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津威只发贵州 贵州发耳在那里啊
贵州发耳在那里啊
贵州水城发耳乡地理位置 发耳乡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呈锅底形,山脉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接杨梅、玉舍,北邻都格,南接新街,北抵鸡场,距市中心76公里,全年气候温热,雨量偏低,年降水量1100-1200mm,平均海拔1200米,年降雨量为1100-12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25℃,属低热河谷地带,有“天然温室”之称。
总面积104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3315亩,其中水田面积11866亩,旱地11149亩,宜林荒山8000亩。
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粘土。
其中以煤储量最大,目前已探明19亿余吨。
主要分布在湾子沿北盘江边,煤质较好,煤的灰粉一般在14%,粘吸指数为50,发热量6500卡。
历史文化 发耳,原名龟集,是一片古老而文明的土地,历史悠久。
许多年前,因北盘江边常有成群的乌龟聚集在一起而得名。
清王朝康熙三年三月,吴三桂率三万大军从龟集一路烧抢杀打入水城,安兴义和大批水城彝民被困在山中。
因没有锅做饭菜,便取来瓦片架在火上用生菜油烤烙土豆及其他荤素野菜等食物充饥。
不料这竟成了一道美味沿袭下来,形成了现在的“水城烙锅”。
国民党统治时期,刘应忠任乡长后而更名为应忠乡。
当时,由于交通闭塞,医疗条件落后,各种疾病盛行,气候炎热,吸毒、贩毒、种毒极为严重。
因此,人称“龟集三个屯,十人来了九人困,来时骑大马,去时拄拐棍”。
1948年,柴爱国带游击队与国民党土匪战于妥倮大洞,涉及到马龙、拖坡、湾子一带。
1950年6月,水城县解放,建立应忠乡,陆光华任政委。

1954年5月成立应忠区公所(水城县第七区),下辖发耳、梓椅、丫口、马龙、都格、龙井、妥倮、安居、鸡场、湾子、营街11个公社。
1984年7月更名为发耳区公所。
1992年,建、并、撤后,建立发耳乡,辖原发耳、梓椅、湾子、营街4个公社及丫口公社河坝、杨家屯、白岩脚村。
所辖乡镇为:发耳、都格、马龙、龙井、妥倮、湾子、安居、鸡场、垭口、梓椅、营街等十一个乡,1992年,建、并、撤后,建立了发耳乡。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发耳乡共15个行政村,即:发耳、大寨、马口、营昌、河坝、木角寨、江西、店子、新联、新光、新龙、民主、跃进、梓椅、先进,174个村民组,常住户10658户,常住人口36428人,其中城镇非农业人口766人,流进人口4000余人。
乡内主要居住民族有汉族、布依族、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占全乡总人口的45%,是个多民族杂居的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