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为什么地球上有那么多山

火烧 2016-11-13 12:09:38 1064
在地球上,陆地的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9%左右。然而,就在这比例不大的陆地面积中,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和高原却占据着陆地面积的11%,至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竟占据着陆地总面积的28%以上,共约4200万平方公里。这个面积也恰巧与整个亚洲面积相当

在地球上,陆地的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9%左右。然而,就在这比例不大的陆地面积中,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和高原却占据着陆地面积的11%,至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竟占据着陆地总面积的28%以上,共约4200万平方公里。这个面积也恰巧与整个亚洲面积相当。再加上一些低山和丘陵,地球的陆地上可以说到处布满了山。

地球上为什么有那么多山呢?

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认为:造山运动的主要动力是地壳的水平挤压。有二种挤压力:一种是由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而造成东西向的水平挤压;另一种是由于在不同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不同所造成的地壳向赤道方向的挤压。这两种挤压加上地壳受力不均所造成的扭曲,就形成了各种走向的山脉。


一般说来,地壳中比较结实刚硬的部分,在地壳发生运动的时候,往往发生断裂,在断裂两侧相对地上升或下降,有时也能形成高山,但许多时候是大面积地升降,可以海拔很高,地势仍然比较平坦;而在地壳中一些薄弱的地带,则往往较易发生剧烈的褶皱、隆起时变成为绵亘的山脉,世界上许多山脉就是这样形成的。我们在许多大山中,就可以见到岩层变得弯弯曲曲的,这就证明这里曾经发生过这种褙皱变动,在强大的缓慢的力的作用下,地壳中的岩层可以具有一定的塑性,从原来近于水平的状态,变得弯弯曲曲。山岳的形成是地壳运动的作用造成的,但那里地壳的性质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地壳运动造成了地面的凹凸不平以后,便使地面的流水得到大肆活动的场所,地势高低相差愈多,流水的活动能力愈强,对地面凸起部分的冲刷侵蚀进行得愈快,总的趋势是要把这凸出的部分削平,风和冰川它们也同样在进行着这种工作,因此,地球上有些高山降低了,甚至变成和平地差不多。但由于地壳的运动并未停歇,象喜马拉雅山是在距离现在8000万〜2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时喜马拉雅运动时形成的,直到现在还在继续上升。因此现在我们的地球正处在一个巨大的造山运动之后,象从喜马拉雅山经中亚到阿尔卑斯山这一大串山脉,都是在地球的历史近期隆起形成的,因此现阶段地球上的山特别多。

在流水侵蚀地面的过程中,由于地面各处岩石性质不同,它们抵抗侵蚀的强度不同,同时流水的侵蚀能力也各不相同。在一些地方,在一定时期内,它不仅没有起到削平的作用,反而把地面雕琢得高低起伏。冰川的这种作用也很显著。许多大山的形成虽然基本的原因是地壳运动,而具有现在这样的山形,是经过流水,还有冰川的加工。由于这些错综复杂的原因,地球上的山不但很多,而且崇山峻岭形象万千。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