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辗转什么什么 此人出生陝西豪門,卻輾轉山東浙江安徽江蘇江西做地方官50年
此人出生陝西豪門,卻輾轉山東浙江安徽江蘇江西做地方官50年 杜佑,唐朝著名的宰相和史學家,出生在文人家庭,文學造詣卻很差勁。他給唐高祖李適推薦詩作,派人遠行千里送去,結果直接被懟了6個字兒—「這爛詩,
此人出生陝西豪門,卻輾轉山東浙江安徽江蘇江西做地方官50年

杜佑,唐朝著名的宰相和史學家,出生在文人家庭,文學造詣卻很差勁。他給唐高祖李適推薦詩作,派人遠行千里送去,結果直接被懟了6個字兒—「這爛詩,還用送?」。此事在當時朝堂轟動一時,就是有名的「准敕惡詩」事件!
杜佑推薦詩作這事兒成了一個笑話,直接暴露了他的文學水平,實在是不咋地。人嘛,誰還沒有做過幾件很扯、很拉低智商的事兒。
杜佑文學造詣很低,那是因為他心思沒在那上面,而在做地方長官,這事兒他可拿手了—一口氣做了50年。
出生陝西豪門,卻不像「公子哥」
杜佑公元735年出生在唐朝的大都市—長安城,現今的陝西省西安市。他的父親是州郡的最高行政長官,二品官員,相當於現在的正部級幹部;母親呢,是縣令的女兒。父母都是官宦世家的後代,在長安城和全國各地都有非常好的人脈關係。
在這良好的生長環境中,杜佑見聞廣博,交友眾多,對人和事有自己獨立的看法。不同於大哥鍾情文史經籍整理、二哥醉心文墨詩賦,杜佑偏愛儒學和實用的管理思想。他雖然出身顯赫,但為人謙和,樸實真誠,沒有一點「公子哥」的性情。
輾轉6省做地方官50年之久
儒學和實用管理思想的研究,讓杜佑早早就形成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觀,「以富國安人之術為己任」是他的座右銘。
18歲那年,憑藉父親的官蔭,杜佑便在濟南郡(現山東濟南章丘)做了一名小官員,正式開始了他的仕途。20歲左右時,他離開濟南,南下剡縣(現浙江紹興嵊州)當縣丞輔佐縣令。
後到潤州(現江蘇鎮江潤州區)投奔父親好友,擔任司法參軍。父親好友去世後他進入朝廷做官,沒多久,便被分配到江西做青苗使負責徵收田稅。
之後,升任為撫州(現江西撫州)監察長官。34歲,杜佑又被委任為江淮(現江蘇、安徽中部地區)水陸轉運使,負責糧草轉運。
782年,因為得罪他人,被下放做蘇州刺史,由於母親的原因,又到饒州(現江西上饒鄱陽)做了刺史。
公元787年,朝堂兵變後回到朝廷,後擔任陝州(現河南三門峽陝州)觀察使。
兩年後,54歲的杜佑升任揚州(現江蘇揚州)大都督府長史,並擔任淮南(江蘇、安徽中部地區)節度使。
68歲時任濠泗等州(現安徽、江蘇部分區域)觀察使。
到此時,杜佑從18歲到68歲的50年之間,輾轉山東、浙江、江蘇、江西、河南、安徽、陝西7個省的市縣擔任多個地方官。
為官清廉,造福百姓
杜佑一輩子輾轉全國多省市縣,擔任了20幾個地方官職,雖然沒有做什麼大的貢獻,但他為官清廉,始終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
在擔任淮南節度使時,遭遇了旱災,饑荒嚴重。杜佑立即下令富戶出售糧食,救濟百姓,同時免除各種雜稅,減輕社會負擔。
積極發展水利灌溉設施,組織開墾荒地,鼓勵百姓廣植水稻。不到幾年時間,淮南就恢復了正常的生活生產,百姓糧食儲備充足,抗擊風險能力提升。
杜佑一輩子勤勤懇懇,為官多地、多方、多任,一直沒有間斷,就是座右銘「以富國安人之術為己任」支撐著,當然他也是在踐行著自己的承諾。而這些,和他青年時培養的獨立人格密不可分。
獨立人格,可以讓他有自己的判斷,有自己的認知,有自己的堅持,可以50年換多個省換20多個崗位干同一件事—做地方官,服務百姓。
很赞哦! (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