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考研学校 如何学好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
如何学好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
如何学好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
1 ————专业导引课心得 在我看来,汉语言文学是一门具有深厚内涵的专业,它能改变一个人的内在气质与精神面貌,全面提高人的自身素质与修养。而且,学好这门专业后,它将不仅仅是优秀的谋生手段和工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它将成为一个人的全部。然而,学好它却实是不易的。这里,我将对如何学习该专业的问题,谈一点个人的粗浅看法。 首先,要努力培养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兴趣。 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就是渴望熟悉、了解、研究、领会某种物件的一种心理指向性,它在人的需要和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人们常说:“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如果培养了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浓厚兴趣,那么,就会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渴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就会有一种昂扬、奋发、不怕任何困难的斗志,就会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莫大的快乐。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知之”到“好之”到“乐之”,是治学过程中的三个台阶,而兴趣则是攀登这些台阶的重要动力。 另外,从某种角度讲,兴趣源于动机和理想,源于一个人的人生态度。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各门专业课程,对于培养和形成高尚的个人生活情趣、开阔的社会历史眼界、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高雅的文化道德修养,以及提高表达、写作、宣传、交际、思维能力等等,都是十分适宜的。当我们在祖国文学的光辉宝库中采撷奇珍异宝时,当我们在祖国语言的甘美源泉中痛饮琼浆玉液时,那种巨大的乐趣和幸福,非身历其境者是难以领略的。所以,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钻研下去,兴趣就会越来越浓。 其次,要大量阅读作品,尤其是大量阅读原著。 众所周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和研究领域,是整个汉语言文学,其中既包括语言文学理论,又包括具体的文学作品;既包括近现代语言文学,同时包括古代语言和文学;学习和研究汉语言文学,要同时涉猎大量哲学、史学、经学、以及天文学、地理学等各方面的文献,这就要求我们要大量阅读作品。 但是就不久前首都师范大学在网上公布的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阅读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 目前汉语言文学学生的阅读存在不少问题。作家作品进入大学生阅读前十名的是:鲁迅、张爱玲、金庸、郭敬明、余秋雨、刘墉、安妮宝贝、痞子蔡、巴金、余华。由此可看出,大学生的阅读存在的问题: 1、阅读面偏狭。大学生与教师讨论较多的是女性文学,占62%。选作论文的作家也集中于张爱玲、余华、池莉、沈从文、鲁迅、金庸和苏童等少数几个人。 2、另一方面,阅读有困难。一些学生不喜欢读现代文学作品,如《莎菲女士的日记》,是因为“远离当时的语境”,难于理解;有人不喜欢读残雪及寻根文学。 因此,有此问题的学生必须要改变这种不好的阅读现状,尽力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质量。同时,大量阅读又是培养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有效途径。 再次,要注意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习效果的好坏。 (一)要认真分析各门功课的特点,了解各门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抓住学习重点,避免平均用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课程,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类: 1、文学类。包括古代、现代和外国文学作品选、文学史;以及文学理论等。作品侧重在介绍古今中外各种主要的文学作品,要把功夫花在理解和 2 熟悉有关作品的作者、创作时间、创作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主题思想、情节、矛盾、表现手法、艺术特色、写作线索、段落结构、主要人物形象、社会影响、体裁、作品的隐含深义、构思特点等等方面。学习作品选,必须认真阅读原著不能只看教材不看作品。