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 李洲坳墓葬出土春秋古墓,骨骸上竟生有綠色珠子,這是怎麼一回事
李洲坳墓葬出土春秋古墓,骨骸上竟生有綠色珠子,這是怎麼一回事 在考古發現中,專家們時常會從古墓中出土遺骸,為確定墓葬信息帶來了極大的幫助,但是在李洲坳的一座古墓中,專家們不僅發現了遺骸,還發現遺骸上長
李洲坳墓葬出土春秋古墓,骨骸上竟生有綠色珠子,這是怎麼一回事

在考古發現中,專家們時常會從古墓中出土遺骸,為確定墓葬信息帶來了極大的幫助,但是在李洲坳的一座古墓中,專家們不僅發現了遺骸,還發現遺骸上長出了很多綠色的珠子,讓人疑惑不解。究竟神奇的綠珠子是什麼呢?如果您也想知道答案,下面就讓小編就來給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2006年12月末,江西宜春的考古專家們接到群眾反饋,說靖安縣的李洲坳一帶好像有人在盜墓。於是,考古專家們在得到消息後,就立即驅車前往李洲坳,在當地村民的帶領下,找到了他們所說的古墓。專家們首先對周邊進行了勘察,在不遠處果真發現了1個盜洞,接著又用考古工具在附近做了鑽探,根據土層判斷此處確實有一座古墓。到第二年初,考古專家們經過一番準備之後,對該處墓葬進行保護性的考古發掘,並根據墓葬的形式和布局確定為春秋時期古墓。
該古墓為土坑豎穴,長約14米,寬約11米,深度約4米,雖然墓葬的規格比較普通,但專家們卻在墓穴內發現了47副棺槨,也就是埋葬了47個人。在此之前,國內還從未發現過如此規模的墓葬,因此也讓專家們感到有些手足無措。在經過一番研究和規劃之後,專家們先清理乾淨了墓穴的泥土,接下來出土的200多件絲竹器,木漆器,玉器和金器等,也都保存完成,甚是精美。
這些出土文物色彩艷麗華美,頗具楚國氣息,而玉器和金器多為飾品,由此可推測墓主人都是女性。清理完墓穴之後,專家們又小心翼翼地打開了幾副棺槨,根據其中的遺骸判斷都是女性,並且在棺槨中還發現了保存完成的紅色絲織品,也都是女性的服裝,做工十分精湛。
在進一步的清理過程中,專家們有了個驚奇的發現,在墓主人遺骸的鎖骨和膝蓋骨部位,有很多綠色的珠子,有的呈圓形,直徑為1厘米左右,但也有的呈長條形,約4厘米左右。一開始,專家們都以為是墓主人佩戴的某種飾品,但仔細觀察後發現,這些綠色物質都是長在骨骸上的,想要將其取下來,必須要動用專業的工具才成。
這綠色的珠子究竟是什麼?專家們發掘過很多的古墓,可是真的沒有見到過這種詭異的東西?他是墓主人帶進棺槨的,還是後天形成的,總之一句話,有太多的謎團需要解答。
隨著棺槨打開的越來越多,專家們發現大部分遺骸上都有綠色物質,一時間讓專家們又陷入了沉思,因為在此之前也從未發現過類似的情況。幾天之後,專家們取了幾塊綠色物質,送到武漢大學人類生命科學實驗室鑒定,希望能破解其中的奧秘。經過一段時間焦急的等待,武漢大學的專家給出了鑒定結果,綠色物質是磷酸鐵鹽結晶物,主要成分是磷,鐵和氧,本身無毒無害,可是卻透著無邊的詭異與神奇。
南方環境潮濕,再加上地下土壤酸性較大,因此土壤中的磷元素和酸形成了磷酸根離子,接著再遇到土壤中遊離的鐵離子,兩者結合又形成了磷酸鐵鹽,最後經過千年的沉澱,就變成了綠色的結晶物,就如同岩洞裡面的鐘乳石(碳酸鐵鹽),都是在潮濕環境下經過長期沉澱形成晶體。知道了綠色物質的成分和形成原因,專家們也就不再有什麼疑惑,但作為國內首次在遺骸上發現的結晶物質,也值得專家們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為以後的考古發現提供相關的經驗和指導。
李洲坳春秋古墓的發現,為專家們研究當地歷史,也提供了很好的實物資料,而出土的文物更填補了諸多的空白,尤其是精美的絲織品,堪稱春秋時期紡織技術的一種證明。但可惜墓主人的身份還未能確定,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專家們能有新的發現,為我們揭開墓主人的神秘面紗。
很赞哦! (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