中就是“金”的意思。还有以赵、罗、艾、肇、毓、骆等为姓氏的。
满族汉字姓氏的规律
1.沿用金代旧姓。满族的先人冠以汉字姓从文献中看盛行于渤海国及金代时期,到清代盛行冠汉字姓时,有些就是沿用金代所冠之姓。如完颜氏在金代冠以王姓,至清代仍冠以王姓;清代的伊喇氏,就是金代的移剌氏,冠以刘姓;清代的尼玛哈氏,就是金代的尼忙古(亦写作尼庞古)氏,金代冠以鱼姓,清代冠以俞或於姓(音同字异);金代的温迪罕氏,即清代的温特赫氏,同冠以温姓;金代的女奚烈氏,即清代的钮祜禄氏,同冠以郎姓;金代的徒单氏,就是清代的都善氏,同冠以杜姓。
2.谐音取姓。即依满族的多音节姓氏,取其中一个音节作为姓氏,或与某汉姓音相近而取以为姓,或数音节相切求其相近汉字作为姓氏。如“他塔拉切音为唐”(《他塔拉氏家谱》重修序)。瓜尔佳,“切音为关”(《吉林他塔拉氏家谱》),或“瓜尔佳即关姓之转音耳”(《黑龙江库雅喇氏宗谱》满洲氏族渊源考),由此而冠以关姓。达尔充阿氏冠以戴;墨勒哲埒冠以葛;乌勒锡氏冠以呼;墨克勒氏冠以孟;锡玛喇氏冠以纪;布雅穆济氏冠以阎;都勒氏冠以杜;西克特哩氏冠以西;栋鄂氏冠以董;倭彻赫氏冠以魏;辉和氏冠以何;富察氏冠以富;舒穆禄氏冠以徐、舒、宿等;赫舍哩氏冠以何、赫等;乌苏氏冠以吴;叶赫那拉氏冠以叶、那等;敖济氏冠以敖;布林察氏冠以卜;文札氏冠以文;奇德哩氏冠以祁;珠锡哩氏冠以朱;恒吉哩氏冠以恒;佟佳氏冠以佟、董;马佳氏冠以马等。在满族改为汉字姓氏中,这种情况是最多的。
3.以父祖辈的名字为姓氏。以父祖之名字为姓氏,从资料中看,可能是满族入关后出现的情况,往往取名字的第一个字作为本家族的姓氏。西林觉罗氏的四世祖鄂拜,在康熙初年官国子监祭酒,其子孙俱以鄂为姓,如鄂尔泰、鄂容安、鄂实、鄂津等等。礼部尚书顾八代,本姓伊尔根觉罗氏,因其父名顾纳禅,其子孙即取顾为氏,如顾苏、顾俨、顾琮等等。
4.译义求相近字为姓氏。根据满语姓氏的含义,以求相近之汉字或汉姓作为姓氏。如巴颜,汉译为富有之意,故取富字为姓;倭赫,汉译为石头,即取石字为姓;沙拉,汉译为边角之边,即取边字为姓;哈斯呼,汉译为左右之左,即以左字为姓;毕拉,汉译为江河的河,故求与河音相同之何字为姓;阿克占,汉译为雷电之雷,即取雷字为姓;敖托,汉译为槽盆(即整木制的槽盆),取其音相同之曹字为姓;萨察,汉译为盔甲之盔,而取音同之隗字为姓;尼玛哈,汉译为鱼,取其音同之于或俞字为姓等等。
5.复用原汉姓。早期加入满族共同体的汉族人,由于受满族文化的影响,基本满化,因此,在姓氏上,也慕效满族的多音节姓氏,就在自己原姓后加上“佳”字或“尔佳”字。清末文廷式认为“凡满洲人姓马佳、王佳、李佳等字皆借用作家”。“虽奉旨不许妄增,然莫能禁也”(《纯常子枝语》载)。后来满族盛行冠以汉字姓时,这些人又去掉“佳”或“尔佳”字,而复姓其原姓氏。如孙尔佳氏姓孙;郑佳氏姓郑;崔佳氏姓崔;庞佳氏姓庞;苏尔佳氏姓苏;蒋佳氏姓蒋;范佳氏姓范;姜佳氏姓姜;陈佳氏姓陈;方佳氏姓方;丰佳氏姓丰等等,在满族姓氏中此类姓氏有八十余姓。
6.明朝所冠姓氏的沿用。15世纪后,明朝对女真人首领多有赐姓,除赐李姓居多外,尚有张、郭等姓氏,这对下层女真人会产生很大影响。从《明实录》、《朝鲜李朝实录》等书中看,当时女真人冠的汉字姓有佟(童)、李、赵、张、王、刘、董、郭、林、杨、崔、朱、金、于、罗等等,可能就是在这种影响下所冠以汉字姓。当清代满族人盛行冠以汉字姓时,一些满族人就会沿用之。如萨克达氏冠以李、罗等姓;费莫氏冠以马、麻姓;伊尔根觉罗氏冠以赵、佟等姓;佟佳氏冠以佟、董、高等姓;那木都鲁氏冠以那、南等姓,恐怕即由此而得。
7.乱改。满族所冠的姓氏,还有一些无从印证,难以推断是何时所冠之姓氏。特别是清亡以后,满族人冠以汉字姓,出现了任意冠以一字作为姓氏,甚至有的冠以母族或亲朋之姓氏,失去了冠姓规律,造成了混乱,难以考查清楚。