文学史重在介绍文学发展的历史情况,因此,要从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状况入手,抓住各个时代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文学流派、文学团体、文学现象及其兴衰过程、原因、历史影响等等。学习文学史,既要抓纵的历史发展线索,又要抓横的时代剖析。文学理论重在介绍文学的本质、构成、特点、流派、创作过程、创作手法、文学鉴赏、文学发展的内部规律及外部因素、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对文学和文化的论述、古今中外美学名家对美的本质、特点以及审美问题的种种探讨,等等。自学文学理论,应当在理解概念、术语、基本观点、基本理论上着力。 2、语言类。包括古今汉语和语言学理论。古代汉语的学习内容,有文选、通论和常用词三大项;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则主要学习语音、词汇、语法、文学、修辞及语言的本质、发展等方面的理论。学习古汉语文选,要努力理解每篇课文的字、词、句、章的含义,特别是重点记号的字形结构、词性、词义和用法特点的分析,搞清句子的语法结构,并结合课文积累常用实词和常用虚词。学习古今汉语和语言学的理论,要突出对概念、术语、语言规律、构成情况、变化特点等的理解。 3、写作、逻辑类。写作包括写作理论和写作实践两个方面。写作理论著重介绍各种体裁的文章的构成、特点、写作方法、构思过程等,应该结合文章的体裁来掌握理解,切忌生吞活剥。写作实践则要求运用写作理论来指导具体的作文,不断提高观察、分析事物和提炼主题的能力,提高谋篇布局、表情达意、驾驭语言的能力,提高写作技巧和写作水平;因此,要经常实践,不断总结经验。逻辑则专门介绍人类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思维特点等,学习中要特别强调对概念、术语、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二)要加强记忆。 知识的仓库要靠记忆来充实,记住的东西越多,人的知识越丰富,智力就越发达。记忆有两种: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机械记忆就是不管懂不懂,先背下来再说。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什么知识都是充分理解、完全搞懂之后再去记忆的;有时恰恰相反,是在记住之后再去慢慢消化理解的。有许多知识,如一些重要的定义、规律、特点等,也需要考生一字不漏地死死记住。有时,机械记忆又往往是逻辑记忆的前提和基础。 (三)要理论联络实际,努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文专业的理论说程和理论内容很多,死学理论不但枯燥无味,而且很难理解掌握;而联络实际,不但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而且能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学习也就活了。例如,学习写作理论的文章分类,可以随手拿一份报纸,看看上面的各种文章各属哪一类,以及为什么;学习现代汉语中的层次分析法,可以随手找一段文章,把里面的每个句子都作一番分析,等等。有些实际问题,如果觉得解决不了,那就再回过头来重新学习教材内容,看看问题出在哪里。对经过反复思考而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应随时记在“问题汇集”本上,主动向别人讨教。 总的来说,要想学好汉语言文学专业课,我们应从自身出发,更好更快的进入专业学习的最佳状态,主动思考,积极听课,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多与别和老师沟通,不心急,脚踏实地,发扬持之以恒的精神,以坚强的意志去克服畏难情绪,不断总结,与其他学生交流各自心得。 3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
第一大类:文学
1必修: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学概论;西方文学史;逻辑学;文学创作;比较文学;美学
2选修:根据学校老师的研究方向开设,各个学校不是很一样。
第二大类:语言学
1必修: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古汉语文字发展史;训诂学;西方语言学史;
2选修:根据学校不同,设定不同。
另外可能开设有教育心理学之类的课程。
最后说明,上面列为选修的课程根据学校培养计划的不同会是选修课。但是文学中的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语言学中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这5个核心课程是必然是选修的。
如何学好汉语言文学
1、如果你要说博闻强记,那只能活到老学到老,汉语言文学博大精深,估计没人敢说自己学好了汉语言文学。
2、如果你只是希望考试考好,你说的那两点确实很重要,还有就是考前要好好复习。
没有好的办法,只有适合的办法,建议有计划有针对地多看点书,看的时候注意培养自己的鉴赏、思维、逻辑、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和语感,多写作,多接触生活、多与人交流。
3、如果你要走研究型路线,在以上之外你还要多涉猎一些学术类书籍。
汉语言文学没有学得好不好,只有应用得好不好,考试也是一种应用,所以,有机会的话做些文字工作,积累与实践相结合,这样能更有助于“用好”。
如何学好汉语言文学本科的课程
