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对司马迁的评价 趣评司马迁,以简单易懂的语言看完史学家司马迁的一生

火烧 2022-05-31 00:39:48 1063
趣评司马迁,以简单易懂的语言看完史学家司马迁的一生 西汉做新媒体这行很难 gt 大V云集,市场饱和 gt 每个人手机里的公众号 gt 多不胜数 gt 不搞点标题党鸡汤,蹭点时政热点 gt 都难以立足!

趣评司马迁,以简单易懂的语言看完史学家司马迁的一生  

对司马迁的评价 趣评司马迁,以简单易懂的语言看完史学家司马迁的一生
西汉做新媒体这行很难>大V云集,市场饱和>每个人手机里的公众号>多不胜数>不搞点标题党鸡汤,蹭点时政热点>都难以立足!> >但是,有一个人!>他不care流量,不迎合粉丝>做没人愿意做的工作>实打实地记录3000年的历史>一写就是13年> >司马迁,字子长,陕西韩城人>(也有人说是山西河津人)>出身高知家庭>祖上世代在国家档案局上班>(当史官)>不过,司马迁从来不是>读死书的书呆子>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 >20岁那年,他就抓起了背包>过长江,登庐山,观钱塘>上姑苏,望五湖,访齐鲁>……>从南浪到北,浪遍了江淮和中原>浪出了顶级背包客的水平>主要是做实地考察> >因为经历过远方>浪够了回到家的司马迁>从此产生了一个疯狂的念头>确切来说>这个疯狂的念头来源他老爸司马谈>老爸司马谈希望>“父子同心,其利断金”>把春秋到汉朝的历史细细地捋一遍> >司马迁不满足>他想做的,是要写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横跨历史三千年>史上最牛逼的通史,没有之一!>35岁那年,司马迁子承父业>担起了档案室室长(太史令)的职位>从此开始了他>牛逼轰轰的雄心大计> >可是没有人会料到>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临>当史官这个行当>被删贴、封号,请喝茶>是常有的事>只要不太过火,至少性命无忧> >就在司马迁刚刚准备好了鸡血>万万没想到>竟然因为瞎说了几句大实话>招来了杀身之祸> >李陵事件:李陵,西汉将军,李广孙子。曾率军与匈奴作战,战败投降匈奴,汉朝夷其三族。公元前99年,司马迁为李陵辩护了几句,遇上了飞来横祸。>按说李陵和司马迁的关系>虽然大家都是公务猿一起上班>但是!>俩人论家世、地位都相当悬殊>基本上连微信好友都不是>更别说点赞了>上头把他抓起来以后>很快就判了他死刑> >根据当时的法律>面临死刑的人不想死有两种办法>一是花50万钱免死,二是接受腐刑>(腐刑=阉割)>在生和死面前>一般人都会认为>能花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有钱>那么50万钱是什么概念呢?>按《居延汉简甲编》记载>在汉武帝时期,一石粮食=35钱>那么司马迁作为太守令>年薪600石,也就是2.1万钱> >也就是说,50万钱>相当于他>不吃不喝白干24年>才能凑得完>除了工资他根本没钱>连借钱都没人愿意,因为穷逼还不起>所以他不想死唯一的选择>就是腐刑>司马迁觉得受腐刑很丢脸,几乎想自杀>可是身为一个编辑佬>每每想到稿子还没写好>他忍了!> >腐刑后的司马迁没有怨天尤人>晚上也不再搞什么夜生活了>而是省出时间>安安静静地继续写稿>后来汉武帝对他的表现很满意>还给他升职加薪>(从太史令升职到中书令)>在别人看来>“尊宠任职”也许很光鲜体面>只有司马迁心里知道自己有多苦逼> >直到公元前91年>司马迁在公众号更新了最后一篇文章> >从此淹没在历史的洪流里>再无更新>《史记》(又名《太史公书》)>全书总共码了52万字>从上古黄帝时代一直码到汉武元狩元年>成为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连鲁迅都忍不住夸> >司马迁选择了一条冷门的路>直至若干年后>才终于跻身中国文化的超级大IP>我们也只能从他留下的著作里>瞻仰他的风采。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