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军统怕谁 陈恭澍身为军统第一杀手 为什么刺杀汪精卫屡次失手
陈恭澍身为军统第一杀手 为什么刺杀汪精卫屡次失手 号称“军统第一杀手”的陈恭澍1907年出生于河北宁河。黄埔军校第五期警政科毕业。1932年加入力行社特务处,任组长、调查主任、北平站长,特务处本部组长
陈恭澍身为军统第一杀手 为什么刺杀汪精卫屡次失手

号称“军统第一杀手”的陈恭澍1907年出生于河北宁河。黄埔军校第五期警政科毕业。1932年加入力行社特务处,任组长、调查主任、北平站长,特务处本部组长。抗战爆发后,任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华北区副区长,天津站站长,华北区区长,上海特二区区长。> >陈恭澍之所以被称为“军统第一杀手”,是因为他策划主持的刺杀行动太多,据统计有200多次,比较著名的刺杀行动有暗杀汪精卫、枪杀张啸林、毒杀石友三、袭击王克敏、刺杀张敬尧、刀劈傅筱庵杀赤木亲之、等等。>据陈恭澍自己称,在他主持上海站工作的两年内,“制裁大小汉奸走狗一百余名,破坏日寇军事设施及焚毁军需物资等五十余次,另外,最使敌军丧胆的是格杀了日本现役武装官兵约四十名。>河内刺杀汪精卫>抗日战争爆发后,汪精卫极力反对抗战,主张投降。他带头和陈公博、周佛海等人散布"抗战必亡国"的论调,遭到全国人民的痛斥。>1938年12月18日,汪精卫出走越南河内,发表了臭名昭著的"艳电",公开投降日本。1939年2月,蒋介石派出与汪精卫素有渊源的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谷正鼎,赴河内劝汪精卫迷途知返,遭到汪精卫的拒绝。>蒋介石劝说无果后,就下令戴笠在汪精卫离开河内前往南京组建伪政府之前把他除掉,戴笠随即向陈恭澍下达了锄奸令,要求以最严厉之手段制裁汪逆精卫。陈恭澍接到指令后,不敢怠慢,立即率领特工潜入越南河内,伺机刺杀汪精卫。>陈恭澍亲自探查,了解到汪精卫住在河内的一处高级寓所,这是一栋西式楼房,这栋洋房,是两开间的二层楼,楼上一大一小相连的两间对街屋。在了解了地势之后,陈恭澎当即布置行动。>经情报获悉汪精卫每天早餐吃的面包是由河内一家面包店准时送去的,就把送面包的人拦截下来,换上一个含毒面包,由特工人员化装成送面包的人送去。不料汪精卫当天食欲不佳,不吃面包,而予退回。陈恭澍再次策划,欲在汪精卫住宅的浴室中放置毒气罐,只等汪精卫洗浴时散发的水蒸气引发毒气,将汪精卫毒死。但苦于没有内应,此计划无法实施,只得作罢。>过了两天,汪精卫要到离河内八十里的丹道镇三岛山麓旅游。陈恭澍立刻布置暗杀行动,由陈恭澍率行动员分乘两辆小汽车,埋伏在汪精卫此行的必经之路上,等待汪车的到来,看准汪精卫在车上时,便尾随追击。不料,汪精卫未到目的地又突然折返。陈恭澍只好调头,决定跟上去立即下手,也不再考虑在河内市区能否安全脱身的问题了。军统局的两辆追击车追到市区十字街头,汪车穿过马路后,正好一辆电车横驶过来,两辆追击车被阻,这次行动又无果而终。>最终,陈恭澍决定孤注一掷,发起一次突击性强攻,深夜直捣汪宅,实行武装袭击刺杀。1939年3月21日凌晨,陈恭澍亲自指挥行动人员来到汪宅附近,准备动手。暗杀小组分为三路,陈恭澍留在车上等待,另有两人在汪宅院外游走接应,王鲁翘等五人则翻过高墙进入院内。陈邦国用斧头砍开通向后院的房门,开枪吓退了闻声出现的保卫人员,其余四人飞步跃上楼去,按照事先侦察的寓所内情冲向汪精卫卧室。卧室房门紧锁,几人只得将门劈出一个洞,王鲁翘俯身向里查看,只见一白衬衣男子正慌忙钻向卧室床下躲藏,上半身已经被床板遮住,腰背以下还暴露在外。根据看得见的部分体形,加上先入为主的意识,王鲁翘立刻断定这就是汪精卫,于是连开三枪,将此人打死。因为无法打开房门,再加上一路砍门、开枪已经惊动了警卫,几人随即撤退。其实,被杀之人并非汪精卫,而是其秘书曾仲鸣。至此,河内刺杀汪精卫行动彻底失败。> >屡次刺杀汪精卫失败后,戴笠对陈恭澍非常失望,把他调回重庆,另做安排。>杀赤木亲之>1938年日军派遣赤木亲之担任上海工部局警务处处长,赤木亲之是日本著名的反特工专家,其上任之后大肆捕杀抗日爱国志士,1939年夏,在赤木亲之的操纵下,日军对潜伏在上海的军统特工展开大搜捕,大量军统志士被捕殉国。消息传到重庆,军统局长戴笠痛心不已,为了报仇,戴笠亲自在暗杀名单上加上赤木亲之的名字,要求陈恭澍立即动手,除掉赤木亲之。军统特工蒋安华首先摸清了赤木亲之的住址,花费整整十天时间探查,摸清了赤木亲之的出行规律。1941年6月17日,赤木亲之乘汽车出行时,早已守候多时的蒋安华率数名军统特工突然冲出,对准车内的赤木亲之连开数枪,赤木亲之当场毙命。>抗战胜利后,陈恭澍任中央训练团河北大队长、绥靖总队上校总队长,驻守北平、河北一带,负责与人民解放军进行所谓的政治作战。1949年解放前夕赴台湾,任国防部情报局第二处少将处长,1969年退休,晚年出版回忆录"英雄无名"系列,因深入揭露军统内幕,一度成为台湾出版界的抢手货。但因其杀人无数,树敌过多,即使在时过境迁的晚年,依然保持着杀手不得见光的习性,很长一段时间无人知其生死,至今其去世年月及墓葬位置均不可考。>陈恭澍在《军统第一杀手回忆录》说:“上海区上述歼敌专案的确震撼了上海地区的日本驻军,最明显的事实,就是有很长一段时间,穿制服的日本军人除了结伴成伙,戒备外出外,绝不敢单独一个人在路上行走,横眉怒目擅闯民宅的事很少发生了·······
很赞哦! (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