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叶文玲的简介 荀彧简介_0

火烧 2022-07-02 12:48:17 1050
荀彧简介_0 荀彧简介篇一:三国人物简介 三国人物简介 蜀汉: 刘备: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 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以仁德治天下。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并州河东解州人。五虎上将

荀彧简介_0  

荀彧简介篇一:三国人物简介 三国人物简介 蜀汉: 刘备: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 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以仁德治天下。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并州河东解州人。五虎上将 之首,爵至汉寿亭侯,谥曰“壮缪侯”。被奉为“关圣帝君”,崇 曾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吓得曹操差点迁都躲避,但是东吴偷袭荆州,关羽兵败被害.后传说吕 蒙因关羽之魂索命而死。 张飞:字翼德,涿郡人,燕颔虎须,豹头环眼。有诗云: “长坂坡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 曹家百万兵。”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人,蜀汉丞相,杰 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 侯,谥曰忠武侯。后来东晋政权推崇诸葛亮军事才能,特追 封他为武兴王。怀不世之才,以空城戏司马,能观星象而通 鬼神。刘备曾“三顾茅庐”得见诸葛亮。诸葛亮以一篇《隆中 对》分析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的 说法。《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善用“火攻”,曾用火攻战术赢 得多场战役,如“火烧赤壁”、“火烧博望坡”、“火烧藤甲兵”等。 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 明木牛流马等,并改造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 年在 宝鸡五丈原逝世。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长 坂坡单骑救阿斗,先主云:“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人。面如冠玉,目如流星,虎 体猿臂,彪腹狼腰,声雄力猛。因衣着讲究,举止非凡,故 人称“锦马超”。麾铁骑,捻金枪。 黄月英:荆州沔南白水人, 沔阳名士黄承彦之女,诸葛亮之妻,诸葛瞻之母。容 貌甚丑,而有奇才:上通天文,下察地理,韬略近于诸 书无所不晓,诸葛亮在南阳闻其贤而迎娶。 黄忠:字汉升,今河南南阳人。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益州刘璋,在 定军山一战中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备称汉中王后改封 后将军,赐关内侯。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诸葛亮死 后,魏延因被陷害谋反而遭杨仪一党所杀。 庞统:庞统,字士元,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三国 时刘备帐下谋士,官拜军师中郎将。才智与诸葛亮齐名,人 称“凤雏”。在进围雒县时,统率众攻城,不幸被流矢击中去 世,时年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庞统死后, 祝融:据传为火神祝融氏后裔,南蛮王孟获之妻。

武艺超群,善使飞刀,是《三国演义》中写到的唯一真正上过战 场的女性。曾与孟获一起抵抗蜀军,在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 之后,随孟获投降蜀汉。 孟获:中国三国时期南中少数族首领。系东汉末益州建 今云南晋宁东)大姓, 身材肥硕。生卒年不详。官至 御史中丞。曾被诸葛亮七擒七纵,传为佳话。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军 事统帅。原为曹魏天水郡的中郎将,后降蜀汉,官至凉州刺 史、大将军。诸葛亮去世后继承诸葛亮的遗志,继续率领蜀 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陈泰、郭淮、邓艾等多次交手。 刘禅: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之子,母亲 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公元223-263 年在位。公元263 年蜀汉被曹魏所灭,刘禅投降曹魏,被封 为安乐公。 法正:字孝直,扶风郿人。东汉末年名士,本为刘璋部 下,刘备入蜀时归于刘备 帐下。刘备围成都时劝说刘璋投降,而后又与刘备进取 汉中,献计将曹操大将夏侯渊斩首。刘备自称汉中王后,封 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次年,法正去世,追谥其为翼侯。 法正深受刘备信任,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法 正善于奇谋,被陈寿称赞为可比魏国的程昱和郭嘉,深受刘 备信任和敬重。

马谡:字幼常,襄阳宜城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侍中 马良之弟。初以荆州从事跟随刘备取蜀入川,曾任绵竹、成 都令、越嶲太守。诸葛亮北伐时因作战失误而失守街亭,因 而被诸葛亮所斩。 关兴:字安国,河东解人。三国时期蜀臣,是汉末三国 时期名将关羽之子,继承了父亲汉寿亭侯的爵位。他年少时 即受诸葛亮器重,在蜀汉担任侍中、中监军之职。后在夷陵 之战中报了杀父之仇,但数年后便英年早逝。 张苞:张飞的长子,使用父亲的家传蛇矛为兵器,勇猛 剽悍不弱其父。 廖化:本名淳,字元俭,襄阳中卢(今湖北襄樊)人。 三国时期蜀国后期将领,以勇敢果断著称。廖化是三国时代 中经历了魏、蜀、吴整个兴衰过程极少数人中的一个,与严 颜、黄忠共称为蜀汉三老将。 马岱:名将马超的从弟,官至平北将军,陈仓侯。早年 他曾经从曹操手中死里逃生,后跟随马超大战曹操。后在诸 葛亮病逝后受杨仪派遣斩杀了蜀将魏延。曾率领军队出师北 伐,被魏将牛金击败而退还。 徐庶:字元直,与司马徽、诸葛亮等人为友。先化名单 福仕官于新野的刘备,后因曹操囚禁其母而不得不弃备投操, 临行前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之才。入曹营后,一言不发,不曾 为曹操进献过一计半策。

