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雨点有大有小
![]() |
不同性质的雨云所下的雨,雨点子的大小是不同的。
决定雨点子大小的因素,主要是由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和云中垂直运动是否强烈决定的。水汽含量越多,垂直运动越强,那么雨点子就越大。
夏季,风从海洋上吹来,空气中水汽很丰富,而且地面的温度很髙,空气的对流运动很强烈,大量的水汽被带到髙空以后,因为温度降低,就凝结成为水滴,天空出现云块;如果对流运动十分强烈,云块就会变得很厚很大,象座大山,如果它的顶部生成了纤维状具有蚕丝光泽的云丝,说明云块已经发展到了最盛的阶段,气象上称这种云为“积雨云”。在积雨云中,水滴很大,并且不断地相互碰撞合并,使水滴越来越大,直到云中强烈的上升气流再也阻挡不住时,它就落了下来,降到地面成为雨。因此大雷雨时的雨点子可算是最大的了。根据实验证明,暴雨时的雨滴直径一般有3〜4毫米,最大时可达6〜7毫米。其次,在夏季当台风侵袭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时,由于台风中也具有水汽多、对流强、云层厚的特点,因此台风暴雨的雨点子也是很大的。
![]() |
最小的雨点子要算毛毛雨了,它的直径在0.5毫米以下。由于下毛毛雨的云层很薄,空气很稳定,水汽不很丰富,所以雨点极小,下降时飘浮不定,落到水面上也不起波纹。
但是,即使在同一个雨云中,所下的雨点子大小也是不同的。这是因为雨滴是由云滴増大而成的,而原始的云滴由于凝结核的大小不同,凝结发生的先后不同,大小就是不相等的,大小水滴因水汽压的不同,水分容易由小水滴转移到大水滴上去,使大水滴不断增大,小水滴也会变小。而且云中各部分的水汽含量、温度、乱流、云滴的多少、上升气流的强弱等等,都不相同,因而云滴的凝结増大速率和碰并增大速率也不相同,再加上云的厚度各部分有差异,不同云滴在云中移动的时间和路程也有不同,时间久、路程长,大小云滴之间水汽转移多,碰并的次数也多,使水滴的大小相差更加明显。雨滴掉出云底后,蒸发的条件也有不同。以上种种原因,就造成了同一个雨云中落下来的雨点子大小是不同的。
- 上一篇
为什么说“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如果久旱不雨,田地里普遍缺水,人们总盼望下些雨水。 在这个时候,如果傍晚在西边的天空一旦出现了一整片、一整片的云层,并且愈来愈多,几乎把整个地平线都遮盖住了,太阳下山时,又是朝着云里走。那么,农民们会高兴地说:“日落云里走,天要变了,今夜会下雨啦。” 为什
- 下一篇
为什么说“清明时节雨纷纷”V4!
每年4月5日(或6日)是清明节。这时春回大地,百花争艳,万紫千红,满园春色。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江南一带却经常出现阴雨绵绵的天气,真是有点美中不足。所以古人说:“清明时节雨纷纷。” 为什么清明时节会阴雨连绵呢? 因为清明时节,正是寒冬过去,春天来到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