1、md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有时间最好听慢班。如果你有一晚上背下整本书的本事,慢班可以不听。政治课从初中到现在,学的就那点东西。所以主要考的是你对概念的清楚程度,经常会出一些似是而非的题。听慢班可以让你不断的听老师重复概念、定义、最后背起来容易些。有时间就疯狂做题,对付政治课最好的方法就是题海战术,题见多了不会都能蒙对。
2、英语(二):代替的渠道多多:国家英语等级考试三级、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四级、英语专科的毕业证。我就是用最后一个代替的。英语重在平时的积累,不一定非考这个英语二,建议去考四级或三级,不仅能代替还很有用。
二、小科目:训诂学,汉字学,语言学概论,美学。
这是相对的,指内容浅、书本薄、题目不出圈,复习起来不费劲的科目。
1、训诂学,汉字学,语言学概论:没必要听慢班,看书听串讲就可。好象也只有语言学有慢班。这三门课,书是这人写的、课是这人讲的、题是这人出的、卷子是这人看的。这种“四合一”的课程最容易,你只要乖乖去听讲,好好看书,一切OK。提醒一点:看书的时候多看例子,出题都是书上的例子,高分不容易,及格没问题。不用花太多工夫。
三、大科目:古代文学史(一、二),现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加考:古代汉语,现代文学作品选,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指内容庞杂、书本厚重、题目怪异、复习起来费点劲的科目。
如果你不是中文专科的,建议把古代文学史(一、二)古代文学作品选(一),现代文学史、现代文学作品选,这种相关的科目一起考,复习起来省力气。古代汉语可以和训诂一起考,是彼此关联的。古代汉语如果你的底子不行,建议去听慢班,学起来容易点。外国文学史看个人的情况而定,底子好的听串讲就可。
如何学好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
首先必须培养自己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一定省事很多。
其次,汉语言文学需要培养自己强大的文学功底,其研究范围之广、跨度之大,比如明清文学,中国文学史等等,因此要拓展自己的阅读量。学生时期是读书的最好时机,这一点绝对没错。
再者,汉语言文学相当于纯中文系,学起来可能有些枯燥,那么就要能够持之以恒。俗话说“我难人难,我不畏难”嘛。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祝成功!
马景仑教授谈如何学好汉语言文学专业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马景仑教授(博士生导师) 汉语言文学专业(简称中文专业)是大学里比较普遍的一个专业,学习该专业的学生众多,本文就如何学习该专业,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首先,要努力培养对中文专业的学习兴趣。 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就是渴望熟悉、了解、研究、领会某种物件的一种心理指向性,它在人的需要和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人们常说:“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如果广大学员培养了对中文专业的浓厚兴趣,那么,就会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渴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就会有一种昂扬、奋发、不怕任何困难的斗志,就会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莫大的快乐。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知之”到“好之”到“乐之”,是治学过程中的三个台阶,而兴趣则是攀登这些台阶的重要动力。 其次,要注意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习效果的好坏。 学习中文专业,要注意运用哪些学习方法呢? (一)要认真分析各门功课的特点,了解各门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抓住学习重点,避免平均用力。 中文专业的专业课程,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类: 1、文学类。包括古代、现代和外国文学作品选、文学史;以及文学理论等。作品侧重在介绍古今中外各种主要的文学作品,要把功夫花在理解和 熟悉有关作品的作者、创作时间、创作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主题思想、情节、矛盾、表现手法、艺术特色、写作线索、段落结构、主要人物形象、社会影响、体裁、作品的隐含深义、构思特点等等方面。学习作品选,必须认真阅读原著不能只看教材不看作品。文学史重在介绍文学发展的历史情况,因此,要从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状况入手,抓住各个时代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文学流派、文学团体、文学现象及其兴衰过程、原因、历史影响等等。学习文学史,既要抓纵的历史发展线索,又要抓横的时代剖析。