后人形容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 关平:关平是关羽在战乱中所收之义子。关羽脱离曹军后, 与刘备于关定家中重逢,关定欲使年仅十八岁的关平随关羽 同行,刘备便主张让关羽与关平结为义父子。自此后关平随 侍在关羽身边,一生东征西讨。他武勇过人,不逊乃父,曾 跟随刘备出征西川,立下战功,后来又与曹魏猛将庞德大战 三十回合,彼此不分胜负。 简雍:简雍为刘备同乡,年少时与刘备相识。黄巾之乱 时,刘备加入对抗黄巾军的战争,简雍便跟随他奔走。常作 为谈客,往来使命,刘备围成都时简雍作为刘备使臣成功劝 说刘璋投降。简雍擅于辩论、议事。性情简单直接、不拘小 刘封:刘备义子。性格刚猛,气力过人。随赵云、张飞等扫荡西川,颇有战功,而后又统领孟达攻取上庸,深为 刘备信任。但是后来关羽北伐曹魏,多次要求刘封起兵相助, 刘封不从。而后又侵凌孟达,迫其降魏。孟达与魏徐晃共袭 刘封,并劝刘封投降,刘封不降,又遭部下叛变,败归成都。 刘备在诸葛亮的建议下赐死刘封,刘封自裁,刘备深表痛惜。 关银屏: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人,美髯公关羽之女。 因在关羽的四个子女中排行第三,故又被称作“关三小姐”、 “关氏三姐”或“关羽三小姐”。

传说她是赵云的弟子、并随同诸 葛亮平定南蛮。 夏侯霸:夏侯渊次子。本为曹魏武将,后因司马懿诛曹 爽一族,夏侯霸身为曹氏宗室而心怀不安,遂投降蜀汉。后 随蜀将姜维北伐,官至车骑将军。 甘夫人:刘备起兵后,于沛城娶甘氏为妾。后来,甘夫 人随刘备到荆州,生了阿斗(也就是后主刘禅)。223 年四月, 刘备病死于白帝城,追谥甘夫人为“昭烈皇后”。 曹魏: 曹操:魏武帝,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人。 精兵法,善诗歌,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司马懿:晋宣帝,字仲达,河内温人。曾任职过曹魏的 大都督,太尉,太傅。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 伏膺儒教,世之鬼才也。 夏侯惇:元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魏开国元 勋,汉朝开国功臣之一夏侯婴的后代。有拨矢啖睛之勇,性 格勇猛刚烈。少年时以勇气闻名于乡里。曹操起兵,夏侯惇 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军民阻断 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历任 折冲校尉、济阴太守、建武将军,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 死后谥为忠侯。 突袭孙权十万大军,皆望风披靡。许褚:字仲康,谯国谯县人。和典韦一同统率着曹操的 亲卫队”虎卫军”。

因为 他十分勇猛,所以有“虎痴”的绰号。曾有裸衣斗马超之 才,英年早逝。有诗云:“良计环环不遗策,每临制变满座惊。甄姬:中山无极人,别称甄洛或甄宓,庙号文昭甄皇后。 魏文帝曹丕的正室。懂诗文,有倾国倾城之貌,《洛神赋》 即是曹植为她所作。 夏侯渊:字妙才,沛国谯人。东汉末年曹操部下名将, 夏侯惇之族弟,八虎骑之 一。群雄征讨董卓时随曹操一同起兵,后征战四方,屡 立功勋。在平定马超叛乱后负责西北防线的镇守。公元219 年刘备攻打汉中,被刘备部将黄忠所杀 曹仁:字子孝,沛国谯人,曹操的从弟。三国时期曹魏 名将,官至大司马。谥曰忠侯。 典韦:汉族,陈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己吾城村) 人。东汉末年曹魏猛将。擅使大双戟,为人壮猛任侠,曾为 乡人刘氏报仇,杀人出市,人莫敢近。相貌魁梧,膂力过人。 建安二年(197),张绣背叛曹操,典韦为保护曹操而独挡叛 军,击杀多人,但最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 曹操帐下首席谋臣,杰出的战略家。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 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本为杨奉帐下骑都尉,杨奉被曹操击败后转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 立功勋,参与官渡、赤壁、关中征伐、汉中征伐等几次重大 战役。

