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和武则天什么关系? 武则天和和尚通奸的历史解读节目
武则天和和尚通奸的历史解读节目
1.武则天与和尚的性生活
和尚名叫薛怀义,原来并非和尚,也不叫薛怀义,而是洛阳闹市上一个摔跤卖药的,以卖药丸和膏药赚钱,以打拳摔跤吸引观众。
身体又高又大,好逞筋骨之能,以御女奇术自夸。我们在孩童之时看见过他出入皇宫,为人粗壮,筋肉结实,摆着架子昂首阔步,无一处不显得雄伟坚强。
薛怀义原来姓冯,名叫小宝。由于一个宫女,他认识了一个公主,与那个公主很亲密,公主深知小宝其势雄伟,乃非常之器,逆转荐于武后。
小宝深得武后欢心,武后常召小宝入宫,最初本是暗中来去,小宝并不注意自己的名字。但是一个粗壮的汉子而叫小宝,不但卑俗,亦且淫邪。武后令小宝改名薛怀义,因为武后之女太平公主嫁了薛绍,武后令其婿叫小宝为叔。太平公主也并非贤德之女,与母亲武后共事小宝,如参加宫闱阴谋一样。
2.揭秘:武则天为何老是喜欢跟和尚折腾
于是她向魏国夫人作出了承诺。
成为贵妃是魏国夫人梦寐以求的渴望,她的如意算盘最终是挤掉武后,自己当皇后。但是,她太过于天真,她只知道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却不知道,高宗已经失掉了这个权力。
因此,当她一次次的追问高宗立妃的事情,高宗也只有唯唯诺诺的不致可否。 武后已经洞察了一切。
她废除嫔妃制度,一则是为了高宗的身体考虑;二则也是防范于未然,使自己的皇后地位无人挑战。如今,凭借自己的庇荫过着荣华富贵生活的侄女,恩将仇报,冒出来危及自己的地位,她是决不会就袖手旁观的。
一日,武后的从兄武怀良和武怀远,一个任始州刺史,一个是溜州刺史。二人因为在武后刚立时,对他们提拔重用而不买账,得到左迁。
现在,两人想找武后调到京城做官,于是想求得武后及其母亲的原谅,恳请武后参加他俩在家里举办的宴会。武后破例的答应了。
3.武则天怎么解欲
武则天称帝后,亦有多名男宠。其中最出名者乃冯小宝(薛怀义),武则天后派他在洛阳东的白马寺出家,法名怀义,但仍与武则天私通。某年盂兰盆节,当时已经逐渐失宠的怀义,为讨武则天注意,火烧明堂,火势蔓延整个洛阳。
张易之(?-705年)与其弟张昌宗
张氏兄弟是定州义丰(今河北省安国)人,为唐太宗宰相张行成的族孙,貌美而且善于音乐词律。
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张昌宗经太平公主推荐入宫侍奉武则天,张昌宗随后推荐了哥哥张易之。二人得到武则天的极度宠爱。699年,武后诏令昌宗和一些学士撰写了《三教珠英》。易之先后任司卫少卿、控鹤监内供奉(700年改控鹤监为奉宸府,易之为奉宸令)、麟台监、封为恒国公。昌宗先后任云麾将军,行左千牛中郎将、银青光禄大夫、左散骑常侍、司仆卿、封为邺国公。朝内高官和宗室并称易之、昌宗二人为五郎、六郎。
史家多认为这二人的受宠与其美貌有关。例如《唐书》载杨再思对昌宗称“人言六郎似莲花,非也;正谓莲花似六郎”。学者多认为他们是武后的男嫔妃(男宠,又称面首)
4.大唐朝后宫秘闻:张昌宗如何与武则天“奉旨通奸”
狄仁杰去世以前,武后已经有了两个新的宠臣,一个是张易之,一个是张昌宗,兄弟二人名声狼藉,无人不知。
狄仁杰自有他的办法。他把二十几岁年纪的张氏兄弟看做武后的“情妇”。
武后的宠幸小人是武后的私事,他的心目中另有大事在。他是足智多谋,有时还利用女皇帝的这两个“男情妇”。
实际上,他是利用这两个小人替庐陵王哲和豫王旦说话的。狄仁杰雄辩滔滔,什么人他也说得服,他对时机的观测也是无不应验。
在他明察秋毫的眼光看来,也许他认为宫廷之中越腐败,对唐室之复兴越有利。多行不义必自毙。
他是尽量给武后绳子,好让她自缢身死。魏元忠赋性坦直,他谏止武后亲近此等小人,如此必受其害。
狄仁杰却不那么天真,不肯向武后进此等忠言。武后现在对御医沈南璆已觉得不能满足。
已经有了两个情夫,武后现在要有三个,四个,或者五个。她现在已经有了应当叫做男性的后宫佳丽。