文学理论重在介绍文学的本质、构成、特点、流派、创作过程、创作手法、文学鉴赏、文学发展的内部规律及外部因素、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对文学和文化的论述、古今中外美学名家对美的本质、特点以及审美问题的种种探讨,等等。自学文学理论,应当在理解概念、术语、基本观点、基本理论上着力。 2、语言类。包括古今汉语和语言学理论。古代汉语的学习内容,有文选、通论和常用词三大项;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则主要学习语音、词汇、语法、文学、修辞及语言的本质、发展等方面的理论。学习古汉语文选,要努力理解每篇课文的字、词、句、章的含义,特别是重点记号的字形结构、词性、词义和用法特点的分析,搞清句子的语法结构,并结合课文积累常用实词和常用虚词。学习古今汉语和语言学的理论,要突出对概念、术语、语言规律、构成情况、变化特点等的理解。 3、写作、逻辑类。写作包括写作理论和写作实践两个方面。写作理论著重介绍各种体裁的文章的构成、特点、写作方法、构思过程等,应该结合文章的体裁来掌握理解,切忌生吞活剥。写作实践则要求运用写作理论来指导具体的作文,不断提高观察、分析事物和提炼主题的能力,提高谋篇布局、表情达意、驾驭语言的能力,提高写作技巧和写作水平;因此,要经常实践,不断总结经验。逻辑则专门介绍人类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思维特点等,学习中要特别强调对概念、术语、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二)要加强记忆。 知识的仓库要靠记忆来充实,记住的东西越多,人的知识越丰富,智力就越发达。记忆有两种: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机械记忆就是不管懂不懂,先背下来再说。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什么知识都是充分理解、完全搞懂之后再去记忆的;有时恰恰相反,是在记住之后再去慢慢消化理解的。有许多知识,如一些重要的定义、规律、特点等,也需要考生一字不漏地死死记住。有时,机械记忆又往往是逻辑记忆的前提和基础。在一定意义上,对学生来说,死记硬背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因此,我们提倡进行一些必要的机械记忆。逻辑记忆是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的记忆。 怎样才能提高记忆效率和记忆水平呢?下面介绍六种常用的记忆方法: 1、表格记忆法。把教材所介绍的一些重要内容,分别制成表格,列出要点。这样做不但方便记忆,而且有益于训练思维。例如,学习现代文学作品选,可按作品名称、作家姓名、写作时间、主题思想、主要情节、主要人物、艺术特点、社会影响等项,排出一览表。 2、要点记忆法。把需记内容的要点概括、总结出来,通过记要点来记住内容。一些涉及变化规律、互相关系、意义影响等方面的内容,用这个记忆方法就比较好。如近体诗的平仄格律,只要记住“间、对、粘”三字,并理解其含义,就掌握住了。 3、分类记忆法。把某一课程的内容,按性质分成若干类,按类记忆。如《语言学概论》,就可分为名词术语、变化规律、构成特点、方法手段、分类标准、来源情况等类别,把教材各章的有关内容分别归入其中。 4、例证记忆法。通过记住典型例子、例句来记住有关的理论、规律、术语等。例如,只要记住“项伯杀人,臣活之”、“春风又绿江南岸”、“齐威王欲将孙膑”三个例句,就可以掌握古代汉语中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用方法。 5、多看记忆法。有些定义、术语、规律等,随记随忘,老是记不住,怎么办呢?可将这些内容写在小本子上,只要得空就拿出来看看,也可把它们写在小纸条上,贴在自己举目可见的桌子、衣橱、床头、门板、墙壁上。见的次数多了,自然就记住了。 6、诵读记忆法。有些内容,默记很难,可大声诵读,边读边记,口、耳、脑并用,这样记忆效果就比较显著。 记忆的方法还有许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用、创造。 (三)要理论联络实际,努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文专业的理论说程和理论内容很多,死学理论不但枯燥无味,而且很难理解掌握;而联络实际,不但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而且能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学习也就活了。例如,学习写作理论的文章分类,可以随手拿一份报纸,看看上面的各种文章各属哪一类,以及为什么;学习现代汉语中的层次分析法,可以随手找一段文章,把里面的每个句子都作一番分析,等等。有些实际问题,如果觉得解决不了,那就再回过头来重新学习教材内容,看看问题出在哪里。对经过反复思考而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应随时记在“问题汇集”本上,主动向别人讨教。 (四)要认真研究试题型别和答题方法。 在每次考试中,中文专业各课程几乎都有数以百计的考生仅以几分之差而过不了关。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固然在于这些考生未能全面掌握有关知识;但也不可否认,确有一些考生不是由于水平不够,而是由于考试发挥不好,不善于正确答题而导致失败。考试既是指示考生学习方向的指挥棒,也是衡量考生学习水平的标尺。因此,认真研究以往各课程的试题内容、试题型别和答题方法,从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作为借鉴,是至关重要的。 (来源:《江苏自考》)
如何学好汉语言文学本科?
