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鹧鸪天蒋春霖原文翻译 刘镇《柳梢青·七夕》原文及翻译赏析

火烧 2021-08-12 13:26:33 1079
刘镇《柳梢青·七夕》原文及翻译赏析 柳梢青·七夕原文: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深香。步月移阴,梳云约翠,人在回廊。 醺醺宿酒残妆。待付与、温柔醉乡。却扇藏娇,牵衣索笑,今夜差凉。柳梢青·七夕鉴赏  词

刘镇《柳梢青·七夕》原文及翻译赏析  

鹧鸪天蒋春霖原文翻译 刘镇《柳梢青·七夕》原文及翻译赏析

柳梢青·七夕原文:

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深香。步月移阴,梳云约翠,人在回廊。 醺醺宿酒残妆。待付与、温柔醉乡。却扇藏娇,牵衣索笑,今夜差凉。

柳梢青·七夕鉴赏

  词的开篇「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秋香」描绘了「七夕」夜景:那为睽隔天河两岸的牛郎织女搭桥的喜鹊已经悄无声息,萤火虫在秋夜中飞来飞去,庭院中秋花香气阵阵飘来。喜鹊性喜燥恶湿,故曰「干鹊」。据《荆梦岁时纪》载云:「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结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哀其独处,许配河西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此后每逢七夕,便有喜鹊为他们的相会而于天河搭桥。词中「收声」二字表明桥已搭成,此刻双星正沉浸在久别重逢的甜蜜之中。萤火虫素喜湿,故曰「湿萤。」流萤飞舞,点示时分已在夜晚,秋香四溢,为后文喜庆气氛作一渲染。紧接着以下四句写乞巧新妇。「步月移阴」是说月行而花影移,此句由「月移花影动」翻套而来。表明时光的流逝。「梳云约翠」是「人在回廊」中新妇的严妆。这位高梳云髻、横插翠簪的新妇正在曲曲折折的长廊之上举目凝望天河双星。

  新妇伫立回廊,此刻新郎如何呢?上片在结束对新妇的描述之后,落笔则写新郎的情态举动。

  过片「醺醺宿酒残妆」写新郎正带着昨晚喜宴上的醉意,脱去外衣,等待着新妇乞巧归来,共度良宵,进入那令人心醉的温柔之乡。「待付与」三字表现了新郎等待心情的焦急。大约这对新人花烛大喜之日正在七夕,新妇过门经过繁礼缛节之后,还得去乞巧,完毕后方始归入洞房。因此惹得新郎不禁情切切,意绵绵。待得新妇刚入洞房,即便为她除去古婚礼中用以遮面的扇子,然后则扯衣调笑,一时闺阁之中有甚画眉者也。却扇,古时婚礼中行礼时,新妇以扇遮面,交拜后去扇,谓之「却扇」。藏娇,用汉武帝「金屋藏娇」故事表示新郎对新妇的真挚之爱。牵衣索笑,把洞房中这对新人相互宽衣解带、嬉戏打闹的和谐气氛渲染到极点。煞尾句「今夜差凉」以景作结,是说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凉爽之夜!是的,天上有离别一年终得相聚的双星赴会;人间有相思数载终成眷属的美满姻缘,这个夜晚实在是妙不可言的。

  全词格调疏朗隽逸,情韵自然流丽。同时,词人巧撷神话悲剧故事中喜剧式的理想结局为发端,对现实生活中的喜剧作了衬托,使全词显得气氛热烈欢快,情趣无限。手法不可不谓新颖别致。词人刘镇为南宋宁宗时代人,文名远播,世称随如先生,著《随如百咏》,其词甚工,谭正璧《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评其词以「新丽见称」。观这首「七夕」词,谭先生之评实不虚誉。

柳梢青·七夕题解

  自鹊桥乞巧的美丽传说诞生以来,以「七夕」为题的词作可谓连篇累牍,其中不乏名家大手之笔。或欧阳修「肠断去年情味」(《鹊桥仙》)令人心酸之辞;或如秦少游「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故作豁达之语;或如范成大「新欢不抵旧愁多」(《鹊桥仙·七夕》)不无抱怨之言。然而,他们词作的基调无一不在「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悲剧爱情俗套中徘徊。刘镇这首「七夕」词一反常规,既不去写少女们度针乞巧的虔诚;也不去写双星一年一度鹊桥相逢的悲欢;更不是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去抒离别相思的苦衷。而是以「七夕」良辰为发端,来装点一个洞房燕尔、新人戏闹的喜剧故事。 诗词作品:柳梢青·七夕诗词作者:【宋代刘镇诗词归类:【七夕节】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