以七十五岁高龄的妇人,在此晚年之际,要纵情逸乐,并不是难于相信的事。她既然以“天册万岁”与“万岁通天”做年号,如今纵情淫乐,自然也不足怪。
一个年老的帝王不管其精力能否胜任,往往以青春少女自娱,那么一个女皇帝后宫蓄有美少年,又有何不可呢?张氏兄弟都是二十几岁,真是面如傅粉,唇若涂脂,都是杰出的美男子,张易之为兄,张昌宗为弟。一般人称易之为五郎,因为他行五;称昌宗为六郎,他行六。
两人由入宫时即油头粉面,口中含有鸡舌香,可以气出若兰,六郎美得出奇,人都说他的粉脸美若莲花。有一个谄媚小人内史杨再思一次阿谀张昌宗道:“人言六郎面似莲花。
再思以为莲花似六郎,非六郎似莲花。”张氏兄弟虽蒙武后赐有宅第、仆役车马,实则都居住宫中。

张氏兄弟的母亲戚夫人与兵部侍郎李迥秀私通,曾特蒙武后批准,可谓“奉旨通奸”。张昌宗最初系太平公主所发现。
当时喜不自胜,不愿自秘,献于武后。武后发现女儿所说关于张昌宗的话丝毫不错。
当夜封张昌宗为飞旗将军。这时张昌宗向武后这个老淫妇透露他有一个大哥,善制春药,服之使人返老还童,对床上功夫造诣极深。
武后把张易之召来,试之,觉得张昌宗所说确系句句实言。张易之蒙武后宠幸不衰,必有使此老淫妇心满意足之处,而武后对张易之的妙术也非常感谢。
武后真是精力过人。六十九岁时,又生了一颗智慧齿,在七十六岁时,也许是张易之回春有术,武后两眉又重新生出。
其实,她若生出胡须来,也不足为奇的。张昌宗生得迷人,张易之却干练精悍。
二人之中选其一的确很难,不过倒无须乎选择——武后可以同时要两个,而且,武后与女儿太平公主正好分用两人。大和尚冯小宝与御医沈南璆现在早都被忘在九霄云外了。
武后现在有青春,有美,有快乐。由现在直到她的最后一天,她始终不肯让张氏兄弟离开她眼前。
没有二张武后是活不下去的。武后与张氏兄弟之间真个有男女之私,并非这个年逾古稀的老妇的幻想,由武后的情妒便可看出来。
当时宫中武后有一女臣,为武后掌诏命,颇为张昌宗所钟爱。她不是别人,正是诗人上官仪之孙女上官婉儿。
当年上官仪劝高宗废却武后(见十五章),因而死于狱中,全家没官为奴。上官婉儿实际上在宫中长大,工诗能文,由武后万岁通天元年就任武后秘书,草拟诏令(中宗时,上官婉儿曾任朝廷主考官)。
不用说,上官婉儿和张昌宗双方都是眉目传情。在饮酒赌牌的桌上两人常常见面。
两人调情未免过甚。一天,两人正在卿卿我我之际,竟未留意武后到了面前。
武后大喊一声“好大胆!”把一把黄光闪闪的小金刀向婉儿投过去。万幸,婉儿急忙躲开了。
若不是张昌宗跪下去向武后求情,事情恐怕便不堪设想。那把小刀在婉儿的前额上擦了一下,此后,婉儿总是把一绺头发垂在额前,遮住那个小疤痕。
婉儿从此以后再不敢和张昌宗调情,至少在武后面前是不敢了。婉儿确不是个安分之辈,后来又把她自己的情人武三思分与中宗之后韦后共有。
她和韦后这两个妇人闹得宫廷天翻地覆。张氏兄弟转眼成了有名的人物。
两人在皇宫里天天干什么呢?官居何职呢?人们自然要问。武后显然不愿意她的情夫为官职所羁绊,做什么左仆射右仆射等大臣,或职掌武库典礼等事。
可是要免去人们议论纷纷,两个未经阉割的男人留在宫里要显得合理合法,必须给他俩创制新的官职。于是创设控鹤府,以张易之为控鹤府监。
鹤府这个名字与麟台(大内图书馆)对得极其工稳。而且,鹤是道家成仙飞升时所乘之鸟,飞往海外仙山享受红尘外的悠闲,与天地造化共长久,此鸟亦是仙鸟,非等闲可比。
若使张氏兄弟充宫内大臣,未免太俗,且职务繁重,难免案牍之劳。若与以卑小之职,掌管溺罐,未免过于分明。
再者,鹤之为鸟,乃脱尽世虑;远离名缰利锁,悠闲自在清高雅洁的象征,自属可爱。但是一个官衙必有设置之用意,武后已然想出来。
控鹤府乃用以为研究哲理之所。既有官衙,就必须有官吏。
官吏之职务为何?其最高的职务乃研究三教,以易之为首,主编孔佛道《三教珠英》,内容以孔子、释迦牟尼、老子三氏名言为主,亦包括三教中各名哲的精言微义。全书包括三教中名篇的精华,以振聋发聩唤醒愚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