语言类东西学习中 阅读 很重要。我个人认为 4大 名著 是必须要看的,应该多读点 名家 名篇 去感受 文学 语言 ,提升 鉴赏 与写作 的能力。

怎样学好汉语言文学专业
这个问题问得好。你必须要有这方面的兴趣,你必须要上好每节专业课。
你必须多泡图书馆。
你必须有个计划。
你必须好好的去执行计划。。。。
祝你好运。。
首先,要努力培养对中文专业的学习兴趣(老生常谈,不得不谈)。
兴趣,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就是渴望熟悉、了解、研究、领会某种物件的一种心理指向性,它在人的需要和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人们常说:“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如果广大学员培养了对中文专业的浓厚兴趣,那么,就会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渴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就会有一种昂扬、奋发、不怕任何困难的斗志,就会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莫大的快乐。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知之”到“好之”到“乐之”,是治学过程中的三个台阶,而兴趣则是攀登这些台阶的重要动力。
其次,要注意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习效果的好坏。
(一)要认真分析各门功课的特点,了解各门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抓住学习重点,避免平均用力。
中文专业的专业课程,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类
1、文学类。包括古代、现代和外国文学作品选、文学史;以及文学理论等。作品侧重在介绍古今中外各种主要的文学作品,要把功夫花在理解和熟悉有关作品的作者、创作时间、创作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主题思想、情节、矛盾、表现手法、艺术特色、写作线索、段落结构、主要人物形象、社会影响、体裁、作品的隐含深义、构思特点等等方面。学习作品选,必须认真阅读原著不能只看教材不看作品。文学史重在介绍文学发展的历史情况,因此,要从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状况入手,抓住各个时代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文学流派、文学团体、文学现象及其兴衰过程、原因、历史影响等等。学习文学史,既要抓纵的历史发展线索,又要抓横的时代剖析。文学理论重在介绍文学的本质、构成、特点、流派、创作过程、创作手法、文学鉴赏、文学发展的内部规律及外部因素、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对文学和文化的论述、古今中外美学名家对美的本质、特点以及审美问题的种种探讨,等等。自学文学理论,应当在理解概念、术语、基本观点、基本理论上着力。
2、语言类。包括古今汉语和语言学理论。古代汉语的学习内容,有文选、通论和常用词三大项;现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则主要学习语音、词汇、语法、文学、修辞及语言的本质、发展等方面的理论。学习古汉语文选,要努力理解每篇课文的字、词、句、章的含义,特别是重点记号的字形结构、词性、词义和用法特点的分析,搞清句子的语法结构,并结合课文积累常用实词和常用虚词。学习古今汉语和语言学的理论,要突出对概念、术语、语言规律、构成情况、变化特点等的理解。
3、写作、逻辑类。写作包括写作理论和写作实践两个方面。写作理论著重介绍各种体裁的文章的构成、特点、写作方法、构思过程等,应该结合文章的体裁来掌握理解,切忌生吞活剥。写作实践则要求运用写作理论来指导具体的作文,不断提高观察、分析事物和提炼主题的能力,提高谋篇布局、表情达意、驾驭语言的能力,提高写作技巧和写作水平;因此,要经常实践,不断总结经验。逻辑则专门介绍人类的思维形式、思维规律、思维特点等,学习中要特别强调对概念、术语、规律的理解和运用。
(二)要加强记忆。