叶文玲的简介 荀彧简介_0

曹丕: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 的开国皇帝,公元 220-226 年在位。沛国谯人,魏武帝曹 操与武宣卞皇后的长子。去世后庙号高祖,谥为文皇帝,葬 张郃:字儁乂,河间鄚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官渡之战时,本为袁绍部将的张郃投降了曹操,并在曹操帐下多立 功勋,于曹魏建立后加封为征西车骑将军。诸葛亮六出祁山 之间,张郃多次抵御蜀军的进攻,于公元231 年在木门道被 诸葛亮设伏射死。后谥曰壮侯。为曹魏“五子良将”之一。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 家、将领。公元263 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 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后因遭到钟会的污蔑和陷害, 被司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后与其子邓忠一起被卫瓘派遣的 武将田续所杀害。 曹植:字子建,沛国谯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 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 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南朝宋文学家 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 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 苏轼三人耳。 于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人。三国时期曹魏武将。

本为 鲍信部将,后属曹操,曹操称赞他可与古代名将相比。然而 在建安二十四年的襄樊之战中,于禁在败给关羽后投降,致 使一代名将晚节不保。 张春华:西晋宣穆皇后张春华(189-247),河内平皋 (今河南温县)人。她是晋宣帝司马懿之妻,晋景帝司马师、 晋文帝司马昭的母亲。后被追尊为皇后。 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曹丕之弟,曹植之兄,曹魏任城王。曹彰武艺过人,曹操问诸子志向时自言“好为将”, 因此得到曹操的赞赏。其胡须黄色,被曹操称为“黄须儿”。 王异:王异或作士异东汉末年曹操所置羌道令、益州刺 史赵昂之妻,赵英、赵月之母。马超作乱凉州时,王异协助 丈夫守城,多有功勋,自马超攻冀城至祁山坚 篇二:关于卫觊的介绍 关于卫觊的介绍 卫觊(155—229 年),字伯儒,河东安邑(今山西运城) 人。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学家,也是曹 魏政权中颇有见识的政治人物。 卫觊少年早成,很早就以 才学著称,曹操为司空时,就任他为属吏。先后任过县令、 治书侍御史等职。在这个时期,卫觊镇守关中,为曹操平定 中原,进而底定关中做了有益的准备。魏国建立后,他与王 象共同主持制定典礼制度,官至尚书。

(概述图片来源)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 卫觊少年早成,以才学见称。曾任曹操司空府的属吏、 茂陵县令、尚书郎。公元 199 年(建安四年),官渡之战即 将爆发,但此时荆州牧刘表答称支持袁绍,而关中诸将亦保 持中立,坐观成败。曹操因益州牧刘璋与刘表有嫌隙,命卫 觊为治书侍御史,出使益州要刘璋出兵牵制刘表,以避免刘 表出兵扰乱后方;但当卫觊经过长安时知道入益州的道路已 被阻塞,唯有留在关中。 坐镇关中 当时北方稍定,董卓乱政时逃离关中的人民都回到故乡, 关中诸将就引他们为部曲增强自己力量,卫觊就写信给荀彧 说:“关中县是个丰腴富饶之地,前些时候因兵荒马乱,百姓 流亡到荆州的有十万余户。听说老家已经安定下来,这些人 都盼望着早日返回家乡。可是回来的人却找不到活儿干,各 路将领便竞相招纳他们做为自己的私兵。因为各郡县的力量 薄弱,无法与他们抗争,所以各路将领的势力就逐渐强大起 来。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这些军队就成了后患。盐,是国 家的宝物,自战乱以来未加管理,发放散乱。如今应该像从 前那样设专人监卖,再拿赚到的钱买些米,如果有归来的百 姓,就把米供给他们,鼓励他们辛勤耕作,积累粮食,以使 关中重新富裕起来。

