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历史沿革

火烧 2022-01-22 09:31:36 1052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历史沿革 1953年,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技术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世称“哈军工”)创建,陈赓大将为首任院长兼政委,md主席为学院的成立颁发了训词。创建伊始,学校按军兵种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历史沿革  

1953年,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技术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世称“哈军工”)创建,陈赓大将为首任院长兼政委,md主席为学院的成立颁发了训词。

创建伊始,学校按军兵种设立了:空军系、炮兵系、海军系、装甲兵系、工程兵系五个系,后又增设:防化兵系、原子系、导弹系、电子系、计算机系、外国留学生系,共11个系100余个专业。

哈军工是应抗美援朝战争的迫切需要孕育而生的,是md与斯大林在苏联会面期间,双方确定并组建的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技术学府,是1953年国家“一五期间”以举国之力建设的全国唯一重点建设大学,哈军工成立伊始为绝密单位,对外番号“103部队”,并不公开对外招生,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和外部局势逐步稳定。

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校区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历史沿革

1959年开始,哈军工以公开的身份正式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招生(此前周总理特批,哈军工可以从达到清华录取分数线的全国高中生中进行秘密政审、以抽调的方式进行选拔学员),同年(1959年),哈军工被国家确定为首批20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

1960年,全校设64个专业,在编教职工总数为9165名,在院学员总数为11710名,其中基本班10000名,研究生班1710名(当时清华设有33个专业,3000余名教职工),学制八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期五年,为基本训练阶段,目标是把学员培养成具有工程师水平的干部;第二阶段为高级阶段,为期三年,目标是把学员培养成具有高级设计师或研究员水平的干部。

党、国家、军队领导人ze、dz、dp、董必武、ph、刘伯承、贺龙、陈毅、yj、彭真、谭震林、薄一波及各总部、军兵种等50多位领导同志先后到学院视察和指导工作。

1960年,根据中央军委决定,按照“尖端集中、常规分散”原则,以下常规院系进行了迁出并独立建院:炮兵工程系(现南京理工大学)、装甲兵工程系(现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工程兵工程系(现解放军工程兵工程学院)、防化兵工程系(现解放军防化兵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现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一部分、西北工业大学一部分)。

1960年到1962年,学院进行了分建和改建。

学院炮兵工程系迁往武昌,与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合并,成立炮兵工程学院,不久又迁往南京(南京理工大学);装甲兵工程系迁往西安,成立装甲兵工程学院。

工兵工程系迁往西安,后又迁回北京,成立工程兵工程学院;原子化学防护系迁往长春,成立防化学兵工程学院(防化指挥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的机场建筑和气象两个专业移交给空军气象学校;学校又陆续成立原子工程系、导弹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

1966年,文革爆发。

4月,根据中央军委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退出军队序列,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

1970年,文革期间,哈尔滨工程学院被bl反革命集团正式肢解,至此,哈军工办学17年,共发展出了11个系:空军系、海军系、炮兵系、装甲兵系、工程兵系、防化兵系、原子系、导弹系、电子系、计算机系、外国留学生系,共100余个专业,9600余名教员,160余名苏联专家、顾问。

1970年,文革期间,哈尔滨工程学院被bl反革命集团正式肢解。

留守部分,以海军系全建制、原子系全建制、导弹系战术导弹分部为基础(形成了当今哈尔滨工程大学“三海一核”+“航天”的办学特色),空军系、电子系、计算机系等部分专业、教师以及文革中被扣上“政治上不合格”帽子未能南迁的干部教师共1500余人(占当时分拆总数的51%,注:国防科大当时分得1447人),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简称“哈船舶”),归第六机械工业部(舰船部)领导。

哈军工解体后,各系去向:海军工程系划归六机部(舰船部),拟迁武汉,后留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

原子工程系与哈工大合并,归属于二机部,内迁重庆,组建重庆工业大学,但最终未办成,原子工程系最终还是留在了哈尔滨与海军系共同组建了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哈军工解体后分出的其它高校中均没有核专业)。

空军工程系迁往西安与西北工业大学合并,归属于国防科委三机部。

导弹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内迁长沙,成立长沙工学院,即现“国防科技大学”(文革期间,空军系、导弹系、电子系、计算机系、院属机关等,由于大量被扣上“政治上不合格”帽子的专家、教授、教师等未能南迁,最终留守哈尔滨并入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如:哈尔滨工程大学前校长吴德铭,即为哈军工空军系毕业后留校的任教的教员,未能南迁)。

1978年,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被国家教委确定为88所重点大学之一。

1982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1994年,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

1996年1月,学校通过了“211工程”预审,同年8月通过了“211工程”立项审核,成为通过国家“211工程”立项审核的“首批27所211” 高校之一。

2002年,由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

2011年,学校进入教育部985平台,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由原国防科工委、信产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国家烟草专卖局于2008年合并而成),并由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海军四方共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