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盼的作者简介 醉桃源·大石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火烧 2022-05-20 18:43:48 1047
醉桃源·大石原文 翻译 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醉桃源·大石 [作者] 周邦彦 [朝代] 宋代 冬衣初染远山青。双丝云雁绫。夜寒袖湿欲成冰。都缘珠泪零。情黯黯,闷腾腾。身如秋后蝇。若教随马逐郎行。不辞多少

醉桃源·大石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醉桃源·大石

[作者] 周邦彦   [朝代] 宋代

冬衣初染远山青。双丝云雁绫。夜寒袖湿欲成冰。都缘珠泪零。
情黯黯,闷腾腾。身如秋后蝇。若教随马逐郎行。不辞多少程。

《醉桃源·大石》赏析

这首小令 ,写一个妇女相思情深的衷怀 。首句写衣服的新和美 。“冬衣初染”,表明这衣服是新的。
“远山青”是说衣服的颜色如远山的青色。旧说“赵合德为薄眉 ,号远山黛,乃晴明远山之色也”。又可见这“远山青”色是很美的。
次句着重写衣上的花纹。“双丝”,言此衣质地精致;“云雁”指衣上花纹 。这种精心描绘妇女衣饰的手法 ,在温庭筠词里很常见,如“凤凰相对盘金缕”(《菩萨蛮 》),说衣上的花纹是一对用金线绣成的凤凰 ;“金雁一双飞,泪痕沾绣衣”(《菩萨蛮》),这金雁虽可解释成筝柱或首饰,但也可解释成衣服上绣著一双金碧辉煌的雁 ;至于“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菩萨蛮》),更把这“襦”(短袄)的美写得无以复加了。从温词的“凤凰相对”、“金雁一双”、“双双金鹧鸪”来看,无不寓有物则成双、人则孤凄的内涵。这里周邦彦用的是“云雁”字样,但雁从来不单飞。所不同的是,温词寓意易现,周词寓意颇深,须婉曲才达。
接着“夜寒袖湿欲成冰,都缘珠泪零”两句,写伊人在寒冷的深夜里,袖子温了一大片,都要结成冰了,原来是因为泪水不停地流下来。从这两句的语气看,她是直到最后才感觉到“袖湿欲成冰”的。
“清黯黯,闷腾腾”,过片紧承上阕写人的哀伤、悽苦。下面说这位心情愁苦闷闷不乐的人此时是“身如秋后蝇 ”。这个比喻,十分奇特,而由来颇久。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记:“或问张元一曰:“苏(味道)、王(方庆)孰贤?”答曰:“苏九月得霜鹰,王十月被冻蝇 ”⋯⋯得霜鹰俊捷,被冻蝇顽怯。”入诗有韩愈《送侯参谋赴河中幕》之“默坐念语笑,痴如遇寒蝇 ”、欧阳修《病告中怀子华原父》之“而今痴钝若寒蝇 ”,及以后陆游《杭湖夜归》之“今似窗间十月蝇 ”等,但运用入词 ,宋人似仅见于此 ”“秋后”,天气冷了,最怕冷的蝇,此时软绵绵、懒洋洋,动都不想动,勉强扑到窗前有阳光的地方,也茫然痴呆,似乎再也没有安身立命之所了。可是这个比喻的特具精彩 ,还得和下两句联起来看:“若教随马逐郎行 ,不辞多少程 。”两句活用“蝇附骥尾以致千里”的典故 。惟愿方才的“ 情黯黯,闷腾腾 ”,一扫而去 ,惟愿“随马逐郎行”。身如秋后蝇 ”,妙在语似平铺 ,而含意深婉 。这五个字,是“情黯黯。闷腾腾”的形象描绘,给人以“静”感,同时又是开启下文的钥匙,因句突现,这时的“蝇”如附奔马,完全给人以“动”感了。
这首小词,上片平淡无奇,但下片奇句突现,则词意“纡徐曲折”,人的感情“入微尽致”(陈廷焯评周词语)”此词可证明代谭元春所证:“必一句之灵能回一篇之运 ,一篇之朴能养一句之神 ”(《题简远堂诗》)。

盼的作者简介 醉桃源·大石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醉桃源·大石》作者周邦彦简介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周邦彦的其它作品

○ 苏幕遮·燎沉香

○ 兰陵王·柳

○ 蝶恋花·早行

○ 少年游·并刀如水

○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 周邦彦更多作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