远方的百姓听说了这些事,也一定会日 夜兼程,争先恐后竞相回赶。再派司隶校尉留治关中做为主 将,那么就可以逐渐削弱各路将领的势力,使地方官府的力 量日益强盛,老百姓的生活富裕起来,这可是强本弱敌的好 事啊!”荀彧把卫觊的建议报告给曹操。曹操采纳了他的意见, 开始派谒者仆射监督盐官,派司隶校尉管治弘农。 等到关 中各地照此执行以后,曹操就把卫觊召了回来,提拔他为尚 主掌制度公元213 年(建安十八年),曹操进爵魏公,建立魏国, 卫觊任侍中,与王粲一同主掌制度。公元220 年(建安二十 四年),曹丕继任魏王,卫觊任尚书,后回东汉朝廷任侍郎寇恂简介, 准备禅让之事。曹丕同年称帝,再任尚书,封阳吉亭侯。公 元226 年(黄初七年),魏明帝曹叡继位,进封閺乡侯。 卫觊向曹叡进言说:“九章刑律是从古时候遗留下来的。 判断刑罚的标准、概念很细致,不容易把握。因此主管一方 的官员,都应明晓法律。刑法,乃国家最重要最宝贵的一项 制度,但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执掌刑法的官员,乃是掌握 老百姓生死衰荣的重要人物,但他们被授予的官职往往很低 下。国家政治的弊端,未必不是由此产生。故请您下令设置 刑律博士,让他们向有关的官员教授刑律方面的知识。

”这件 事不久就正式实施了。 当时老百姓的生活十分困苦,还要没完没了地服劳役。 卫觊就上疏给明帝说:“要想让一个人改变性情,是很难强迫 办到的。为臣的能给君主提意见已经很不容易了,做君主的 要能接受意见就更难了。况且人们追求的是富贵显荣,厌恶 的是贫贱死亡,但是这四种境况,都是由君掌握控制的。君 主喜欢谁谁就飞黄腾达,君主厌恶谁谁就会贫贱死亡;喜欢 来自顺从君主的旨意,厌恶来自违背君主的意志。因此做臣 子的都争着顺君旨而避免逆君意,除了那些肯于破家为国、 杀身成君的忠臣良将,谁敢顶撞君主,触犯忌讳,提意见建 议,阐一家之言呢?请陛下悉心观察,那么我说的这种情况 您就不难看出。如今发议论的大都爱说悦耳的话,他 们说起政治教化来,就把陛下比作尧舜;说起征战杀敌, 就把孙刘比作豸里鼠。臣认为这样无济于国于君。想当初汉 文帝时,诸侯强大,贾谊尚且恐惧得气喘吁吁,认为到了危 急关头,何况现在天下三分,群臣尽力,各事其主。那些来 归降的,也不愿意说是舍邪就正,都自称是迫于急困。这种 状况,和当初六国分治,实在是没有什么区别啊! 当今千里之内少见人烟,百姓饥寒交迫,穷困潦倒,陛 下要是再不留意,国家就会凋敝败落,一蹶而不可复振。

礼 规定,天子所用的器具一定要有金玉的装饰,饮食的菜肴一 定要有八珍等佳味。遇到荒年和战乱,就应减去佳肴和装饰。 但是奢俭的程度,一定要看社会是丰饶还是贫困。武皇帝在 世的时候,后宫里吃饭时只能有一种带肉的菜,衣服不用锦 绣,褥垫不加花边,器物不涂丹漆,因此能够平定天下,造 福子孙。这些都是陛下亲眼见过的啊。当前应该做的事,就 是君臣上下,一起筹谋划策,统计核查国库里的物资,量入 为出。深刻考虑勾践生聚百姓的办法,犹恐不及,何况尚方 (主造皇室所用刀剑及玩赏器物的官署)所造的金银器物, 数量和品种不断增加,工人们不停地劳作,奢糜的风气与日 俱增,国库里的财富一天天枯竭。从前汉武帝相信并寻求神 仙之道,说是服食天上降下的甘露就能长生不老,因此就树 立承露盘承接甘露。陛下通达圣明,每每嘲笑这事做得没有 道理。汉武帝有求于甘露,尚且被人指责不该树立承露盘, 陛下不求甘露却空设承露盘,不能增添好处反而要花费很大 的功夫,您实在应该好好考虑考虑以深谋远虑。” 卫觊经历过汉魏两朝,时常向皇帝进献忠言,如上书建 议设立法律博士教授法律,让各官员都清楚法律,按律执法; 又曾因百姓徭役频繁而要求曹叡少建宫室。

