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唐朝中期以后,藩镇割据,各方镇军队并非忠于节度使
唐朝中期以后,藩镇割据,各方镇军队并非忠于节度使 纵观唐代以前的各个历史朝代,不管是秦、汉或是六朝,有叛乱的将帅,但很少有叛乱的士兵。唐代中期以后,方镇士兵叛乱,驱逐主帅,却到处都是。这篇文章就来分析
唐朝中期以后,藩镇割据,各方镇军队并非忠于节度使

纵观唐代以前的各个历史朝代,不管是秦、汉或是六朝,有叛乱的将帅,但很少有叛乱的士兵。唐代中期以后,方镇士兵叛乱,驱逐主帅,却到处都是。这篇文章就来分析一下为何唐代中后期以后,藩镇士兵如此骄横。 军队是藩镇割据的根本 唐代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造成了社会动荡,加剧了人民的困苦,最终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唐代开始改革军事制度。将征戍的士兵改为招募。各个方镇节度使所统辖的军队可以自行就地征兵。 唐代初建节度使略图 由于当时唐代正处于盛世,大多数人民可以安居乐业,且内地并无战事,军队往往是戍边的,所以有产业的良民并不会放弃自己的田产而去当兵。 与此相反,一些社会上的流民和无业者成为了招募的主要对象,成为了世袭的职业军人。因此,这些人对统帅都有极强的依赖性。 因为节度使掌握着招募士兵、选任将领、生杀赏罚的大权,所以所属部队也慢慢地成为只知主帅而不知天子的私人武装了。方镇的节度使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增强自己的实力,不仅注重招募士兵,而且十分注重培养自己的亲兵。 「 ”安史之乱”后,各方镇节度使大多都建立了自己的亲兵,称为「 ”牙兵”。牙兵为军中挺帅的私人武装,全是精锐部队,负责主帅的安保,待遇也较其他士兵优厚,大多骄纵难制。 「 ”牙兵”名称的由来,与古代「 ”牙旗”有关。古代天子或大将出征,军前必建有象牙装饰的大旗,称为「 ”牙旗”。「 ”牙旗”多为主帅所建,也用作仪仗。牙兵是节度使所豢养的死士,在唐代藩镇割据和皇权更替频繁的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安史之乱 亲兵的设置更增强了节度使的军事力量。军队称为节度使割据称雄、抗命朝廷的得力工具,对唐末及五代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节度使依附军队来维护自己的统治,所以军队的士兵骄纵、残暴、压迫百姓,节度使也不过问。这样,士兵变得更加猖狂,最终导致兵变频繁,甚至于驱逐节度使,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由此拉开了唐末五代军队经常哗变的历史。 节度使不守臣节,士兵上行下效,导致兵变频繁 唐代中期以后,大多数的节度使都是武将出身。由于中央集权在「 ”安史之乱”后大大削弱,且宦官在朝中飞扬跋扈,至使节度使不再遵守臣子的节操,对唐中央的命令往往背道而驰。 安史之乱主要战役地点 节度使们这样做的结果使得他们的下属跟从并效仿他们,驱逐主帅、杀死主帅是常有的事情。担任他们主帅的人,既忧虑他们叛乱变成身边的祸患,又想聚合他们 ,作为党羽,来相助自己。 于是节度使大多不敢用军令来制裁士兵,只想通过增加赏赐来安抚他们。长此以往,骄纵的士兵变得更加残暴了。到士兵最后连节度使都不放在眼里。 唐玄宗被迫逃往蜀地 从《新唐书》、《旧唐书》及《资治通鉴》中来看方镇兵变 据《刘玄佐传》,汴军自从李忠臣(716-784年)以来 ,士兵十分骄纵,到刘玄佐(730-787年)时,进一步增加赏赐,所以百姓困苦加重。此后杀死主帅、肆意掠夺都是贪图利益才这样做的。 据《李质传》,汴军卫兵二千人,每天都供给酒和饭菜,可供食用的物资因而断绝;据《郗世美传》,泽潞军自从卢从史以来,每天备置三百人的饮食来供养卫兵。 据《王式传》,徐州自从王智兴招募凶恶强悍的士兵二千,号称银刀军、雕旗军、门枪军、挟马等军后,军队逐渐骄纵,节度使宽容都来不及。田牟镇守徐州,和他们混杂而坐,酒喝的尽兴的时候,抚摸他们脊背,还手拍快板为他们唱歌。 这些人每天的费用以万计算。每逢宾客宴席 ,必定先赐予他们酒和菜,无论严寒还是酷暑,杯酒摆满面前。但是他们仍然喧闹,常常谋划驱逐主帅。 唐代后期藩镇割据 温璋来担任节度使,士兵一向听说他严厉,都忧虑恐惧。温璋表明诚意安抚晓喻,他们终究不放心,供给他们酒菜也未曾食用。不到一个月就驱逐了温璋。 适逢王式率领义成军和忠武军攻破浙东贼寇仇甫归来,皇帝就让王式来镇守徐州,徐州的士兵都非常恐惧。过了三天,王式慰劳两个方镇的士兵,出使归来就身穿甲胄、手持兵器,立即下令包围了骄纵的士兵,把他们全部杀掉,总共三千多人。 又据《温造传》,兴元军杀死节度使李绛,皇帝下诏温造担任节度使,中途遇到征伐蜀地的军队归来,温造告诉他们跟随自己。到任后就大摆酒宴,追问兴元军杀死节度使李绛的情由,当即命令征伐蜀地的军队全部杀死他们,总共八百多人。 方镇主帅能否依靠个人能力而制止住士兵的哗变? 主帅如果能用公正的方式来处理,也有不依靠杀戮而能平定他们的。 李质担任汴军兵马使,认为每日供给二千人饭食是巨大花费,适逢新任主帅韩充将要到达,李质说:「 ”如果等韩公到来,一下子去掉二千人的饭食,众人的心里必然抱怨。” 于是停止每天的饭食而迎接韩充。 郗世美认为泽潞军每日供给卫兵三百人饭食不合法度,说:「 ”卫兵,是牙前将校级武职,怎么能够增加花费?”于是将它停止。而泽潞二军也没有敢于喧嚷起哄的人,这又在于主帅完全可以平服众人了。 以上的事例是极个别的。「 ”安史之乱” 后,藩镇割据,方镇士兵以作战为职业,以抢夺为手段。与以往的国家军队不同,他们不是为国家而战,而是为了生存,为了享受抢夺带来的财富。因此,不管是谁来做节度使,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本质。 宋太祖建国初期各地割据势力依然强大 直到200多年后宋太祖赵匡胤的出现,才将藩镇割据划上了句号。军队再次被国家控制,虽然战斗力有所下降,但是对于巩固中央集权,促进国家的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很赞哦! (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