满族八旗都是哪八旗?

八旗来历的传说:
过去有“从龙人关”之说,其实从龙人关说的是八条小龙。开始,这八条小龙并不团结,相互之间经常发生你争我斗,逞强好胜。有一天,天上的玉皇大帝得知他们的事后,就召见天使说:“地上有人向我告状,日头和月亮总是在一起,这样天天都是白天,半阴半阳的,人们感到很不舒服,总是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庄稼也长不好了。”人们很着急,都要求把他们分开。你传我的谕旨,命令八条小龙来完成。
这八条小龙知道命令后,都想立头功,个个争先恐后,这个来,那个去,搬月亮,挪日头,不管费多大的劲儿,怎么也弄不动,大家急得抓耳挠腮,一点好办法也想不出来了。
正在无计可施时,龙王威风凛凛地来到他们面前,责问:“这么长的时间,你们为什么没有完成玉帝交给的任务?”
小龙纷纷抢著说:“日头、月亮太沉了,我们都使出了吃奶的劲,整天都跟着月亮和日头后头跑,总是追不上,有时追上也是跑不动,有时跑到头里也是拦不住,还是被它们撞到一边去了。”
龙王问:“你们是怎么去的?”
小龙们回答说:“我们是一个接一个去的。”
龙王听后,大发雷霆,当即骂到,你们这帮笨蛋,都赶不上下界凡人,他们还知道,人心齐泰山移呢!如果你们团结起来,不就可以了嘛。假如你们各拿一只箭,用力一掰就断了。如果把这8只箭绑在一起,还能掰断吗?过去你们不能取胜,就是单个力量太弱的缘故。
小龙们一听,恍然大悟,当即表示组合到一起,重新回到了天上,相互结合在一起,正象汉字的金字,金字也正好八画,实际上就是八条小龙组合而成。金字塔两条龙头合在一起,变成了金字头上的尖,他们齐心协力,象个楔子,在日头和月亮之间一拱,就真的把日头和月亮给拱开了。日头和月亮分开后,由于日头跑得快,很就跑到头里去了。月亮跑得慢,就落在了后边。
这八条小龙完成了任务,也累得筋疲力尽,纷纷朝地上掉下去,此时,刮起一阵大风。说来也巧,不知道从哪里刮来八块颜色不同的大布落在地上,这八条小龙正巧每条龙落在一块布上,它们不仅落在布上还张在了布上。
后来,后金国将这八块带有龙图案的布当成了旗标,由于八条龙和八块布的颜色不同,所以才有了不同的旗色。
白色的小龙落在黄布上,就变成后来的正黄旗;蓝色的小龙落在白布上,就变成后来的正白旗;黄色的小龙落在红布上,就变成后来的正红旗;树皮色的小龙落在蓝布上,就变成后来的正蓝旗。一条小龙,虽然落在黄布上,由于黄布外边镶上了一条红边,所以就叫镶黄旗;一条小龙,虽然也落到白布上,但白布外边镶上了一条红边,所以就叫镶白旗;一条小龙落到了红布上,由于红布外边镶了一条白边,所以就叫镶红旗;另外一条小龙落在蓝布上,也是由于外边镶了一条红边,所以叫镶蓝旗。这些旗上都有一条小龙,也都有与明字搏斗的场面,还有云彩、火焰等。
2、八旗的建立及演变:
年 代 地 点 人 物 设 旗 情 况
1601年 抚顺新宾赫图阿拉城(万历29年) 清太祖努尔哈赤 初设正四旗:黄、白、红、黑
1615年 抚顺新宾赫图阿拉城(天命元年) 清太祖努尔哈赤 正四旗改为:黄、白、红、蓝
同时增设镶四旗即: 镶黄,镶白,镶红,镶蓝
1635年 盛京沈阳(天聪9年) 清太宗皇太极 扩编蒙古八旗
1637年 盛京沈阳(崇德2年) 清太宗皇太极 成立汉军二旗:正黄、镶黄
1639年 盛京沈阳(崇德4年) 清太宗皇太极 扩汉军为四旗,正白、镶白
1643年 盛京沈阳(崇德8年) 清太宗皇太极 扩充汉军为八旗
合 计 8×3=24旗×7500人/旗 18万人
2、八旗的三级组织形式及人员兵力:
(1)八旗的基层组织官职——牛录(佐领)额真