去世 卫觊曾受命主管国史资料及撰述工作。还写成了《魏官 仪》,总共撰写了几十篇文章。他还喜好古文,鸟篆、隶草, 样样都很精通。建安末年的尚书右丞河南潘勖,文帝时的散 骑常使河内王象,也和卫觊一同以文章显扬一时。卫觊死后, 谥号敬侯。其子卫瓘继承了爵位。 篇三:关于杜畿的介绍 关于杜畿的介绍 (163—224年),字伯侯,京兆杜陵(今陕西 西安东南)人。东汉末及三国时曹魏官吏及将领。西汉御史 大夫杜延年的后代。历官郡功曹、守郑县令,善于断案。荀 彧将他举荐给曹操,曹操任命他为司空司直,调任护羌校尉, 使持节领西平太守。 曹丕受禅登基后,封杜畿为丰乐亭侯。官至尚书仆射。 后在陶河试航时遇上大风沉没,杜畿淹死,死时六十二岁, 曹丕为之涕泣,追赠其为太仆,谥戴侯。 人物生平年轻有为 杜畿(j)字伯侯,是东汉末年京兆杜陵人(今陕西省西 安市境内)。说起他的家史,还真有些辉煌。他的祖宗杜周、 杜延年父子,是曾经在《史记》《汉书》中留下姓名的大人 物。杜周是个酷吏、贪官,而杜延年是个好官。杜家到了杜 畿父亲那一辈,已经不再做官,是普通人家了。杜畿母亲去 世很早,父亲续娶,家里来了一位凶狠的后娘。

后娘到家没 多久,杜畿的亲爹也去世了,年幼的杜畿便由后娘一个人照 管,这日子就别提多苦了。史书上很简单地提了一句:“少孤, 继母苦之,以孝闻。”也就是说,杜畿从小受尽了后娘的欺负, 但是坚强地活下来了,并且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拥有了孝 子的名声。 汉朝以孝治天下,孝子做官的机会是比别人多的,出了 名的孝子,做官就更容易。杜畿二十岁时,就被任命为京兆 功曹,官职不算高,但对年轻人来说,已经很不错了。“功曹” 这个官职,是太守(在京兆为尹)的属下,主管“选署功劳”, 也就是考察、记录、推荐本地的优秀人物,应该是很有实权 的。这还不算,杜畿还得到一个兼职,郑县令,等于是县里 的一把手了。也就是在这个岗位上,杜畿第一次显示出自己 不平凡的政治才能。 郑县的前任县令,政绩不佳,在任时积压了很多案件, 监狱里关了几百人,既不判也不放,就把人家锁在牢里受苦。 杜畿到任后,首先处理这件事情,他亲自到监狱审案,只用 了很短的时间,就全部结案,该判的判了,该放的放了。年 轻人处理案件,不可能处处周到、公平。但清理积压案件是 一件大事,杜畿能在很短时间内把这件事办了,说明他识大 体,顾大局,懂得轻重缓急。

所以,他受到了上级和同僚的 称赞。 不久,杜畿被举为孝廉,升了官,担任汉中府丞。 乱世流离 东汉末年,朝里宦官、外戚交替专权,朝政黑暗,民生 凋敝,激发出一场著名的黄巾起义,起义平息之后,又是董 卓乱政,军阀混战,天下大乱。作为下级官员的杜畿,对此 无能为力,只好明哲保身,弃官逃命。带着年迈的后娘,到 相对安定的荆州去做难民。在荆州过了几年,后娘去世了, 中原也相对稳定了,孝顺的杜畿于是带着后娘的灵柩返回故 乡京兆。 在回乡的途中,发生了一件惊险而有趣的事情,从中可 以观察到杜畿的胆略。杜畿是和许多老乡结伴而行的,路上 遇见强盗,同伴们都吓跑了。杜畿带着棺木,没法跑,干脆 就站着不动。强盗们一看,还真有不怕死的,就张弓搭箭, 要射杀杜畿。杜畿冲着强盗们拱拱手,很客气地说:“各位好 汉,你们拦路抢劫,不就是为了发财吗?我身边又没有钱, 只带了一具棺木,你们射我有什么意思?”强盗们一想,白白 杀个人,确实没有意义,就放过了杜畿。 杜畿回乡后,他 的朋友、河东人张时,正担任着京兆尹,就聘他继续担任功 曹。朋友照顾,固然是好事,但好朋友变成上下级关系,也 自有难以相处的时候。张时对杜畿不太满意,认为他阔达疏 诞,不负责任,干不好功曹这个职务。

