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为什么曾氏家谱不统一 清末曾氏家族有多牛?兄弟四人蔘軍,有兩人後來成了封疆大吏
清末曾氏家族有多牛?兄弟四人蔘軍,有兩人後來成了封疆大吏 在清末時期,漢人強勢崛起,出現了一大批手握重權的漢人大臣,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和張之洞;以上四人中,若單論權勢,無疑是李鴻
清末曾氏家族有多牛?兄弟四人蔘軍,有兩人後來成了封疆大吏

在清末時期,漢人強勢崛起,出現了一大批手握重權的漢人大臣,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和張之洞;以上四人中,若單論權勢,無疑是李鴻章最重,但是若論傳奇程度,曾國藩當居第一,李鴻章曾得他的提攜,左宗棠曾是他的部下,唯有張之洞沒什麼關係,但張之洞年輕了很多。
曾國藩出生普通耕讀家庭,兄妹九人,曾國藩為長子,下面有四位弟弟和四位妹妹;曾國藩的父親曾中過秀才,所以曾國藩自然也是踏上了科舉的道路,在28歲時成功登第,殿試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自此,他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之路,並成為軍機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門生。朝考列一等第三名,道光帝親拔為第二,選為翰林院庶吉士。
自此,曾國藩開始了他在官場上的傳奇生涯,十年七遷,連躍十級,步步升遷到二品官位。在此之際,正值太平天國崛起;公元1852年時,曾國藩因母喪歸家。當時清政府的正規軍早已腐朽不堪,因此,清政府屢次頒發獎勵團練的命令,力圖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裝來遏制太平軍勢力的發展,這就為曾國藩的湘軍的出現,提供了一個機會。
於是清政府就命令曾國藩和湖南巡撫張亮基辦理團練;借著清政府急於尋求力量鎮壓太平天國的時機,他因勢在其家鄉湖南一帶,依靠師徒、親戚、好友等複雜的人際關係,建立了一支地方團練,稱為湘勇,而且還獲准在衡州練兵,「凡槍炮刀錨之模式,帆檣槳櫓之位置,無不躬自演試,殫竭思力」,並派人赴廣東購買西洋火炮,籌建水師。
家裡大哥成了湘軍首領,他的四個弟弟當然不會不去幫忙;曾國藩的二弟叫曾國潢,曾國潢比曾國藩小九歲,而比其弟曾國葆大八歲。這樣,在兄弟五人中,長兄在外讀書做官,他就自然而然地成為其他四個兄弟中的長者。所以他比其他幾個弟弟懂事得早,幫父親料理家務所佔去的時間當然要就多一些。在捐了個監生身份後,曾國潢專心輔助父親曾麟書照料家事。
而曾國藩的三弟叫曾國華(送給叔父曾驥云為子),曾國華驍勇善戰,且有智謀,頗有戰功,因而深得曾國藩的器重和信任;在曾國藩丁父憂歸籍期間,曾國華暫帶湘軍;曾國藩回來後,曾國華入浙江布政使李續賓部,幫辦湖北軍務,但在三河鎮之戰中戰死,屍骨無存;清廷憫惜曾國華忠烈,贈道銜,予騎都尉世職,謚愍烈,入《清史列傳》忠義傳。
曾國藩的四弟叫曾國荃,曾國荃也是頗有才能,曾錄取為貢生,在石達開進犯江西時,曾國藩作戰不利,曾國荃與新任吉安知府黃冕商議,向湖南巡撫駱秉章申請,招募兵勇3000人,與周鳳山一起合計6000人,赴援江西,對太平軍作戰,因始攻吉安,故稱吉字營,為曾國藩的嫡系部隊。
攻陷安慶後,因功加布政使銜,以按察使記名,賞穿黃馬褂,賞「偉勇巴圖魯」名號。後又攻克無為州,取太平天國糧倉運漕鎮,因功賞一品頂戴;而且這曾國荃打起仗來簡直是不要命,在疫病盛行的不利情況下,以寡敵眾,力戰四十六晝夜,屢次擊退忠王李秀成、侍王李世賢的反撲,先後擊斃對王洪春元、德王唐日榮。
曾氏兄弟5人,除曾國藩外,曾國荃的功名要高於其他3人,不僅對於清朝功不可沒,對曾國藩的幫助也最大。但這曾國荃卻有點瘋狂,他手下的將士也大都是亡命之徒,每攻下一城,曾國荃命令放假三日,任憑兵勇燒殺搶掠姦淫,無惡不作。尤其是在安慶之戰後,曾國荃下令殺了一萬多降卒,因而得了一個「剃頭匠」的綽號,而且他還將英王府的所有財富據為己有,全部裝上船隻,運回湖南荷葉塘家中。
尤其是在攻入「天京」後,在曾國荃縱容下,湘軍肆意踐踏婦女,屠殺無辜百姓,到處挖掘窯藏,掠奪財寶。湘軍所為,令人髮指。曾國荃所得金銀細軟、稀世珍寶盈筐滿箱,難計其數,其貪婪殘暴之名於是遍聞天下。民間流傳曾國荃的吉字營湘軍擄掠的金銀如海、財貨如山,一時間,長江上成百上千艘舟船,滿載這些財寶駛向湖南……
曾國藩為了保住這個得力的弟弟,忙以曾國荃病情嚴重為由,請求將九弟開缺回籍;後奉清廷之諭,起任湖北巡撫、陝西巡撫、山西巡撫。在任山西巡撫期間,正逢晉地久旱無雨,赤地千里,曾國荃多方籌款、籌糧,辦理救災度荒事宜竭盡全力。當地百姓對他感恩戴德,曾專門修建生祠,以紀念他。晚年時期,升任禮部尚書、兩江總督兼通商事務大臣,在去世前,被加太子太保銜,去世後謚「忠襄」。
曾國藩還有個五弟,叫曾國葆;曾國葆是1859年因悲憤兄國華戰歿於三河鎮而加入湘軍的,於討剿太平天國「包圍南京」之前哨戰以寡擊眾,大破各路來援李秀成太平軍十萬,建功甚偉;卻在1862年12月因操勞過度病逝於南京雨花台湘軍大營內,「包圍天京」戰略遂改由兄長曾國荃接手於1864年克竟全功。死後詔依二品議恤,贈內閣學士,予騎都尉世職,建專祠,謚靖毅。
作為老大的曾國藩自是不必多說,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謚號「文正」,這可是古代對文臣最高的謚號了。曾氏一門五虎,除了曾國潢守家外,另外四人都參軍,而且驍勇善戰,戰功非凡;曾國藩和曾國荃後來都成了封疆大吏,而曾國華和曾國葆如果不早逝的話,成就也不會差,尤其是曾國葆,雖然最小,但資質卻是最高。
很赞哦! (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