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近代民族曲折发展的历程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火烧 2021-11-27 11:34:36 1182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一、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鸦片战争后,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清政府充分认识到洋枪洋炮的威力,洋务派创办了第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一、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鸦片战争后,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清政府充分认识到洋枪洋炮的威力,洋务派创办了第一批军事工业,后又利用“官督商办”的方式创办了一批民用企业。

在外商刺激和洋务派示范下,一些民间经营的近代工业开始出现,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兴起。

 

二、初步发展(19世纪末)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19世纪末,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维新派发动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革命派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

三、短暂繁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1912―1919)

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战后的数年是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的时期,主要是轻工业中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

此外,火柴、毛纺织、榨油、造纸、玻璃等轻工业,都有一定的发展。

艰难发展的重工业,在这个期间,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号称近世商人的“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新式企业的发展与洋务运动以及清末新政时期有着不同的特征。

后者是以国家资本主义为主,重点是发展重工业;而前者则是以私人资本为主,侧重于发展轻工业。

轻工业的发展以棉纺织业和面粉业最为成功。

民族资本的轻工业门类渐趋齐全,应当说也是“黄金时代”的一个表象。

四、日益萎缩:(1927-1937-1945-1946-1949)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由于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的压迫,中国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在沦陷区的野蛮掠夺,四大家族在国统区加强对工业的垄断,尤其是钢铁工业的官僚资本占有明显优势,中国民族工业遭到破产。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为了进行内战,空前出卖国家主权。

1946年11月,国民党同美国签订了所谓《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导致美国货充斥中国市场,民族工商业受到沉重打击。

扩展资料:

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近代民族曲折发展的历程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一、推动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西方列强侵华的客观影响:瓦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

政府政策的影响: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民族主义的驱使:民族危机的加深,激发了实业家“实业救国”的爱国热情,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有利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如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一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经济侵略等。

二、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主观因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自身的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客观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环境恶劣):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政局动荡(革命和战争不断):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近代工业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