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岑参 刘长卿 《弹琴》
刘长卿 《弹琴》 《弹琴》 作者: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注解】 1、泠泠:洋溢貌。 2、七弦:古琴有七条弦,故称七弦琴。 3、松风寒:松风,琴
刘长卿 《弹琴》

《弹琴》
作者: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注解】
1、泠泠:洋溢貌。
2、七弦:古琴有七条弦,故称七弦琴。
3、松风寒:松风,琴曲名,指《风入松》曲。寒:凄清的意思。
【韵译】
凄清的音乐发自七弦古琴,静静细听是风入松的古音。
我就爱这令人神往的古曲,只可惜如今世上不太流行。
【翻译】
七弦琴上弹奏出清幽的琴声,静静地听就像寒风吹入松林那样凄清。虽然我十分喜爱古老的曲调,但现在的人弹奏的不多了!
【评析】
这是一首借咏古调的冷落,不为人所重视,来抒发怀才不遇,世少知音的小诗。前两句描摹音乐境界,后两句抒发情怀。全诗从对琴声的赞美,转而对时尚慨叹,流露了诗人孤高自赏,不同凡俗,稀有知音的情操。
诗题一作“听弹琴”(《刘随州集》)。从诗中“静听”二字细味,题目以有“听”字为妥。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琴是我国古代传统民族乐器,由七条弦组成,所以首句以“七弦”作琴的代称,意象也更具体。“泠泠”形容琴声的清越,逗起“松风寒”三字。“松风寒”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的凄清,极为形象,引导读者进入音乐的境界。“静听”二字描摹出听琴者入神的情态,可见琴声的超妙。高雅平和的琴声,常能唤起听者水流石上、风来松下的幽清肃穆之感。而琴曲中又有《风入松》的调名,一语双关,用意甚妙。
如果说前两句是描写音乐的境界,后两句则是议论性抒情,牵涉到当时音乐变革的背景。汉魏六朝南方清乐尚用琴瑟。而到唐代,音乐发生变革,“燕乐”成为一代新声,乐器则以西域传入的琵琶为主。“琵琶起舞换新声”的同时,公众的欣赏趣味也变了。受人欢迎的是能表达世俗欢快心声的新乐。穆如松风的琴声虽美,如今毕竟成了“古调”,又有几人能怀着高雅情致来欣赏呢?言下便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独感。“虽”字转折,从对琴声的赞美进入对时尚的感慨。“今人多不弹”的“多”字,更反衬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有人以此二句谓今人好趋时尚不弹古调,意在表现作者的不合时宜,是很对的。刘长卿清才冠世,一生两遭迁斥,有一肚皮不合时宜和一种与流俗落落寡合的情调。他的集中有《幽琴》(《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之一)诗曰:“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飗飗青丝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其中四句就是这首听琴绝句。“所贵知音难”也正是诗的题旨之所在。“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咏听琴,只不过借此寄托一种孤芳自赏的情操罢了。
很赞哦! (1056)
相关文章
- 鸟鸣涧 王维 罗隐《即事中元甲子(一作韦庄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 过故人庄 孟浩然 唐代诗人孟浩然喝酒误前程:孟浩然为何不得志?
- 孟浩然是什么派诗人 唐代诗人王维曾被公主包养 擅自娶妻遭抛弃
- 元稹 揭秘:女皇武则天为何拒绝宋之问当自己的男宠
- 鸟鸣涧 王维 刘长卿《李侍御河北使回,至东京相访》原文及翻译赏析
- 一去二三里古诗原文 罗隐《堠子》原文及翻译赏析
- 采桑子欧阳修 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园即事,得秋字(一作卢象诗)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鸟鸣涧 王维 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二十韵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散步作者简介 新居秋夕寄李廓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小池古诗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原文意思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