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蚕妇原文_翻译及赏析

火烧 2022-09-20 14:27:27 1069
蚕妇原文_翻译及赏析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宋代·张俞《蚕妇》蚕妇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古诗三百首 ,妇女,感伤,同情早教古诗100首译文

蚕妇原文_翻译及赏析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宋代·张俞《蚕妇》蚕妇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古诗三百首 妇女感伤同情早教古诗100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个住在乡下以养蚕为生的妇女,昨天到城市里去赶集并且出售蚕丝。回来的时候,她却是泪流不断,伤心的泪水甚至把手巾都浸湿了。
因为她在都市中看到,全身穿着美丽的丝绸衣服的人,根本不是像她这样辛苦劳动的养蚕人!

赏析

诗首两句写蚕妇的伤感。妇人昨天进城里去卖丝,回来的时候却是痛哭流泪。“泪满巾”可以看出蚕妇感情刺激之深。诗人用朴素的语言无声地揭示了社会的极端不公。通过对一个蚕妇经历与感受的叙写,表达了对下层劳动人民处境的深刻同情。诗中不著一字议论,却无声地控诉了以养蚕为生、深居僻乡的劳动妇女这一形象。蚕妇初次进城,竟发现了自己贫困终生的根源,难怪她要悲伤,要痛哭流泪了。那位蚕妇的神态、见闻、感受都写得绘声绘色、有血有肉,就以这么一个生活细节,来深刻揭露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立意深刻,构思巧妙,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力和高度概括力。

后两句揭示蚕妇是因为有感于获而不劳、劳而不获的不合理社会现实而伤感。蚕妇之所以会痛哭流泪,是因为她看到,城里身穿丝绸服装的人,都是有权有势的富人。像她一样的劳动人民,即使养一辈子蚕,也是没有能力穿上美丽的丝绸衣服的。诗人用明显对比的手法概括封建社会阶级对立的现实,揭露统治者不劳而获的不合理现实,极有说服力。

赤壁赋原文及翻译 蚕妇原文_翻译及赏析

创作背景

此诗写在北宋时期,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和批判。在当时的封建朝廷,人民生活痛苦难言。诗人在此时描写了一位整日辛苦劳作,不经常进城,一直在贫穷的乡下以养蚕卖丝为生的普通妇女的遭遇。

张俞(《宋史》作张愈),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字少愚,又字才叔,号白云先生,益州郫(今四川郫县)人,祖籍河东(今山西)。屡举不第,因荐除秘书省校书郎,愿以授父而自隐于家。文彦博治蜀,为筑室青城山白云溪。著有《白云集》,已佚。

张俞

张俞(《宋史》作张愈),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字少愚,又字才叔,号白云先生,益州郫(今四川郫县)人,祖籍河东(今山西)。屡举不第,因荐除秘书省校书郎,愿以授父而自隐于家。文彦博治蜀,为筑室青城山白云溪。著有《白云集》,已佚。► 41篇诗文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宋代·王禹偁《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

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

宋代王禹偁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古诗三百首 咏物生活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归园田居·其三

魏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古诗三百首 国中古诗田园生活 邹容吾小弟,被发下瀛州。快剪刀除辫,干牛肉作糇。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临命须掺手,乾坤只两头!——清代·章炳麟《狱中赠邹容》

狱中赠邹容

邹容吾小弟,被发下瀛州。
快剪刀除辫,干牛肉作糇。
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
临命须掺手,乾坤只两头! 古诗三百首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