牛录——满语中是“箭”的意思。满族(女真人),狩猎时集体出行,头人负责所有的“箭”,因此在组织中将这组织的头人,称为牛录额真。始于1601年,定编300人。
(2)八旗组织中的中层官职——甲喇(扎兰、加兰)也称参领,额真。五牛录编入—甲喇,一甲喇(扎兰)=5牛录(5×300)=1500人。
(3)八旗组织中的最高官职——旗主为固山额真
5甲喇=1固山=5×1500人=7500人。
(4)每旗7500人×8旗=60000人。
3、八旗中的旗的区别:
(1)八旗中正、镶旗的读音:
八旗中有正、镶区别,也称“整”、“厢”旗,字面不难理解其意。正——整个、全部讲;镶——在原纯色基础上镶的边,也做“厢”.
(2)区别:正四旗龙首向右,龙腹内有五朵祥云;镶四旗龙首向左,龙腹内有三朵祥云.
(3)旗的样式:
1) 正四旗左右长7尺5寸,上下宽6尺,长方形;镶四旗,是正四旗尺寸剪去外上下角
2) 八色龙旗,均做龙图.镶旗形成,只是加边后,中间面积小,龙形小些。
3) 龙与旗色配合:黄旗配蓝龙,白旗配蓝龙,红旗配黄龙,蓝旗配红龙。
4) 旗杆:长一丈五尺,朱红色,龙头向旗杆,杆端为铁枪头。
4、八旗颜色的含义:
女真人当时分成五种颜色:红、黄、蓝、白、黑。当时的女真人将:红色代表太阳,黄色代表土地,白色代表水,蓝色代表天,黑色代表铁。铁又先于土,有土就不要五色,只有 四种颜色:红、黄、白,蓝。
称:女真人靠天吃饭,靠天种地、有水、有日,就能生存、发展。
所以用:黄—代表土:白—代表水;红—代表日;蓝代表天。因此用天、地、日、水,对应蓝、黄、白、红。
5、上三旗与八旗旗主们及左右两翼分设。
(1)进北京后的上三旗与下五旗
上三旗为“天子自将”,多归皇帝自领,地位最高,人多势众,成为核心;它们是:正黄、镶黄、正白,守卫皇城,挑取侍卫。担任皇帝外出护卫,是亲军。
下五旗守卫京城外,大批派往各地驻防护卫。它们是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
(1)1601年设立四旗的旗主分别是:
正黄旗,旗主努尔哈赤统领;
正白旗,旗主努尔哈长子禇英统领;
正红旗,旗主由努尔哈赤赤次子代善统领;
正蓝旗,旗主由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
1615年扩为八旗的旗主分别是:
正黄旗,旗主努尔哈赤统领;
镶黄旗,旗主努尔哈赤统领;
正白旗,旗主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统领;
镶白旗,旗主由努尔哈赤十二子阿济格统领。
正、镶红旗旗主由努尔哈赤次子代善统领。
正蓝旗,旗主由努尔哈赤侄子阿敏统领。
镶蓝旗,旗主由努尔哈赤第五子莽古尔泰统领。
(3)左右两翼设定:
左翼:镶黄、正白、镶白、正蓝 右翼:正黄、正红、镶红、镶蓝
6、进驻北京后,满族八旗在北京城的戍卫驻扎(京旗)、(禁旅八旗):
(1)北京城内城是方城,按方位颜色布防:
两黄旗驻北方(驻德胜门、安定门);
两白旗驻东方(东直门、朝阳门);
两红旗驻西方(西直门、阜成门);
两蓝旗驻南方(崇文门、宣武门).
(2)八旗军队位置按“五行阴阳”划分:
两黄旗驻扎北方,北方在五行中代表水,黄色代表土,土能挡水;
两白旗驻扎东方,东方在五行中代表木,白色代表金,金能降木;
两红旗驻扎西方,西方在五行中代表金,红色代表火,火能克金;
两蓝旗驻扎南方,南方在五行中代表火,蓝色代表水,水能灭火。
东西南北,金木水火,黄白红蓝,一伸一抑、一张一合,顺其自然的天理现象和崇拜。

