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019]桑弘羊评传桑弘羊 汉武帝时期着名的经济学家、理财家{人物介绍}.pdf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019]桑弘羊评传桑弘羊 汉武帝时期着名的经济学家、理财家{人物介绍}.pdf](http://img.zhputi.com/uploads/edfd/edfd63bdb3313cc563f3fabd8a974b9136421.jpg)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019]桑弘羊评传桑弘羊 汉武帝时期着名的经济学家、理财家{人物介绍}.pdf
文档介绍:
OUNTING HORIZONS中国总会计师·月刊88提及汉武帝,人们自然会想起这位具有雄才大略并重用卫青、霍去病等抗匈名将的一代君王。朔风中,数十万大军横绝大漠,驱匈奴北遁,一扫西汉建立以来之颓势,从此“不教胡马度阴山”,何等荡气回肠,激动人心!但是,很少有人能够想起那个时代还有一个叫做桑弘羊的人。在汉匈战争中,正是桑弘羊在担任大司农等职期间运筹帷幄,保证了财政供给,有效地支援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桑弘羊(公元前152-前80年),出生于洛阳一个商人家庭,13岁赀选(即买官)入宫为侍中。时值汉武帝登基的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自此,他的命运就与这位幸运的皇帝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之后历任大司农中丞、大司农、御史大夫等重要职务,与担任大农丞的大盐铁商东郭咸阳、孔仅二人深得武帝宠信。汉武帝是个幸运儿,他由先人手中不仅获得了政权,还同时继承了一个丰厚的家底。钱多得用不了,粮多得吃不完,像这样的好年景,不是每个皇帝都能遇上的。汉武帝是个好大喜功的人,一生对匈奴作战,通过战争,基本上确立了国家的疆域,并对后世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战争表面上看是武力的较量,实际上是经济实力的比拼。
几十年的战争,将汉朝丰裕的家底耗费一空,“兴利之臣自此始也”,紧迫的形势将桑弘羊推到了历史的前台。桑弘羊在经济上的举措,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颁布告缗令,实际上是国家向工商业者征收财产税,如果隐瞒不交,则财产罚没充公;二是颁布铸钱令,对货币制度进行全面整顿,将西汉初年以来的私人铸钱统统收归官办专营,这算得上是历史上最人物春秋桑弘羊汉武帝时期著名的经济学家、理财家S盐铁会议由时任丞相田千秋主持,参加会议的有经各郡国推举的贤良文学之士六十多人。贤良是已经取得功名的儒生,文学是在某种学问上有一定成就的名士,都属于民间的知名人士。政府方面的主要发言人,是御史大夫桑弘羊,他共发言一百一十四次。会议讨论的问题涉及面很广,主要争论的焦点是三个问题:第一,关于盐铁等官营政策的得失问题。贤良文学反对这些官营政策。他们认为,国家应当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而不应当弃农业而从事工商业活动。国家官营盐铁、酒榷、均输,将这些赢利的事业掌握在自己手中,集中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从事工商业,就是与民争利,破坏了社会敦朴的风气。桑弘羊承认盐铁等官营事业,由于一些地方官不按国家规定的办法行事,所以造成了一些流弊。但这些官营事业对国家来说,是利多弊少,应当选良吏除流弊,继续坚持下去。
第二,关于对匈奴的和战政策问题。贤良文学反对向匈奴用武力桑弘羊简介,而主张和亲。桑弘羊坚决批驳了贤良文学的言论。他认为,不是西汉不想与匈奴和平相处,而是由于匈奴反复无常,屡次派兵侵扰边境,因而汉武帝才被迫采取了反击匈奴的战争。汉武盐铁会议 纵横辩论链接会计纵横 ACCOUNTING HORIZONS2008·07总第60期89与卫青、霍去病等人的名垂史册不同,桑弘羊生前死后被当作“言利小人”和“聚敛之臣”的典型而饱受非议。生前,桑弘羊就受到“烹弘羊,天乃雨”的诅咒。久旱不雨时,反对者指责桑弘羊所行苛政招致上天示警,要求武帝对他加以严惩。死后,《汉书》不为其立传;司马光痛斥其“不加赋而国用足,不过设法以阴在民利,其害甚于加赋”;苏轼说得更为尖刻:“言之则污口舌,书之则污简牍”。但实际上,桑弘羊实行的诸多财经改革特别是“盐铁酒国家专营”的政策桑弘羊简介,为汉王朝的繁荣以及汉武帝平定匈奴立下了赫赫功劳。早实行的金融政策。发行新币,力废弊制,终于扑灭了私铸之风,解决了积重难返的“通货膨胀”问题;三是宣布盐铁官营。这是关乎百姓生产生活的重要物品,盐铁收归国有后,政府无疑又控制了一批巨大的财源,巩固了国本;四是颁布均输法。
即商业活动由政府出面调节,创造性地实施“均输”和“平准”政策,其作用好比在当时建立一个“中央银行”并推行“宏观调控”。使经济财政、农货工商得到适当的控制和调配,抑制垄断,照顾民生,建设赈灾,使得经济和政治得到空前发展。改革后,国库开支十百倍于往昔。汉武帝连年用兵,开疆拓土,巡行天下,大事兴作,赈灾济荒,皆因桑弘羊的财经改革而得以支应。桑弘羊的这四项改革,从税收、金融、工业和商业四个方面,实行了国家垄断专营。这是中国在二千年前就已经完成的国有化改革,它是对汉武帝政治专制、思想独尊、经济垄断三位一体封建专制制度的完善。汉昭帝六年(公元前81年),朝廷召开著名的盐铁会议,就民间疾苦展开了一场大辩论,以贤良等民间代表为一方,以御史大夫桑弘羊等官方代表为另一方,舌战重点是汉武帝在位期间的经济政策。桑弘羊站在朝廷的立场上,为这些经济政策极力辩解维护。这场辩论的记录,全部保留在桓宽所著《盐铁论》一书中。桑弘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不依靠农业富国的思想家。他指出:“富国非一道”,“富国何必用本农”,“无末业则本业何出”,主张由政府经营工商业以增加经济性收入。他认为,盐铁专卖作为国家统一的财政收入,可“足军旅之费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