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县报京乡 镇远县的历史沿革
镇远县的历史沿革
镇远从春秋开始即有建置,秦属黔中郡。
汉属陵郡,无阳县地,隶荆州。
唐代,置梓姜县,属奖州龙溪郡,武后长安四年(704年),割沅州夜郎、渭溪二县置沅州,开元十三年(725年),改名鹤州。
二十年(732年),改称奖州,领峨山(岑巩)、渭溪(玉屏)、梓姜(镇远)三县。
宋大观元年(1107年),置安夷县,属思州,宣和四年(1122年),废安夷县作堡,隶黔州。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镇远沿边溪洞招讨使司,属思州军民安抚司.三十年(1283年),改置镇远军民总管府,以田氏为总管,沿中河山,隶湖广行省,旋改隶思州宣慰。
同时置附郭镇安县,旋改曰安夷县。
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置镇远沿边溪洞招讨使司,属思南宣慰司。
四年(1371年),降镇远府为镇远州。
五年六月十三日(1372年6月13日),改隶属湖广行省。
二十年(1387年),思南宣慰司治迁至此。
二十二年(1389年),思南宣慰司迁治于水德江,镇远州另置镇远卫,隶湖广都司。
同年,设镇远卫,隶湖广都司。
永乐十一年(1413年),废思州、思南二宣慰司,分其地置镇远府,与州同治,隶贵州布政使司。
十二年三月,以镇远溪洞金容金达长官属镇远州。

正统三年(1438年)五月,省州入府,与镇远卫同城。
弘治十一年(1498年),改蛮夷长官司为镇远县。
设流官,属府附郭,正德年间,知府程始建城。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一月,镇远卫改隶贵州都司。
三十一年(1603年)隶湖广都司。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裁卫入县,三十八年(1699年)移县治于卫城,府县分治。
雍正十年(1732年)其改县丞一员,驻邛水,称邛水县丞。
宣统元年(1909年)县并入府。
青溪县建置:元代糸青溪大坪蛮地,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始建青浪卫,隶湖广都司,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改隶贵州都司,三十一年(1603年)还隶湖广。
清康时裁都司,隶辰州府,雍正五年(1727年),改卫设青溪县,隶思州府。
民国二年(1913年)青溪县隶贵东道,民国三十年(1941年)载青溪县,其西部辖地并入镇远县,东部并入天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