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幼儿园礼仪谢谢不客气 关于礼仪的事例谢谢

火烧 2021-10-22 06:55:24 1059
关于礼仪的事例谢谢 重视礼仪的事例:1、程门立雪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 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程颢(1032—1085)、程颐(1

关于礼仪的事例谢谢  

重视礼仪的事例:

1、程门立雪

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

中了 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 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

他们的学说为后 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 4 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

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

一天,大雪 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1123 年) 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

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 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

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 满了雪。

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

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 的尊师典范。

2、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

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 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 想给它洗个澡。

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

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

缅伯高急 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

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 吧。

”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

唐太宗见 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

诗曰:“天鹅贡唐朝, 山高路途遥。

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

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

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 毛。

”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

幼儿园礼仪谢谢不客气 关于礼仪的事例谢谢

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

今天,人们用“千 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3、杨香扼虎救亲

杨香扼虎救亲是一个中华传统礼仪故事。

杨香是一个十四岁的女孩。

有一天,她跟着 父亲杨丰到田间去收割庄稼。

两人刚走到半路上,突然跃出一只大老虎,咬住杨香的父亲便 往回跑。

当时杨香手无寸铁,但她临危不惧,一心只想着被老虎拖走的父亲,而把自己的生 死臵之度外。

她拼命奔上去,抓住老虎的脖子便往死里掐。

起初,老虎用力反扑,可杨香硬 不松手,老虎渐渐元气大泄,磨着牙齿,终于断了气。

杨香的父亲终于脱离了险境,免于老 虎的伤害。

后人为赞扬杨香写文记曰:杨香,年十四岁。

随父丰往田中获粟,父为虎曳去。

时香手无寸铁,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

踊跃向前,扼持虎颈,虎磨牙而逝,父因得免于害。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