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V4
对于江南地区来说,春天的天气发展趋势一般总是“一场春雨一场暖”的。春雨正是南方暖湿空气增强,并且向北挺进所造成的。在春季,由于北半球太阳的照射逐渐増强,太平洋上的暖空气随着向西向北伸展。当暖空气向北挺进,并在北方冷空气边界上滑升时就产生了雨。在滑升过程中,它同时将冷空气向北排挤。排挤结果,往往暖空气占领了原来被冷空气盘据的地面,因此在暖空气到来以前,这些地方往往先要下一场春雨。“一场春雨一场暖”的感觉就因为这个缘故。
![]() |
一个地方下过雨后,受暖空气控制,天气转暖,以后如冷空气向南反扑又会下雨。当冷空气前锋过去以后,这个地方受冷气团控制,暂时出现一两天比较冷的天气。但过不了几天,这团冷空气吸收到大量的太阳辐射热量,以及受到南方暖的地面的影响,使本身的气温升高,就会渐渐转变成暖空气了(这种现象在气象学上称气团的变性因此人们总是感到,春天下过雨后,只要天气晴朗,一般总是暖洋洋的。
![]() |
冬天过去了是春天,春天过去了是夏天;在上半年,天气总是向暖和的方向发展的。“一场春雨一场暖”也说明了天气总的趋向。
夏季结束,一进入秋季,气候改变很明显,这时天高云淡,风吹来比较凉爽,不象盛夏季节那样热呼呼的了。
在秋季,一股股的冷空气从西伯利亚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南下进入我国大部分地区,当它和南方正在逐渐衰退的暖湿空气相遇后,形成了雨。一次次冷空气南下,常常造成一次次的降雨,并使当地的温度一次次降低。另外,这时太阳直射光线逐渐向南移动,照射在北半球的光和热一天天减少,这也有利于冷空气的増强和南下。几次冷空气南下后,当地的温度就显得很低了。因此,农谚有“—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的说法。这比较确切地描述了从夏季过渡到冬季的天气变化趋势。
- 上一篇
为什么说“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是人们长期从实际看天经验中总结出来的预报天气的谤语。 山戴帽,是指云底掩盖着山顶,有时甚至连山腰也看不见;山没腰,是指云在半山腰,山顶露出在云层的上面。 当坏天气移来时,它的前哨云层很厚,云底较低,当它移过山脉的时候,往往掩没山
- 下一篇
为什么雷最容易打中孤立高耸的物体!
雷雨云的云底是带了电的。这种电能使地面发生感应,并使地面产生与云底的电性质不同的电荷。云底如果带阳电,地面就带阴电;云底如果带阴电,地面就带阳电。这种地面所带的电,称为“感应电荷”。 这种感应电荷在小范围的地面上是同一种性质的,例如都是阳电,或者都是阴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