八旗制是清代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制度,由太祖努尔哈赤在女真人牛彔制基础上建立的。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始建四旗,正黄旗、正蓝旗、正白旗和正红旗。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四旗,称镶黄旗、镶蓝旗、镶红旗和镶白旗。定三百人为一牛彔,五牛彔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固山(固山即旗)。

达姓为满族八旗哪个旗?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乌林答氏,亦称吴尔达氏、乌尔达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乌陵氏,以及金国时期女真乌林答部,以部为氏,满语为Urda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吉林乌喇(今吉林永吉乌拉街至辉发河口、拉发河流域、双阳县境)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达氏、答氏、蔡氏、林氏等。
⑵.满族达呼哩氏,满语为Dahuri Hala,以族为氏,世居黑龙江两岸,后有达斡尔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多为达氏、大氏等。
⑶.满族文达氏,满语为Wenda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后多冠汉姓为达氏、文氏等。

满族八旗温姓

老姓包括:温都氏、温特赫氏、温彻亨氏等。
[温都氏] 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又作文都,满族最古老的姓氏,金代旧部“温都”,以部为氏。世居讷殷、绥分、瓦尔喀、乌苏里江等地,后改汉字姓孔、温、都。著名人物有:辽末酋长乌春;清朝开国功臣郎格,礼部尚书兼都统、内大臣德明,川陕总督鄂海,和硕额驸宝金泰,骑都尉觉和托、萨尔太。
━━温都氏在八旗中相对来说是较大的姓氏,分布比较广,其中以镶白旗最多。其它的还有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镶蓝旗、镶红旗都有。镶白旗的温都氏世居讷殷江地方,是温都氏中最大也是最显赫的一族,出过不少高官,像开国功臣郎格就是镶白旗人。
[温特赫氏] 见于《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满族最古老的姓氏,唐末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温迪掀。金旧姓“温迪罕”,以姓为氏。世居朱舍里(吉林省临江市北)、吉阳等地,后改汉字姓温。著名人物有:骑都尉兼一云骑尉叶木布、雅珠。
━━镶蓝旗或正黄旗
[温彻亨氏] 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又作文车亨、稳赤亨,世居乌拉、叶赫等地,后改汉字姓温。著名人物有:云骑尉那尔泰、议政大臣布恕库、三等轻车都尉敦达礼,翰林院侍读崇寿,云骑尉理兴。
━━镶黄旗

姓李,在满族八旗中属于哪一旗?又姓什么氏?

这个是分不同区域的 例如东北凤城及丹东(宽甸,东港,也包括岫巖)等周边地区的李姓满族人的老姓是哲克达氏,属满洲正白旗。山东地区主要是满洲镶黄、正黄和蒙古镶黄、正黄四旗.
李姓满族老姓包括傅察氏、瓜尔佳氏、李佳氏、李尔佳氏、萨克达氏、伊喇氏、伊拉哩氏、库雅拉氏、罕楚氏、西林觉罗氏、鄂济氏、吴库哩氏、锡勒尔吉氏、礼林德利氏、扎克塔氏、穆和林氏、舒穆禄氏、纳喇氏.
其中在正黄,镶黄两旗的有富察氏

满族八旗姓鄂是什么 旗


满族老姓包括:西林觉罗氏、董鄂氏、鄂济氏、鄂穆绰氏、鄂谟托氏、戴佳氏、洪鄂氏、蒙鄂索氏、鄂绰罗氏、、鄂岳氏、鄂通氏、格济勒氏,以及加入满族的翁尼特氏(蒙古族)、阿噜氏(索伦)、鄂诺氏(达斡尔族)、敖拉氏(达斡尔族)、鄂尔特氏(达斡尔族)、鄂苏尔瑚氏(达斡尔族)等。
你看看,鄂姓的老姓这么多,你确定一下,然后再寻找旗属。
再说了,旗属与姓没有直接的关系。只能作为旁证来说明迁徙路线或者谱系。
大户人家有可能在几个旗下注册。小户人家则有可能记附在他人的名下。同时,旗属也不是一成不变。会根据经济军事的形势、兵力的调派继而改变旗属。
除非军事需要,满族人同姓不同旗,同旗不同姓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

满洲八旗排名及姓氏 金姓是满族八旗哪一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