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僧虔诫子书 刘宋和南齐时的官员 、书法家王僧虔简介
刘宋和南齐时的官员 、书法家王僧虔简介
南北朝人物本名:王僧虔
所处时代:南北朝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时间:426年
去世时间:485年
主要作品:《王琰帖》《论书》
官职:尚书令
追赠:司空
谥号:简穆

(历史3xm.com.cn)
王僧虔人物生平
幼年经历在王僧虔孩童时,其父王昙首,和兄弟一同把子孙集合在一起,任凭他们游戏欢乐。王僧达跳到地上作小老虎。当时王僧虔连续下棋十二盘,既不坠落,也不重作。王僧绰采蜡烛珠做成凤凰,王僧达夺过来把它打坏,也并不惋惜。伯父王弘叹息说:“僧达俊爽,当不亚于别人,然而使我家破亡的,终究也是这孩子。僧虔一定会成为三公,僧绰当会以名声受到赞美。”有人说王僧虔采烛珠做成凤凰,王弘称他为长者。
声名初显王僧虔二十岁时,很擅长隶书,宋文帝见到了他书写的素扇赞叹说:“不仅仅是笔迹超过子敬,而且典雅的风度也在他以上。”他当了太子舍人,退避沉默,很少交际。他和袁淑、谢庄要好,袁淑常常为他慨叹说:“您文情鸿丽,学养深厚,却掩藏光辉,使人不能窥见,即使是魏阳元的射箭,王汝南的骑马,也无法超过。”调任司徒左西属。
其兄王僧绰被刘劭杀害后,亲友们都劝他逃走,王僧虔哭着说:“我哥哥以忠贞报效国家,对我十分慈爱,现在的事情,只是苦于不能株连到我罢了。如果同归于九泉之下,倒像是飞升成仙了。”
宋孝武帝初年,王僧虔出京为武陵太守,带去了各个儿子、侄子,哥哥的儿子王俭中途得病,王僧虔为他废寝忘食,同行的宾客对他进行慰问开导。王僧虔说:“从前马援处在子侄之间,情意一样深厚没有区别。邓攸对于弟弟的儿子,更超过自己的亲生,我实在也怀着同样的心情,的确不异于古人。亡兄的后代,不能疏忽,如果这个孩子不能救治,就应当回舟辞职。”还朝后担任中书郎,又调任太子中庶子。
拙笔自保宋孝武帝有心在书法界获得名誉,王僧虔便不敢显露自己的墨迹。大明年间,他常常故意用拙笔书写,因此才得到孝武帝的容留。后来王僧虔出任豫章王刘子尚的抚军长史,迁散骑常侍,又任新安王刘子鸾的北中郎长史、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事,这两个藩王都是宋孝武帝疼爱的儿子。
不久,王僧虔迁豫章内史。入朝任侍中,迁任御史中丞,领骁骑将军。世家大族向来大多不任中央官长,王氏的分枝居住在乌衣巷一带的,官位也都有所减降,僧虔做此官后,说:“这本是乌衣诸郎坐的地方,如今我也可以试试了。”后来又去做侍中,领屯骑校尉。泰始年间,出任辅国将军、吴兴太守,待遇等级相当于二千石。王献之擅长书法,曾在吴兴郡任职,后来王僧虔擅长书法,也来吴兴任职,这事成为美谈。
后来王僧虔又移任会稽太守,待遇还是两千石,将军之职也仍旧。中书舍人阮佃夫家在会稽,请假回来家中。王僧虔的宾客们考虑到佃夫在朝廷正当大红大紫的时候,劝僧虔应该加礼接待他。王僧虔说:“我的为人有自己一贯操守,岂能曲意奉承此辈人物?如果他要对我表示不满,我便拂衣而去就是了。”后来阮佃夫果然在宋明帝跟前说了王僧虔的坏话,让御史中丞孙敻奏劾说:“王僧虔以前在吴兴任上,就有过许多错误行为,现经调查在他到会稽上任后,凡用功曹五官主簿以至二礼吏署三传及收留的弟子,总共有四百四十八人。又允许民人何系先等一百一十家为旧门。应责承当地州里核实予以削减。”王僧虔因此而被免去官职。
不久,王僧虔以白衣的资格兼任侍中,出监吴郡太守,又迁任使持节、都督湘州诸军事、建武将军、行湘州事,继而转任辅国将军、湘州刺史。在他所任职的地方,人们都称道他的宽惠。巴峡一带的流民很多跑到湘州境内,王僧虔便上表请求朝廷把益阳、罗、湘西三县沿江一带的人民划分出来,成立湘阴县,获得批准。
王檀之辩元徽年间,王僧虔升任吏部尚书。高平檀珪罢了沅南县令之职,王僧虔让他做征北板行参军。他向王僧虔请求增加俸禄没获允许,便给王僧虔写信说:“五常之始,文武是首先因素,文可以经天纬地,武可以拨乱定国。我们家族虽然在文上头已经不行了,但武上头正是发达时期。我们家族的姑叔中,有三人和皇室有婚姻关系,我的祖辈和兄弟行中,也是二世为国献身,然而竟致于子侄饿死于乡间野地。去冬今春,连连接到两次指示,我既然朝中无人帮我说话,便只能屡次遭受跌降。四五个月来,我上书了十二次,上访了六七回,不仅不蒙照顾,反而更加困顿。既然所有的事物都有个公平原则,那么就不应只叫一个人受苦;我忍饥挨饿已经很久了,饥虎饿麟,如果不发威发急,谁会给它们食物呢?可是我去年请求做豫章丞,被马超争去了;今年被安排到南昌县,又让史偃夺去了。这两个人只不过靠着其上人的勋荫被提拔而已,有什么长处能胜过我?如果是由于贫富的差别而剥夺了我,那我自然是不如他们。然而我现在虽然孤微,但祖上以来也是累世国士,婚姻官位,也不比谁差多少。尚书同堂姊是江夏王妃,檀珪的同堂姑为南谯王妃;尚书的夫人是江夏王女儿,檀珪的祖姑乃是长沙景王之嫔;尚书的伯父曾任职江州,檀珪的祖父也曾任职江州;尚书的从兄初登官为后军参军,檀珪的父亲一起家就做中军参军。我和尚书,虽然人地悬远,但说到家族婚宦,则没什么区别。如今虽然我和你一个困顿一个通达,但我们还属于同一性质的人物,尚书你何必让我过不去呢?泰始初年,天下叛逆蜂起,我们一门二代,都是舍生忘死保卫主上的,这样的殊勋异绩,不能破格提拔也就罢了,为什么连正常的晋升渠道也被压抑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