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什么商纣 逸名网名人大全:商纣简介,商纣的照片资料
逸名网名人大全:商纣简介,商纣的照片资料
纣,中国商朝末代君主,姓子,名受,号帝辛,史称“纣王”,夏商周断代工程认为他在前1075年—前1046年在位。
纣是帝乙之子,有雄才,致力于用兵东南;牧野之战中周文王姬昌之子周武王姬发在距离朝歌(今河南淇县)七十里外的牧野击败商军,商纣王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纣简介,自燔于火而死”,商朝灭亡。
《史记·殷本纪》记载,帝辛“资辩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又说他“好酒淫乐,嬖于妇人”,宠信妲己纣简介,建立酒池肉林;为人凶残成性,创立炮烙、虿盆等多种酷刑;杀害忠臣义士,如其叔父比干;囚禁异己,如西伯侯姬昌被幽禁羑里(今河南汤阴)七年之久。
纣在中国长期被认为是暴君,与夏桀并论。这一段历史,后人加上幻想元素,写成了《封神演义》(又称《封神榜》)。成语有“助纣为虐”、“助桀为虐”。
不过,有观点认为,很多对纣王的反面评价存在历史上的递增性。

先秦文献对他的指责并不很多,甚至许多文献称赞纣王聪颖勇武、才华横溢,是难得的英主,但随着时代的推进,各种各样对他不利的指责越来越多。当年武王伐纣,共写过两篇檄文:“泰誓”(亦称“太誓”)和“牧誓”。“牧誓”中周武王列举了纣王的罪状只有六条:
听信女人的话。不祭祀祖先。对祭祀大事不闻不问。不任用同宗兄弟。重用逃犯。让他们虐待百姓,胡作非为。
子贡也说过:“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认为纣王许多的罪过并未发生,是被后人所加的。
近人顾颉刚撰有《纣恶七十事发生的次第》,指出“见《尚书》者六项,战国增加二十项,西汉增二十一项,东晋增十三项。六项即足矣,奚必计其余之虚实哉!”“现在传说的纣恶是层累积叠地发展的,时代愈近,纣罪愈多,也愈不可信。”[1]
1960年,郭沫若撰《替殷纣王翻案》,认为纣王是有才能的人,“商纣王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
前任:
帝乙
中国君主
继任:
周武王
中国商朝国君
第31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