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上朱祁镇和朱祁钰 第九章 明军是这样强大的
第九章 明军是这样强大的 不管穿越到哪个朝代,在穿越内容的选择上,永远都有一个既充满诱惑力,却同样有充满高风险的选项——穿越成一个军人,成为战无不胜,横扫沙场的将军。 gt gt 这个选项的
第九章 明军是这样强大的

不管穿越到哪个朝代,在穿越内容的选择上,永远都有一个既充满诱惑力,却同样有充满高风险的选项——穿越成一个军人,成为战无不胜,横扫沙场的将军。> > 这个选项的诱惑力,从来都是不分朝代的。无论对于普通的历史爱好者,还是热度极高的军事发烧友,历代王朝的内外战争,从来都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开疆 拓土的荣光,铁马金戈的碰撞,横刀立马的威猛,更素来都是吸引眼球的。无论是传统的戏曲评书演义小说,还是今天或正说或戏说的各类影视历史剧,甚至于各类 丰富多彩的网络游戏或单机游戏,战争题材也永远都是吸引关注度,乃至拉动票房的不二选择。至于一代代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其壮怀激烈的人生,跌宕起伏的往 事,以及无数次悲壮战斗中迸发出的铁血精神,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壮烈家国情怀,更令现代无数热血青年喟叹感慨,乃至心驰神往。如果穿越可以选择,一定有不少 朋友愿意体验一把。> > 但这个体验,风险度也是非常高的,甚至在穿越的诸多选项中,它可以说是最为高危的一个:首先是安全性差,打仗不是 闹着玩的,那是真刀真枪上战场拼命,一不留神就可能没命。倘若打了败仗,就算能侥幸从战场上捡回条命,战后追究责任,照样逃不过一刀。然后是技术含量高, 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打胜仗从来都是不容易的,外部条件上,要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照顾,自身本事也要过硬,不止要有体力武艺和机灵的脑瓜,也不止要鼓士气 搏性命耍阴谋诡计,单说带兵就是麻烦事,领着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出去打仗,一路上都是操不完的心,吃喝拉撒样样都要过问,且不论打仗胜败,就算碰不到敌 人,把一支军队平安带回来都不容易。最要命的是,就算打了胜仗,却很可能更难混,“树大招风”这个成语,将军们绝对是受害的最高危群体,打了胜仗你就成了 众矢之的,一言一行都有人盯着,一举一动也很可能有领导怀疑着,碰上重文轻武甚至“以文制武”的朝代,你很可能就被“制”了,而碰上重视武功的朝代,你战 功越大,就越功高震主,一不留神就会让领导给灭了。所以穿越成一个将军,在无限风光的背后,却是无数危机涌动的暗流。从打胜仗到在官场平步青云,最后寻个 善终,样样都需要小心谨慎,一不留神就踩入陷阱。可以说,在每个封建时代,做一个成功的将军绝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既要有能耐,也要有心机,更要有正确的 性格,这是对一个人智力体能,心术权谋的综合性考验,有一条不合格,就很可能是身败名裂的下场。历代诸多名将蒙冤的悲剧,就是这样酿成。> > 当将军的技术含量如此高,因此也可以确定,如果一个人没有经过任何的准备,没有受过任何的磨练,直接一步到位,穿越到古代做了将军。那么凶多吉少是一定 的。事实上,历朝历代,也没有一个将军是天生而成的,所谓要想人前显贵,需得人后受罪。每一个名将扬名立万,战无不胜的显贵背后,都是一连串受不完的罪, 在历经无数次艰辛的磨练,乃至生死的考验之后,在承受了心灵无数次打击痛苦,最终大彻大悟后,才有了彪炳史册的风光。即使作为一个现代人穿越回去,要享受 做将军的显贵,也必须要受当将军的罪。> > 那么具体到穿越回明朝,做一个成功的将军,究竟要受哪些罪呢?要了解这个,我们不妨先认识一下,明朝军队,是个啥样的光景。> > 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汉唐是两个公认武功强盛的王朝,比起汉朝横扫匈奴的威武,大唐战无不胜的风光,大明军队,在史料的纪录中,貌似是相对低调的。事实上,低调只是表面现象,低调的明军,是一支威武之师,光荣之师。对比明军的发展历程,这绝不是溢美之词。> > 明军开国的起点是非常高的,甚至说对比之前其他历代封建王朝,明军在大明开国战争中所遭遇到的对手,是极其强大的。他所战胜的,是在中世纪曾横扫欧亚的 世界最强骑兵——蒙古骑兵。而且它还完成了两个奇迹:第一,他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支以农民起义军的身份脱胎而来,最终完成改朝换代大业的军 队。第二,他完成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一件空前的壮举,第一次以由南向北的形式北伐成功,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大业。这两件事,更是绝对的高难度动作。> > 完成这样一个高难度动作的明军,也并非先天就这样强大,相反也是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默默积累实力,最终在元末农民战争中破茧而出,啸傲四海。元末天下大 乱,四方起义四起,按照评书里的说法,就是“十八路反元”,这其中最重要的反元起义军,就是南方“红巾军”,明朝皇帝,最早也是红巾军的一员,他一 开始投奔濠州红巾军领袖郭子兴,虽然郭子兴很赏识他,并把养女马氏(明朝开国第一任皇后马皇后)嫁给了他,但他始终得不到信任,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元朝 至正十三年(1353年)六月,二十五岁的朱元璋以红巾军将领的身份,回到家乡安徽凤阳募兵。这次募兵一共招募来七百多名青壮。看似人数不多,但在历史上 却有重要意义——如果朱元璋回乡募兵的日期,在历史上有精确到哪一天的纪录的话,那么这一天绝对可以算作大明王朝的“建军节”,后来那支打下大明王朝江山 的那支雄狮,正是以这支七百人的小部队为基础成长起来。而后来诸多横扫天下的大明名将,诸如,常遇春等名垂青史的军事家,都是出自这支队伍。甚至这支 队伍里的许多小兵,诸如郭英等人,在明朝开国战争中也节节立功,飞黄腾达。可以说,如果我们穿越到元末明初当兵,恰好正“穿越”进这支部队,那么最终的 “发迹率”,可以说是相当高的。> > 然而“发迹率”大,风险性也格外大,当时的朱元璋并不受红巾军信任,相反处处受气,带兵打仗更是要啥 不给啥,粮草军械都要自己想办法。他招来的兵,也大多都是没打过仗的新手,就算徐达,常遇春这些后来横扫沙场的名将,在当时也都可以算是军事菜鸟。这七百 人人,说不好听了就是乌合之众,拉出去打仗,胜败不好说,伤亡惨重却是肯定的。后来朱元璋带着这支军队打了几仗,地位也节节攀升,但也继续在红巾军内部受 挤兑。不得已转战定远,这支七百人的队伍中,他挑选了二十四名亲信随行,这二十四人,就构成了大明开国将领的雏形阵容:徐达,常遇春,用,郭英等后来 的名将都在其中。至于其他人,后来在史料中都销声匿迹,也就是说,如果穿越进入这七百人,想要最终建功立业,就必须在朱元璋转战定远时被选中,成为二十四 名亲信之一。之后朱元璋带着这二十四人招兵买马,在老领导郭子兴过世时,他已经有了数万军马,坐拥和州,定远等地盘,并趁元王朝麻痹大意的机会攻克了南 京。大明王朝后来争雄天下的本钱,就这样打下来了。
很赞哦! (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