杜畿呢,不好公开顶 嘴,只好在私下里发牢骚:“我做不好这个功曹,但我到你老 家河东当个太守,是能胜任的。” 受命河东 杜畿在张时手下干不出味道,干脆又弃了官,跑到京城 许都,再寻找做官的机会。他结交了侍中耿纪,晚上就跑到 耿纪家里聊天,谈论时事,经常谈到天亮。而且,谈论时声 音洪亮,隔壁人家都能听见。 隔壁住的是谁呢?曹操的心腹谋臣、著名的荀彧!杜畿 一谈论,他就在隔壁支着耳朵听。听了几次,他了解到杜畿 的才能,就派人找到耿纪,质问道:“有国士而不进,何以居 位?”耿纪就把杜畿介绍给荀彧,荀彧和杜畿谈了几次,双方 处得像老朋友一样。于是,荀彧把杜畿推荐给了曹操,曹操 惟才是举,正是用人之际,任命杜畿为司空司直。司直的级 别是“比二千石”,相当于“副太守”了,主要的任务是辅佐丞相, 搞监察工作,检举那些违法乱纪的官员。曹操当时担任司空, 相当于丞相。司空司直,就等于是曹操身边的亲信了。 过了不久,曹操给杜畿任命了重要的官职,“护羌校尉, 使持节,领西平太守”。 东汉末年复杂的政治军事形势,把河东郡推到了一个非 常重要而且敏感的战略位置。河东郡本属司隶校尉管辖,当 时的司隶校尉钟繇,是曹操的亲信,所以河东郡属于曹操的 势力范围。

并州刺史高干是袁绍的外甥,并州属于袁绍的势 力范围。而当时黄河西岸的关西地区,属于马腾韩遂的势力 范围。在曹操与袁绍争锋的时代,袁曹双方都想得到关西马 腾韩遂的支持。袁绍一方,要想与马腾韩遂势力接触,就必 须争夺河东郡。所以,并州刺史高干委派郭援为河东太守, 带兵进攻河东,试图赶走朝廷任命的河东太守王邑。钟繇争 取到了马腾韩遂的支持,率兵反击,杀了郭援,击退了袁绍 的部队,河东暂时安宁下来。 河东太守王邑,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好官,深得河东百姓 的爱戴。但他却不是曹操的亲信,心向朝廷,不一定事事都 听曹操的。曹操为了防止并州刺史高干的势力,向西与马腾 韩遂、向南与刘表接触,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河东郡的控制。 所以,尽管王邑深得民心,也必须把他调开,另派一位亲信 担任河东太守。曹操要求荀彧推荐一位像西汉萧何、东汉寇 恂那样能独当一面的人才,镇守河东。荀彧仍然推荐了杜畿, 说他“勇足以当大难,智能应变”。 当时,杜畿正在赴西平太 守的路上,曹操就派使者乘快马,把杜畿追回来,改道河东 就任太守。 艰难上任 汉朝的郡守,权力很大,等于是镇守一方的诸侯,原太 守王邑当然不愿意被征调离职,他采取了几套手段来对抗。

一方面,派了几千兵马,阻断黄河渡口,不让杜畿入境上任; 另一方面,派部下卫固和范先,分别去找钟繇谈判,表达民 意,要求把王邑留下来。王邑等人以为只要反映出民意,就 可以取消这次征调。钟繇理所当然地不会同意卫固和范先的 请求,反而严令王邑尽快交出印符,由杜畿接任。王邑一气 之下,自己带着印符,跑到许都找汉献帝讲理去了。 钟繇是很有手段的人,他请求曹操派夏侯惇的大兵,消 灭卫固和范先的部队,为杜畿的上任扫清障碍。杜畿这时说 了一段很有名的话,表达了他的爱民思想。他说:“河东郡有 三万户居民,大家都希望安居乐业,并不是都想跟着卫固作 乱。如果大兵入境,河东百姓就会被卫固胁迫,死战抵抗。 如果夏侯将军不能取胜,那河东这一带的局势就乱了,再也 无法控制;如果能够取胜,那么河东的百姓就会丧失殆尽。 现在卫固等人,并没有公开反对朝廷,只是打着老太守的旗 号拒绝新太守,并不敢真的杀害新太守。我不带兵马,单车 上任,他们不敢和朝廷翻脸,只能假意接受我。我在河东待 上一个多月,就能想办法制伏他们。”于是,杜畿不等大军到 来,自己绕道黄河郖津渡,进入河东境内,单车上任。 据《魏略》记载,河东郡掾卫固,与杜畿是老朋友,早 就认识,有几分情面在。

