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滇缅路工人 在重开滇缅路之后,中英双方的合作为何又陷入僵局?

火烧 2022-06-25 14:57:32 1048
在重开滇缅路之后,中英双方的合作为何又陷入僵局? 本文作者张宪文,蜚声国际的中国近代史泰斗,南京大学荣誉资深教授,季我努学社荣誉社长,季我努沙龙讲演嘉宾。 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同盟成立,英日实际
滇缅路工人 在重开滇缅路之后,中英双方的合作为何又陷入僵局?

在重开滇缅路之后,中英双方的合作为何又陷入僵局?  

本文作者张宪文,蜚声国际的中国近代史泰斗,南京大学荣誉资深教授,季我努学社荣誉社长,季我努沙龙讲演嘉宾。 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同盟成立,英日实际上成为敌对国家,英国的对日态度受美国影响而趋向强硬,中英关系也有好转。 中方一直为争取重开滇缅路而努力,蒋介石在致英国首相丘吉尔的电报中请求:“为贵我两方利益计,从速恢复缅甸运输路线。” 10月3日,驻英大使郭泰祺正式向丘吉尔提出重开滇缅路的请求,并希望能改善滇缅公路的运输条件、扩大运量,着手筹备修筑滇缅铁路。丘吉尔同意重开滇缅公路,也愿协商中方的其他要求。10月17日,滇缅路重新开放。 丘吉尔 为加强管理、提高运量,英方建议成立中缅混合委员会,管理滇缅路的一切运输。在中英美三方共同努力之下,滇缅路的路况大有好转,运量成倍增加,1941年元月运量为4000吨,至11月增为15000吨。所运入的物资虽难以满足抗战之需,然亦可稍解燃眉之急,对抗日军民的人心士气有激励作用。中英双方还曾开始滇缅铁路的筹建工作,后因日军侵占缅甸,整个计划遂告中止。 重开滇缅路 重开滇缅路后,中英间联系趋向密切。1940年10月至1941年5月间,蒋介石与英国驻华大使卡尔等举行了12次以上的会谈,详细讨论两国军事合作事宜,恳请英国予以经济、军事援助。多次讨论,加深了互相了解,可实际成果却相当有限。 蒋介石 在军事合作及军援方面,英国同意派现役的戴尼斯少将来华,“名义上为使馆陆军参赞,实则与贵国(中国)参谋本部取得密切联络”,研究双方军事合作的“妥善方法”。戴尼斯抵重庆后,蒋介石和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商震等多次与之会谈,协商军事合作具体方案,中方所提的要求包括军火援助、转售飞机、派遣空军志愿队来华、英国驻新加坡和马来亚的空军直接支援中国战场、两国共同防御云南和新加坡等;英方则热衷于要求中国战场全面反攻,使日军无力南侵,为此英方愿派军官来华帮助训练15支游击队,扰乱日军后方。1941年6月英国同意将美国所售144架Vultee(伏尔特)型飞机转售给中国。对中国方面的其他要求,英方要么以英日尚未开战,要么以英国也已深陷战争,人物皆乏为由,予以婉拒。 双方争执最久的是关于军事合作正式实施的时间。中方希望军事合作应以日本攻击云南或新加坡为起点,理由是“如果昆明被敌占领,则中英合作路线必被截断,再无合作可言”。如英空军协防云南,则日军无力再攻新加坡,“而远东之英属(地)乃安全确保矣”。戴尼斯则受其政府训令,坚持合作只能在英日宣战(即日军进攻新加坡之后)才能开始,日军若在此之前攻云南,英国必采取避战态度,“仍守中立”。 张宪文等:《中国抗日战争史·第三卷》,2016年版。 编辑: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浙江大学近现代史硕士生萧宸轩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