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锤目 慘遭遊戲扭曲的冷兵器形象,巨劍堪比門板,鎚頭大過西瓜?
慘遭遊戲扭曲的冷兵器形象,巨劍堪比門板,鎚頭大過西瓜? 文案策劃、監製:袁載譽,文案:徐茂娜遊戲DNF 也叫地下城與勇士 里所有鬼劍士玩家的夢想——聖耀救贖巨劍。刀刃大體上是充滿了質感的寬刃巨劍,而劍
慘遭遊戲扭曲的冷兵器形象,巨劍堪比門板,鎚頭大過西瓜?

文案策劃、監製:袁載譽,文案:徐茂娜
遊戲DNF(也叫地下城與勇士)里所有鬼劍士玩家的夢想——聖耀救贖巨劍。刀刃大體上是充滿了質感的寬刃巨劍,而劍柄則是華麗的長劍柄,劍身之上還刻著繁複的花紋。
說是一把寬刃巨劍,但當和遊戲人物一對比,就好像門板那樣寬大。但其實,真實的巨劍沒有像門板這麼誇張,巨劍的形象,被遊戲給扭曲了。
真實的巨劍依舊還是劍
巨劍其實起源於中世紀,因為劍身很長的緣故,它可以在較遠距離裡面傷害到很多人,在文藝復興時期特別流行。古代歐洲戰場里,還配合盾牌成為了勇士們最喜歡的武器搭配。
在巨劍最先被發明出來的時候,它是因為有些笨重,而遭到了勇士們的嫌棄,在馬背上作戰的人們,為了靈活作戰,往往都拒絕使用這個又笨又重的大傢伙。
但是它再重始終是一把劍,若劍刃真的像遊戲那樣像門板,那就不是嫌棄了,可能沒有被生產出來的必要,而既然這個劍又成產出來,無疑證明了其實它是有使用空間的,是可以被使用的。
而巨劍演進方向,也不是向劍身越來越寬走,而是逐步變成了一種長而窄,劍頭尖銳的武器,乍一看,就像是閃電。
與此同時因為它尖尖的劍頭,搭配相對常規劍更重、更堅硬的劍身,重點加壓下的每一次刺殺,都比普通劍更具有穿透力,可以用來破壞大部分的盾牌、盔甲,因而重劍在歐洲戰場,很長時間裡都是「破甲」利器。
瑞士國家博物館中,目前就有一批中世紀的主流型號巨劍,其中最短的是119厘米,也就是說,大概是一個將近10歲孩子的身高,但是,它的重量卻只有1.5公斤,可能還沒有中學生的書包重,且形狀是明顯的「針尖」狀,劍刃跟普通劍的寬度差不多。
可見真實的重劍說它長沒問題,說他寬、說他超重都是罔顧歷史的瞎說,目前DNF為代表的遊戲,把巨劍設計成門板寬,既不符合歷史事實,還有誤導大家對兵器概念的認知。
沒有比西瓜大的鎚子
巨劍被遊戲扭曲這種行為,在遊戲界可以說是常態了,不僅僅只要巨劍「遭殃」,我們所熟悉的《三國志》中的肥肥,他是一個小兵身份,使用的武器是一對雙錘。可能他的那雙錘,鎚頭比起西瓜,也大了不少。
而這跟真實的歷史可以說是相差甚遠,在歷史中,鎚子是我們古代的一種常見冷兵器,它根本不會有遊戲裡面這麼巨大。
用我們的小腦筋好好地想一想,如果真的這麼大,我們能揮舞自如嗎?
我們家裡工具箱的羊角錘,一般就是「8盎司」,約等於0.45斤,看著也就幾根手指母粗壯,可當我們多錘幾下釘子,手腕就會酸痛。
古代作為武器的鎚子,為了持續戰鬥力,顯然不會太大或者太重,從現存的武器圖譜可見,作為鎚子最核心的重量體現,鎚頭一般情況下只有一個成年男子拳頭大小,再大一些也不過是香瓜大小。
鎚子中的巨無霸,赫赫有名的少林銅錘,他全長就二尺五寸,約82厘米,且鎚頭僅僅只有八寸,約26厘米。
清朝年間綠營兵,裝備的短柄雙錘,更是錘長只有二尺,約66厘米,鎚頭僅重一斤多。
可見遊戲中拿著2個「大西瓜」揮舞的場景,是根本不可能的,是不符合史實的。
遠離娛樂至死的扭曲
巨劍像門板,鎚頭大過西瓜,遊戲以所謂的藝術加工手法,將歷史的真實武器,變得越來越誇張,甚至完全不尊重歷史。
對於這點,或許很多人會覺得這只是小事而已,何必斤斤計較,遊戲而已。
但是我們需要端正我們的態度,明確認真地說,遊戲去使用傳統武器,這本是一種文化的傳承,然而卻在全民狂歡的時代里起起伏伏,最後成了比門板高,比西瓜大的扭曲,踐踏著「文化」,給玩遊戲的人,錯誤的傳統文化引導。
真的不想,我們的孩子,走進博物館的時候,疑惑「這個鎚子怎麼這麼小」。
用娛樂的方式去傳承文化,是一件好事,寓教於樂嘛,但是我們要切記遠離娛樂至死的扭曲,那樣傳承下去的將是「謊言」。
參考資料:百科詞條「巨劍」、「錘」
很赞哦! (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