而中郎将范先,却和杜畿没有交情, 一见面,就动了杀害杜畿的念头。 范先对卫固说:“想当老虎,却害怕吃人肉,那算什么老 虎?现在不杀杜畿,必有后患。”卫固却犹豫不决。范先为了 警告、威胁杜畿,陆续杀害了郡主簿等三十几位下属官吏。 杜畿呢,此时一味地装孙子,唯唯诺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反应。卫固见杜畿软弱可欺,也就取消了杀心,对范先说: “杀了他,没有什么意义,反而会招来世人的唾骂,说我们杀 害长官。看样子,我们是能控制他的,还是留着吧。”范先同 意了,于是举行上任典礼,奉杜畿为河东太守。 杜畿为了 进一步麻痹卫固和范先,郑重地表态:“卫氏、范氏,是河东 的名门望族,郡里的大 小事务,全要仰仗你们二位,我只是坐享其成罢了。但 是,国家有国家的规矩,上下级的礼节不能废弃,有什么事, 大家要一起商量才是。”卫固和范先都表示同意,杜畿于是给 他们正式的任命,以卫固为都督,兼任郡丞和功曹;而全郡 三千多名将校士兵,全由中郎将范先统领。这等于是把全郡 的实权,全都给了卫固和范先。这两人放了心,便不再提防 杜畿能够有刀光剑影中保全性命,除了自己的智谋外,钟繇的外部支持也不可忽视。钟繇和夏侯惇即将到来的 大兵,使卫固和范先不敢在短期内向杜畿动手。

瓦解豪强 卫固、范先既然掌握了河东的实际权力,为了自己以后 的安全,也为了在乱世中有所作为,他们就必须扩大军队。 杜畿呢,不能公开反对,就用了一个阴损的招数,对卫固和 范先说:“如果你们想干大事,就必须争取民心,让百姓支持 你们。现在公开征兵,百姓们肯定认为快要打仗了,心里害 怕。兵还没有征到,百姓们就先逃亡了。不如动用钱财,不 动声色地,陆续招募士兵。百姓们谁想要钱,谁就来当兵。” 卫固、范先两个大家族,都是很有钱的,就同意了这个 办法。招兵时,各处的将校,为了多吃空饷,都大肆舞弊, 多报名,少招兵,乱哄哄地闹了几十天才停止。卫固和范先 花了许多钱,实际上没有征到多少兵。 接着,杜畿又给卫固出了一个歪主意,他说:“人都是最 顾家的,咱们手下这些将校掾吏,平时回不了家,心里都很 埋怨。不如给他们放放假,有事时再召集,也不会太困难。 这是团结人心的一个办法。”糊涂的卫固,为了收买人心,又 同意了。这样,卫固和范先的心腹爪牙,就被杜畿成功遣散 了。而杜畿本人,私下里又做了许多说服工作,悄悄团结了 一批支持自己的人。 不久,河东郡周边地区的战乱就开始了。白骑军地进攻 东垣,高干军进入濩泽。

各郡的情况都比较糟,上党郡,各 县长吏被杀;弘农郡,太守被囚禁。而在河东郡,卫固等人 准备起兵响应高干,但将校已散,匆忙之间召集不起来。太 守杜畿呢,知道各县会支持自己,便带领亲信数十骑,逃离 郡城,找了一处坚固的县城拒守。全郡各县吏民,纷纷向杜 畿那里集中,团结应变。几十天内,杜畿就召集了四千多人 马,实力雄厚。卫固和范先带着自己的兵,伙同高干和张晟 的部队,进攻杜畿,不能取胜,又跑到各县抢掠,也没有什 么收获。不久,曹操派的大兵到来,高干和张晟败走,卫固 和范先被杀。在杜畿的建议下,卫固和范先的党羽被曹操赦 免,回家各操旧业。河东郡的局势,就算是平定了。 河东郡没有经历太严重的战乱,早早地安定下来,人口、 财产损失都不大。杜畿便开始行使其太守的权力,带领百姓 恢复生产。 为政有道 杜畿的为政之道,结合了儒、道两家的特点寇恂简介,既宽惠爱 民,又清静无为。就以诉讼来说,他秉承孔子“必也无讼乎” 的观念,尽量地为百姓讲道理,做说服和调解工作,不厌其 烦,劝涉讼的百姓回家反思,寻求解决之道。如果不能服气, 可以再到官府,听太守讲道理。这样,就激发了百姓的良知, 父老们都自责道:“有这样爱民的好太守,我们为什么不听他 的教诲呢?”于是,百姓之间的纠纷、诉讼越来越少,社会也 安定了。

