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国文化史冯天瑜答案 中国古代文化中心为什么会出现南移??

火烧 2022-08-10 01:51:51 1083
中国古代文化中心为什么会出现南移?? 首先,文化的发展取决于经济的繁荣,也就是说,经济决定文化,而且文化对于它的决定因素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所以文化中心的南移实际上就是经济中心的南移动,当然两者间可能

中国古代文化中心为什么会出现南移??  

首先,文化的发展取决于经济的繁荣,也就是说,经济决定文化,而且文化对于它的决定因素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

所以文化中心的南移实际上就是经济中心的南移动,当然两者间可能有时间差。

同理,经济则是靠地理环境来决定的,当然社会的发展和其他人为因素也会影响地理环境。

其次,古代中国经济文化的地域发展和中心的迁移并非是一个单向的持续性的发展,而是一次否定之否定的过程,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经历了数次南北东西间的互换。

具体的某一次迁移,具体到你的问题,某一次南向的迁移都有它的偶然性或者说具体的原因,有地理因素和经济因素间的博弈,也有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间的博弈,或说动力与惯性间的博弈,但正真起作用的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一些偶然性或者偶然事件的主导因素都依靠这看不见的本质原因把偶然变成了历史,把孤立的历史事件和某些人的主观决断变成了一个历史进程的趋势。

再次,我们应该可以看到,尽管经济文化中心的迁移反反复复(有时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还会对立而不重叠),但就整个古代历史,总体的趋势是由北向南,由中(西)向东,结合近现代,两者可以合并为由陆(西、北)及海(东、南)。

其中,第一次大规模的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发生在永嘉之乱之后,东晋王朝的建立,而南方经济文化地位的确立却是在经历安史之乱和五代之后的宋朝;由中西部到东部的变化则显得缓慢和晦涩不明,只有经历了近代中国的发展后再回头望去,线路才变得依稀可循,这里看到的是都城一步步的东移。

那么为什么有这样的趋势呢?既然在前面说道,地理环境可以决定经济发展,那么又是如何起作用的呢?这是我们最后要讨论的问题。

地理环境可以分为两个大的组成,一个是自然环境,另一个是人文环境——也就是人对自然的影响与改造,下面将分别讨论。

先说自然环境,这个部份,显然最重要的是地形气候和土壤河川,它们共同决定了植被生态(后者当然也会反作用于前者)。

经济中心的南迁更多的这方面的因素,其他因素大多是围绕它而展开的,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根据中科院物候所的研究中国所处地域内,年平均温度的变化从中国文明诞生时到目前,总的趋势是在下降,那么显然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农业经济占主导的中国,南方的优势就是决定性的了。

另外,在这个震荡下降的过程中,几个阈值点也很有趣,截至目前,温度最低值出现在南宋初年,另外南宋末年和元末也是很接近最低值的极值点,之后温度开始上升,但目前的平均气温只相当于五代中期,尚不足盛唐时期的温度——这也是为什么杨贵妃能吃到产自成都平原的荔枝,而目前三峡地带的老荔枝树开花都是件稀罕事,宋末蒙宋的对决和明初定都南京,气候的影响虽然只是最幕后的一只手但也是一个很有趣的切入点。

同时,由于南方气温也在下降,原有的缺点——瘴疠和湖沼也变得可以控制起来。

2.完善的植被和充裕的水资源也是南方的优势,北方由于长期的农业开发,植被破坏严重,风沙严重,土壤墒情(降水的影响)和积温的双重打击使得即使和平年代,北方的农业产量也渐渐低于南方。

3.地形土壤河川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北方的优点在于,排水通畅(加上气候因素的阳光充足)、土壤松软易耕植、交通便利,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气候变化,这些都不再是决定性的因素,然而北方地形上的开放(不包含早期的关中和三晋)使得军事防御能力较差。

而反观南方,无风沙的害处,洪水变得可以控制,同时充裕的地表径流汇聚成了以长江为代表的大江河,成为战时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天堑。

总的来说,这些因素造成了,南方可以在耕地相同的情况下,容纳养活比北方多的多的非农业人口,要知道,正是这些人在积累和记录和承载文化(我没说文明是由统治阶级创造的)。

当然,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也由人的因素,其实上文也提到了一部分,就是北方容易遭受游牧民族的袭扰,再加上早期的政治中心集中与北方,文明内部的纷争也导致经济的发展,从而毁坏文化发展的根基,同时,生产力的发展这一人的因素也促使一些南方经济发展的劣势变得不再重要。

中国文化史冯天瑜答案 中国古代文化中心为什么会出现南移??

至于为什么说人文环境在经济文化中心南移中只起到辅助作用,是因为实际上,人文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和自然环境不同,它可以说是单向持续性,它只是在不断的为自自然环境影响经济和文明发展提供不同的方式和契机而已。

比如在这里,虽然频繁的战争破坏了北方的农业经济基础,但却间接为北方土地的休养生息,北方人文环境的重建和民族的融合提供了一种激烈的方式,历史上每次大一统王朝的建立,北方经济文化的恢复速度都是惊人的,但为什么数次的进退起伏后,最终仍然是南方胜出了呢?历史是给过北方机会的,可见经济文化的南迁更多的是自然因素。

再简单说说比较含混的经济文化的东移。

这是一个由山岭谷地往河泽平原发展的进程,这里,人力和自然资源流通的便利性和军事防御的矛盾和博弈是决定性的,前者是文明发展的正因子,而后者是文明发展的风险因子,最终调节两者间关系的是一个人为因素,就是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说,由西向东以及近现代的由陆及海,则是人文环境起了主导作用,使得中国的文明进程走出了原来近乎封闭的经济和文化模式。

另一个题外话是,上文并非在制造或者宣扬地理决定论,我所强调的地理环境对经济文化的决定,是说地理环境在文明发展差异上的影响和决定性,不是决定文明发展本质规律而是决定人类发展本质规律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中实现的方式和独特的特点,因此我们才能开到各种不同的文明进程和不同的地域文化。

当然,自然环境对经济文化地域发展的差异影响,随着人改造自然能力的大幅度提升而不断减小,直到消失(自然环境将以另外的方式制约经济文化的发展,此处略),这也为目前中国将政治文化中心置于北方,而现阶段经济中心仍集中于南方的情况下,保持文明内部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一个基础。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