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习书籍
历史学习书籍

历史研究有哪些基本书
如果你想研究历史的话,建议看: 1、普及阅读的: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左传》《国语》《战国策》《尚书》 顾颉刚的《古史辨》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国大历史》 罗素《西方的智慧》 卡尔·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 汤因比《历史研究》 2、工具书类: 《辞源》《辞海》《中华大字典》《中外历史年表》《中国历史地图集》《新编万年历》 3、历史选读: 《中国历史典籍介绍及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李侃等著 中华书局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 中华书局 《中国近代史通编》人民出版社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华书局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导读》李学勤等著 文汇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科学》成高华、成志超等著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白刚主编 世界史:齐世荣、吴于瑾《世界史》六卷本。
【求一本对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书最好回答者本人看过简单描述一下书
中国古代文化史 作者:阴法鲁、许树安 北京大学出版社 内容提要 本套书是教育部推荐的文科教材.它汇集了三十一个专题,包括了中国哲学史、文学史、通史所不能容纳或语焉不详的内容.它所提供的知识,连接多种学科,左右逢源,是探讨中国古代文化所必须研究的问题.本书的三十多个作者,都是国内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如裘锡圭、王世襄、罗哲文、杨泓、孙机、杨曾文等.本套书1993年获北京大学505中国文化奖,1996年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本书是为大学“中国古代文化史课程”而编写的教材.由北京大学等单位三十多位专家集体撰写.本书的内容侧重以下各方面:(一)在中国古代的民族方面,介绍了各主要民族的形成过程、分布地区、社会生活、历史贡献以及迁徙流动等情况.(二)在古代人的日常生活方面,介绍了农业生产、纺织工艺、建筑艺术和交通工具等.(三)在古代典籍和思想方面,介绍了汉字的起源和演变、书籍制度和历史上有广泛影响的儒学.(四)在古代制度方面,介绍了婚姻制度、家族制度、丧葬制度、官制、选举及科举制度、礼仪制度、货币制度等.(五)在古代器物方面,介绍了礼器、兵器和日用器物等.(六)在古代礼俗方面,介绍了礼仪制度、宗教、民间神道、民间禁忌、民间节日等.(七)在古代地理学方面,介绍了地理学的发展状况,历代行政区划沿革.(八)在古代艺术方面,介绍了陶瓷、髹漆、绘画、书法、音乐、建筑等.(九)在古代科学技术方面,介绍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成就、天文历法及度量衡制度等.。
关于高中历史学习的课外书籍
你好,几年以前有一本专门的高中历史课外阅读,黄色封面的,15元左右,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那本书挺好的。
还推荐薛金星主编的《高中历史教材全解》(总复习,厚厚的那本,现在是第18次修订版,其实第15次修订版最好),里面整合了现行所以版本教材的知识点,略有延伸,非常细致且深入,有助于拓展历史知识面,巩固基础知识。此外,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杰里·本特利的《新全球史》等都是不错的专业历史读物,不过都是大部头的著作,你不一定看得完。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求一篇有关历史书籍方面的书评(1000字左右)任选一本历史方面的
鲁迅全集·影响——鲁迅仍代表中华民族精神 近些年来,对鲁迅先生的评价一直有不同的声音.一方面,在不少有关当代文化人影响力以及受喜爱的中国作家评选中,鲁迅多次以最高票数位居首位;但另一方面,也有人不断叫嚣,要从政治、思想、作品、人格方面粉碎鲁迅的神话.究竟今天该如何评价鲁迅的地位?我们还应从哪些角度更好地研究鲁迅的价值?鲁迅仍是大家崇敬的对象 新版《鲁迅全集》昨天在书店首次与公众见面,记者在北京图书大厦随机采访了几位读者.几乎所有被采访者都表示,鲁迅在今天仍代表了中华民族精神,仍是大家崇敬的对象.北京理工大学的马伟同学告诉记者,虽然他并非中文专业学生,但一直喜欢鲁迅,有同学甚至叫他“鲁迅迷”.他告诉记者,很多同学表面不乐于承认自己喜欢鲁迅,“他们怕别人说自己是故做高深,但内心都很崇敬他,在图书馆里鲁迅的书比较抢手,鲁迅在今天仍代表了民族精神.” 年仅40岁的史晓航是搞收藏的,家中甚至收藏有大量鲁迅作品的小人书.“以前仅仅是喜欢看他的作品,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到的事情增多,我越发地感觉到鲁迅先生思想的深度,他的思想是没时代局限的.” “鲁迅的作品告诉我们100年前的中国文化和历史,他的作品已成为中国基础文明的一部分,想要了解中国近代史,鲁迅是绕不开的.”一位读者告诉记者,他是阅读鲁迅的作品成长起来的,以后也会这样要求自己的孩子.经典作品总面临诸多挑战 “在社会文化潮流下,在东方文化保守主义和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两面夹击下,鲁迅文化遭到了质疑、挑战乃至否定.从历史发展进程看,产生这种现象是可理解的.”学者陈漱渝认为,古今中外,经典作品都会面临挑战.在重新审视、重新选择过程中,有的作品被淘汰出局,而真正的经典,经过冲击将会发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学者林非则认为,对鲁迅的研究,既要总结出发挥出鲁迅思想光芒的见解,也得分析可能存在的片面观点,盲目地崇拜是愚昧的表现,不符合科学研究的精神.“像当前少数并未认真阅读鲁迅作品的人,信口雌黄,甚至无端地进行谩骂,这样的行径实在是远离了科学与文明,是令人可笑的.如果在我们的民族中,有许多的人能够通过认真地读书和学习,理解像鲁迅这样人类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思想家,理解他作品对历史前进的启示,那就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而是不断地走向真善美的辉煌前景.”。
中国历史书籍有哪些
主要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新元史》、《明史》、《清史稿》;《战国策》 ;《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通鉴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辽史纪事本末》、《金史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 ;等。
(基本就是二十四史)比较全的24史 二十四史 :01.史记 (汉·司马迁) 02.汉书 (汉·班固) 03.后汉书 (范晔、司马彪) 04.裴注三国志 (晋·陈寿) 05.晋书 (唐·房玄龄等) 06.宋书 (南朝梁·沈约) 07.南齐书 (南朝梁·萧子显) 08.梁书 (唐·姚思廉) 09.陈书 (唐·姚思廉) 10.魏书 (北齐·魏收) 11.北齐书 (唐·李百药) 12.周书 (唐·令狐德棻等) 13.隋书 (唐·魏徵等) 14.南史 (唐·李延寿) 15.北史 (唐·李延寿) 16.旧唐书 (后晋·沈昫等) 17.新唐书 (宋·欧阳修、宋祁) 18.旧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 19.新五代史 (宋·欧阳修) 20.宋史 (元·脱脱等) 21.辽史 (元·脱脱等) 22.金史 (元·脱脱等) 23.元史 (明·宋濂等) 24.明史 (清·张廷玉等) 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公元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纪传体编写。
希望对您有帮助(有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