(史书记载一般都简略,杜畿的这种息讼方法,应 当主要用于一般的民事诉讼。汉朝和曹魏,法令都很严峻, 对于杀人放火强奸抢劫等恶性刑事案件,自然另有一套凌厉 手段的。) 杜畿经常到下属各县巡视,发现有孝子、贞妇、顺孙, 就下令免除他们的徭役,鼓励他们好好劳动,好好生活。 在农业生产方面,杜畿督促百姓,努力耕织,多养牛马。 就连养鸡养猪养狗这些小事,杜畿都非常关心,定有章程。 河东郡的经济,很快就搞上去了,百姓们辛勤务农,丰衣足 食,官府也积蓄了大量的粮草。 解决了吃饭问题,杜畿又开始提倡教育。因为处在乱世, 军事不可不讲,他就在冬天农闲时, 召集青壮年男子搞军训。另外又开设学校,亲自担任教 授,传授儒家经典,在全郡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社会风 气有了很大的转变。河东有一位名儒叫乐详,曾经协助杜畿 搞教育。后来,杜畿把乐详推荐到朝廷,担任博士。许多年 后,河东郡的儒士特别多,人们认为,这都是杜畿教化的结 关西的韩遂、马超作乱时,附近的弘农、冯翊各郡县,都有归附行为。而河东郡与韩遂马超的地盘相邻,百姓却没 有异心,仍然安居乐业。曹操驻军蒲坂,与敌军相持多日, 军粮全由河东一郡供应。等曹操削平叛乱,得胜班师时,河 东郡积蓄的粮食还剩余二十多万斛。

曹操非常激动,下令表 彰杜畿:“河东太守杜畿,孔子所谓‘禹,吾无间然矣’。增秩 中二千石。” 曹操征汉中张鲁时,从河东调发五千名民夫运 粮,民夫在路上自相劝勉:“人生有一死,不可负我府君!” 在千里运粮,艰苦转战中,五千名民夫没有一人逃亡。 后来,曹操表彰道:“昔萧何定关中,寇恂平河内,卿有 其功,间将授卿以纳言之职;顾念河东吾股肱郡,充实之所, 足以制天下,故且烦卿卧镇之。” 当时杜畿不仅爱民如子,为政有道,而且不避权贵,品 德高尚。平虏将军刘勋,是曹操的亲信,朝廷大员没有人不 怕他、不趋奉他的。刘勋知道河东富足,又盛产大枣,就写 信叫杜畿给他送些枣子,杜畿再回信中婉言拒绝。后来,刘 勋谋反被诛,家也被抄了,曹操看到了杜畿给刘勋的回信, 感叹道:“杜畿可谓‘不媚于灶’者也。”(“不媚于灶”典故出于 《论语》,指不阿谀权贵。) 天下战乱,人口稀少,妇女便成了重要的资源。魏国曾 经下令,要求各郡征集寡妇,分派到妇女少的地区,婚配生 育。各郡的太守们,为了在皇帝面前表现政绩,就想尽量多 地征集本地寡妇。有些寡妇已经再婚了,他们也要把人家拆 散。一时间,妇女们背井离乡,怨声载道。杜畿在河东,也 必须遵守朝廷的法令,但他只征集那些真正的寡妇,所以每 年都送得很少。

后来,杜畿升官到朝廷,赵俨继任河东太守, 送的寡妇一下子就多了起来,魏文帝曹丕责问杜畿:“以前你 送得那么少,我还以为河东没有寡妇。现在为什么又多了起 来?”杜畿正颜厉色回答道:“我以前征集的寡妇,都是死人 妻。现在赵俨征集的,都是活人妻!”曹丕和周围的人一听, 脸色都变了。 一世清名 杜畿在河东郡,共当了十六年太守,史书评价其政绩为 “常为天下最”。 曹操被封为魏王后,曾经任命杜畿为尚书,但因为河东 郡位置重要,仍然命杜畿回任河东太守。曹丕继任魏王后, 给杜畿赐爵关内侯,又拜为尚书。曹丕称帝后,杜畿进封为 丰乐亭侯,邑百户,任司隶校尉,后来又升为尚书仆射。曹 丕出征时,杜畿常留守京师,算是曹魏的重臣了。有一年, 曹丕命令杜畿监造御楼船。造成之后,杜畿亲自到陶河试船, 不幸遇到风暴,溺水而亡,时年六十二岁。曹丕非常悲伤, 历史评价荀彧:“杜畿其人也。“畿勇足以当大难,智能应变,其 曹操:“河东太守杜畿,孔子所谓‘禹,吾无闲然矣’。”“昔萧何定关中,寇恂平河内,卿有其功,闲将授卿以纳言之职; 顾念河东吾股肱郡,充实之所,足以制天下,故且烦卿卧镇 《魏略》:”博士乐详,由畿而升。至今河东特多儒者,则畿之由矣。

”“杜畿为太守,亦甚好学,署(乐)详文学祭 酒,使教后进,于是河东学业大兴。” 《彧别传》:“戏志才、郭嘉等有负俗之讥,杜畿简傲少 文,皆以智策举之,终各显名。” 假节,犹不去郡,或还不易方,此亦古人苟善其事,虽没世不徙官之义也。” 卢弼:“文聘在江夏数十年;杜畿在河东十,在并州、冀州二十余年;吕虔在泰山十数年。皆久于其任,当时信任郡 守、刺史如此。” 《荀彧简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