知识的仓库要靠记忆来充实,记住的东西越多,人的知识越丰富,智力就越发达。记忆有两种: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机械记忆就是不管懂不懂,先背下来再说。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什么知识都是充分理解、完全搞懂之后再去记忆的;有时恰恰相反,是在记住之后再去慢慢消化理解的。有许多知识,如一些重要的定义、规律、特点等,也需要考生一字不漏地死死记住。有时,机械记忆又往往是逻辑记忆的前提和基础。在一定意义上,对学生来说,死记硬背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因此,我们提倡进行一些必要的机械记忆。逻辑记忆是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的记忆。
1、表格记忆法。把教材所介绍的一些重要内容,分别制成表格,列出要点。这样做不但方便记忆,而且有益于训练思维。例如,学习现代文学作品选,可按作品名称、作家姓名、写作时间、主题思想、主要情节、主要人物、艺术特点、社会影响等项,排出一览表。
2、要点记忆法。把需记内容的要点概括、总结出来,通过记要点来记住内容。一些涉及变化规律、互相关系、意义影响等方面的内容,用这个记忆方法就比较好。如近体诗的平仄格律,只要记住“间、对、粘”三字,并理解其含义,就掌握住了。
3、分类记忆法。把某一课程的内容,按性质分成若干类,按类记忆。如《语言学概论》,就可分为名词术语、变化规律、构成特点、方法手段、分类标准、来源情况等类别,把教材各章的有关内容分别归入其中。
4、例证记忆法。通过记住典型例子、例句来记住有关的理论、规律、术语等。例如,只要记住“项伯杀人,臣活之”、“春风又绿江南岸”、“齐威王欲将孙膑”三个例句,就可以掌握古代汉语中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用方法。
6、诵读记忆法。有些内容,默记很难,可大声诵读,边读边记,口、耳、脑并用,这样记忆效果就比较显著。
记忆的方法还有许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用、创造。
(三)要理论联络实际,努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文专业的理论说程和理论内容很多,死学理论不但枯燥无味,而且很难理解掌握;而联络实际,不但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而且能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学习也就活了。例如,学习写作理论的文章分类,可以随手拿一份报纸,看看上面的各种文章各属哪一类,以及为什么;学习现代汉语中的层次分析法,可以随手找一段文章,把里面的每个句子都作一番分析,等等。有些实际问题,如果觉得解决不了,那就再回过头来重新学习教材内容,看看问题出在哪里。对经过反复思考而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应随时记在“问题汇集”本上,主动向别人讨教。
(四)要认真研究试题型别和答题方法。
在每次考试中,中文专业各课程几乎都有数以百计的考生仅以几分之差而过不了关。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固然在于这些考生未能全面掌握有关知识;但也不可否认,确有一些考生不是由于水平不够,而是由于考试发挥不好,不善于正确答题而导致失败。考试既是指示考生学习方向的指挥棒,也是衡量考生学习水平的标尺。因此,认真研究以往各课程的试题内容、试题型别和答题方法,从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作为借鉴,是至关重要的。
我就是汉语言文学的,下半年就大二了~~~
其实汉语言文学并不是我想上的,而是被调剂过去的,要想学好的话,首先不能牴触这个专业~~
我们辅导员跟我们说要找一个你感兴趣的课程作为切入点!一时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二是为了考研做准备
必不可少的要多读经典文学作品,增加自己的文学修养。因为《现当代文学史》会介绍很多中外名著,你可以去图书馆借阅。我接触很多学长学姐,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后悔在大学没能多看点书。要知道阅读鉴赏能力使我们文学院学生必须具备的~~~
还有就是要勤于笔!意思是不要勤于想而疏于笔~~不能光想而不动笔~~文学院会有很多征文比赛,可以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练练笔,也是为了以后的论文,工作做准备嘛!
再者就是专业课的学习了,《现代汉语》必须了解掌握!因为牵扯到我们的普通话等级测试~~
《文学概论》很枯燥。都是纯理论知识,去找老师要课件,打印出来自己看看~~
最后就是怀着一个平常的心态来面对大学面对你的专业~~只有学的精学的深才能有能好的发展~~~嘻嘻不明白可以追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