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企业所得税利润总额与利润表 上季度企业季度申报表中的利润总额写错了,如何更改利润总额是不是包含了加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后的利

火烧 2021-08-30 04:03:04 1060
上季度企业季度申报表中的利润总额写错了,如何更改利润总额是不是包含了加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后的利 上季度企业季度申报表中的利润总额写错了,如何更改利润总额是不是包含了加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后的利不

上季度企业季度申报表中的利润总额写错了,如何更改利润总额是不是包含了加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后的利  

上季度企业季度申报表中的利润总额写错了,如何更改利润总额是不是包含了加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后的利

不用管,只要本季申报正确就行。
是包含了加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后的利润

希望工程捐款打入营业外支出.对利润总额有无影响

是营业外收入,会对利润产生一定的影响
捐款放入营业外收入,利润总额就为9万元

申报表的营业成本和利润总额如何填报

答复: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等报表的通知》(国税函[2008]44号)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申报表(A类)第3行营业成本,填报企业按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成本,不包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第4行利润总额填报企业按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但房地产开发企业按本期取得预售收入计算出的预计利润也填在此行。

某公司2008年6月份利润表的“本期金额”栏中,营业外收入为123600元,营业外支出为152300元,

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利润总额+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
=-106800+152300-123600
=-78100(元)
希望对你有帮助。

18年营业收入284500.81,营业成本243400.98。利润总额25459.37第一季度交了

问题不全,请补充
企业所得税预交申报的大概计算方式如下:
你每个月末(如果季度预缴的话就是季末)要出财务报表,其中的利润表上有一个本年累计数,你看本年累计的利润,假如你第一季度利润末本年利润累计为A,那么你这时候就要预缴A*25*%的企业所得税,第二季度还是看利润表,假如你的利润表利润累计额小于A*(为B),那么你这个月就不要交所得税,如果高于A,那就要补交(B-A)*0.25的企业所得税,第三和第四季度依此类推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A类 的25%是怎么算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总额及以下的累计金额怎么填?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
填报说明
一、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方式申报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的非居民纳税人在月(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使用。
二、本表表头专案:
1、“税款所属期间”:纳税人填写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
企业年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填写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季度的最后一日,自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15位)。
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登记证中的纳税人全称。
三、各列的填报
1、“据实预缴”的纳税人第2行-第9行:填报“本期金额”列,资料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填报“累计金额”列,资料为纳税人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季度(或月份)最后一日的累计数。纳税人当期应补(退)所得税额为“累计金额”列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的资料。
2、“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第11行至14行及“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第16行:填报表内第11行至第14行、第16行“本期金额”列,资料为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
四、各行的填报
本表结构分为两部分:
1、第一部分为第1行至第16行,纳税人根据自身的预缴申报方式分别填报,包括非居民企业设立的分支机构:实行据实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至9行;实行按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1至14行;实行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6行。
2、第二部分为第17行至第22行,由实行汇总纳税的总机构在填报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填报第18至20行;分支机构填报第20至22行。
五、具体专案填报说明:
1、第2行“营业收入”: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收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收入填报。
2、第3行“营业成本”: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成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成本(费用)填报。
3、第4行“利润总额”: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其中包括从事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在本行填写按本期取得预售收入计算出的预计利润等。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比照填报。
4、第5行“税率(25%)”: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5、第6行“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出的当期应纳所得税额。第6行=第4行×第5行,且第6行≥0。
6、第7行“减免所得税额”:填报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包括享受减免税优惠过渡期的税收优惠、小型微利企业优惠、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及经税务机关审批或备案的其他减免税优惠。 第7行≤第6行。
7、第8行“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累计已预缴的企业所得税税额,“本期金额”列不填。
8、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填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本次应补(退)预缴所得税额。第9行=第6行-第7行-第8行,且第9行<0时,填0, “本期金额”列不填。
9、第11行“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填报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本行不包括纳税人的境外所得。
10、第12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所得额”:填报纳税人依据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按季预缴企业:第12行=第11行×1/4
按月预缴企业:第12行=第11行×1/12
11、第13行“税率(25%)”: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12、第14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的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第14行=第12行×第13行
13、第16行“本月(季)确定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依据税务机关认定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出的本月(季)应缴纳所得税额。
14、第18行“总机构应分摊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9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
(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4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
(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6行×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25%
15、第19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9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
(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4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
(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6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25%
16、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1)据实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9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
(2)按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季度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4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
(3)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
第16行×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50%
(分支机构本行填报总机构申报的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
17、第21行“分配比例”:填报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依据《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分配表》中确定的分配比例。
18、第22行“分配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依据当期总机构申报表中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本表第21行“分配比例”的数额。

企业季度所得税申报表中如果去年利润总额为负数那么今年第一季度利润总额填列要不要加上去年的亏损呢

不能加上年亏损,只有在今年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时候才能考虑补亏的问题。

企业所得税利润总额与利润表 上季度企业季度申报表中的利润总额写错了,如何更改利润总额是不是包含了加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后的利

在计算利润总额时生产成本计算在哪?营业外支出里吗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生产成本是资产类科目,所以计算利润总额时,无需计算。

求会计利润总额为什么不减掉购买固定资产的支出?固定资产不是营业外支出么

首先,国家有规定,购入的固定资产不能一次性的冲减利润,但可以分期冲减。不同的资产冲减的年度也不同,打个比方吧:你购买了某种资产是12万元,按国家规格这种资产是10年冲减完。这里不考虑残值率的问题啊!那么每年折旧就是1.2万元,每个月就是1000元,也就是说,你每个月只能提出1000元来冲减你的利润,直到10年后冲减完。
这个冲减在财务上叫折旧,资产的使用年限是国家规定的,不能你想定多少就是多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