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为什么会形成涝一线、旱一片

火烧 2016-11-09 05:45:35 1085
1980年夏季,我国四川东部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频繁,雨量特多,7〜8月的雨量达500〜700毫米,超过正常年份的五成到一倍半。上海、宁波、杭州、南昌,以及湖北的沙市、钟祥,湖南的桑植,雨量之多,都居建国以来的首位。其中上海的雨量还打破了107年以来的历

1980年夏季,我国四川东部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频繁,雨量特多,7〜8月的雨量达500〜700毫米,超过正常年份的五成到一倍半。上海、宁波、杭州、南昌,以及湖北的沙市、钟祥,湖南的桑植,雨量之多,都居建国以来的首位。其中上海的雨量还打破了107年以来的历史记录。这样便形成了一条沿长江中下游东西向的多雨地带。而这一年的夏季,我国华北、东北和西北的广大地区却是雨量稀少,7月到8月上旬40天内,大部分地区雨量不足100毫米,北京下了35毫米,只有正常年份的1/10,是近百年来的最少值。由于雨量少,气温高,蒸发大,造成水分奇缺,使北方大片地区遭受旱魔的肆虐,水库干涸,河溪断流,城市缺水,田地龟裂,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这是出现在我国夏季南方伏天涝一线、北方雨季旱一片的异常气候。即使在气候正常的年份,出现的雨涝灾害也总是呈带状分布,而旱情总是一大片的。例如南方春雨期、梅雨期、北方的雨季,遭受雨涝灾害的地区也都呈带状分布,而南方的伏旱和北方的春旱则都出现在大片地区内。


洪涝灾害集中在狭长的地带而干旱则大范围地出现,这是因为造成洪涝灾害的暴雨主要发生在冷暖气团交锋的狭长锋面地带,而干旱则是在范围广阔的单一气团内形成的。在冷暖空气之间的锋面地带,来自南方海洋的暖湿空气常被冷空气抬升,大量水汽在上升中发生凝结,形成锋面地带,于是就出现阴云密布、暴雨频繁的恶劣天气。有时候,冷暖空气暂时势均力敌,相持不下,锋面在某一地带内停滞少动,或者来回摆动,一次次的暴雨老是倾泻在这个地带内,常常接连好几天,甚至更长时间,这样就造成这一带的洪涝灾害。我国长江以南春雨季节的暴雨,江淮流域梅雨季节的暴雨,华北雨季中出现的暴雨以及由暴雨带来的洪涝灾害都是沿着冷暖空气之间的锋面呈带状分布的。


在单一气团内,由于缺乏大范围的空气上升运动,不管地面空气是干是湿,都无法在天空形成云雨。特别是在湿度上升的春、夏季节,火热的阳光把地面烤得滚烫,不但天上没有掉下雨来,连地里的水分也被蒸发得枯竭。如果单一气团长期控制在某一广大地区,那大范围的旱情发展就难以避免了。我国北方大范围的春旱和异常年份雨季不雨的夏旱,就是在大陆干暖空气的长期控制下形成的。至于我国南方夏季广大地区的“伏旱”,则是在来自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发展起来的,因为来自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是一大团海洋暖气团,它的底层所含水汽虽然较多,但上空的空气往往是下沉的,云雨无法生成。当这一暖气团长时期控制我国南方各省时,就出现大范围的“伏旱”天气。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