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为什么会出现高楼风

火烧 2016-11-09 05:57:33 1064
1982年1月的一天,高楼林立的纽约曼哈顿区,车水马龙,人流不息。刚下班步出高层大厦的女经济学家,突然被身后冲来的一股猛烈风暴刮倒,她摔得头破血流,双臂骨折。这位年轻的学者,并没有将这不幸看作是天灾而自认倒霉。她敏锐地认识到,这是“高楼风”所造成的,大厦的

1982年1月的一天,高楼林立的纽约曼哈顿区,车水马龙,人流不息。刚下班步出高层大厦的女经济学家,突然被身后冲来的一股猛烈风暴刮倒,她摔得头破血流,双臂骨折。这位年轻的学者,并没有将这不幸看作是天灾而自认倒霉。她敏锐地认识到,这是“高楼风”所造成的,大厦的建筑师是造成这次事故的责任者。于是她上诉法院,并很快胜诉——法院判决责任者给她650万美元的赔偿。帮她打胜这场官司的不是律师,而是新兴的边缘气象学——风工程学。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高楼风时有发生,受害者也不计其数。那么,这类风暴是怎样出现的呢?

我们知道,在太阳的照射下,空气升温膨胀,大气层内部的气温和气压在不断变化,这样就形成了气流。气流的运动就是风,气流运动越烈,风力就越大。

科学实验证明,在管道内流动的气体或液体,通过截面细小处时压力减小而速度会加快。这种现象叫做“狭管效应”。日常生活经验也告诉我们,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流过它表面的风向和速度。俗话说,“针大的孔,斗大的风”,道理就在这里。

一般情况下,风遇到建筑物和地面障碍,风速将减小,风向也将改变,但往往在近地面处产生紊乱交错的“湍流”。在楼房高密的大城市,这种湍流又会“扶摇直上"到500〜600米的高处,而后又会向下运动。当下冲气流在进入大楼与大楼之间狭窄的通道处时,就会产生“狭管效应”,随后降至建筑物的底部,沿着建筑物的空隙——马路和巷道冲袭;一经拐弯处,会迅速旋转,风力突然增大;如遇凹形的转角处,还会变成风速虽小,但压力极大的地面风暴。这种高楼风,不仅刮倒行人,还会掀翻汽车,摧毁建筑物。

要驯服城市中人为的高楼风,这就要求教于风工程学专家了。他们在建筑师完成建筑物的初步设计以后,要制作出建筑物和周围建筑群的模型,放在专门模仿地面效应的风洞中进行吹风试验,预测出各处的风速以及会在哪儿出现狂风,以便建筑师修改设计或增加某些分散下冲气流的设施,或者增大楼与楼之间的距离,削弱“狭管效应",以减弱高楼风的风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