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子西游记是什么名字 十七颗舍利子分别是谁,西游记后传中的17颗舍利由17位古佛圆寂形成的
十七颗舍利子分别是谁,西游记后传中的17颗舍利由17位古佛圆寂形成的
西游记后传中的17颗舍利由17位古佛圆寂形成的,哪17位古佛?
尸弃佛、毗舍婆佛、拘留孙佛,俱那含牟尼佛、迦叶佛、南无燃灯上古佛、南无药师琉璃光王佛、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过去未来现在佛、南无清净喜佛、南无毗卢尸佛、南无宝幢王佛、南无弥勒尊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无量寿佛、龙光上古佛、南无大圣舍利尊王古佛孙悟空
释尊舍利子一共是十六颗还是十七颗,分别是什么?
释尊舍利远不止十几颗,几年前新加坡的佛舍利展我看到都超过上百颗,有骨舍利,脑舍利,肉舍利等,这里有佛舍利的图
://news.xinhua/travel/2005-08/31/content_3426221_4.手串十七颗珠子代表什么意思
17颗佛珠代表着17种净土。
直心、深心、大乘心、布施、持戒、任辱、精进、禅定、智慧、四无量、四摄法、方便、三十七道品、回向心、除八难、守戒行、十善。上述十七种,皆为菩萨之净土。
如果有独立一个分开的话就是16颗子珠,加上一“佛头”,共17颗佛珠。这颗“佛头”是不计算颗数的(“佛头”是念经时来计算圈数的),十六颗子珠的话指“十六善冲”
扩展资料
佛珠的梵文原语有几种, 译成中文意思是:
(一)pa^saka-ma^la^,音译钵塞莫,意译数珠。

(二)aks!a-ma^la^,音译阿叉摩罗,珠鬘之义。
(三)japa-ma^la^,念诵鬘之义。
(四)aks!a-su^tra,意译为珠之贯线。盖梵语ma^la^(或 ma^lya)乃‘鬘’之意,印度人自古即有以璎珞鬘条缠身之风习,由是遂演变成念珠之使用。
佛珠如同佛教一样来自印度,印度人自古都有以璎珞鬘条缠身之风俗, 亦是后来演变成佛珠的使用。
不过佛教最初是没有使用佛珠, 最早有记载约是二世纪(而佛教是公元前500多年才产生的)。而中国则在隋唐时代(公元六百年左右)开始有记载使用佛珠及在雕刻佛像时亦有刻上佛珠。
中国有关佛珠的记载,是《续高僧传》说隋唐时代的道绰大师,教人们拿着念珠持诵三宝名号。佛珠不是佛教所创, 在佛陀时代所制的律仪亦无佛珠的记戴。
而佛经记戴佛珠多出於後期的经典, 而律部经典却不见有记戴, 所以依律典的南传佛教徒亦较少有持珠, 但在密教中佛珠却是极受重视。
传入中国的经典有提及佛珠的包括: 「木槵子经」,「校量数珠功德经」, 「金刚顶瑜伽念珠经」等, 主要内容是讲述持佛珠三宝之功德, 总括来说念珠可以令佛弟子自省, 高僧大德配戴挂珠时亦可增加威仪。
十七颗舍利的名称
最重要的一颗:无骨舍利
其他十六颗:燃灯古佛。释迦牟尼佛 过去未来现在佛 弥勒佛 阿弥陀佛 宝幢光王佛 就记得这么多佛了当镇元子说孙悟空是第17颗舍利子时,猪八戒在想什么?
当镇元子说孙悟空是第17颗舍利子时,这句话出现在西游记后传第30集。那时的猪八戒是假的,所以此时他应该是在想怎么知会无天这一消息吧。因为。当时无天的法力和如来相当,是除了十七颗舍利子外三界最高的。只有第十七颗舍利子才能消灭他。
《西游记后传》在第30集镇元子说孙悟空是第16颗舍利子之前,孙悟空有没有想过自己就是第17颗舍利子?
应该是没有想过吧,总之从电视上看不出来。
《西游记后传》是陕西省电视节目交流中心2000年出品的一部神话剧,改编自吴承恩所著小说《西游记》,由李源执导,钱雁秋改编,曹荣、黄海冰、吴健、黑子、马雅舒等人主演。 该剧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之后,魔头无天在如来佛祖圆寂后大闹三界,孙悟空带领三界帮助如来转世灵童乔灵儿重返灵山的故事。该剧已于2000年播出并获得第18届金鹰奖电视美术片类最佳奖。 第30集 悟空、唐僧、沙僧、小白龙、哪吒、镇元子与莲花、碧游一齐出动,与魔头无天的兵将展开激战,久久难决胜负,悟空毅然化作一颗巨大的无骨舍利子向魔头击去,无天终于消亡,三界归于平静,如来重归佛界,悟空打坐莲台,安祥如仪。后来,悟空活了。为何孙悟空变成舍利就能击败无天,第17颗舍利子到底是啥来头?
孙悟空其实是舍利子所变,而要消灭无天、迎回如来全靠此宝。这也是佛界最大的机密了,然而燃灯古佛把这个机密告诉了镇元子,到关键时候才能说,就算是如来问起也不能说。
西游记(201)舍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