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大楼的地基会不断下沉吗
“楼脆脆”、“楼歪歪”、“楼裂裂”……人们对这样的网络名词并不陌生,对房屋倾斜或者开裂这样的质量问题也已司空见惯,甚至有大楼以每年数厘米的速度不断下沉,这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如何判断一个建筑物有没有这样的安全隐患呢?
![]() |
因为地面沉降造成的房屋开裂 |
我们看到的建筑物,其实只是建筑物的一部分——地面以上的部分。真正支撑整个大楼的,是我们看不见的基础和地基。地基是建筑物地面以下原有的岩土,是漫长地质历史中风化、沉积等作用积累的结果。地基土一般是呈层状的,不同土层具有不同的成分、年代、物理和力学性质,有些土层只有几厘米厚,有些厚达十几米。这些土层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已基本成型,不会发生大的变形。但如果在地基上修建房屋,相当于给土层施加了一个额外的荷载,土层受压之后会压缩变形,其结果就是地面开始下沉。如果不同位置的下沉速度和沉降量不一样,建筑物就会发生倾斜、开裂!
不过别担心,工程师们想出了很好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加固基础。基础是建筑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结构,它的作用是把建筑的上部荷载传给地基。如果把房屋比作树干的话,基础就像树根,深深扎根在地基土层里,保障上部结构的稳固。常见的基础形式有桩基础、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箱形基础等,用以适应不同结构形式的建筑物。基础可以承接上部建筑物荷载,并传递到地基深处的坚硬土层。坚硬土层的承载能力高,不易变形,同时,可以通过调整基础的受力面积和长度,消除不同荷载位置的不均匀沉降。
现代的摩天大楼,基础往往深入地下几十米。总高度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厦,地下打入了近千根钻孔灌注桩,每根桩的长度超过80米。只要基础能有效传递和分散大楼荷载,就算在上海这样的软土地基上,也能够大大降低地基土层的沉降量,消除不均匀沉降,使大楼能够坚固屹立,岿然不动。如果有些建筑物的设计不合理,或者施工质量不达标,就可能发生“楼裂裂”这样的悲剧了。
- 上一篇
为什么地震后72小时内为最佳救援时间
地震发生后,应急救援人员会第一时间赶往灾区,争分夺秒地抢救灾民,力争在救援的“黄金72小时”内尽可能多地救出伤员。无论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还是2010年玉树地震,我们可以看到地震发生3天后,也就是地震72小时后,废墟下伤员生还的可能性很小。那么为什么地震
- 下一篇
为什么高铁线路大部分路段是桥梁!
2011年,京沪高铁正式开通,列车运行速度达到300千米/时以上,总投资约2209亿元。这条线路全长1318千米,其中桥梁长度约1140千米,占总长度的86.5%,为什么这条线路的列车能有这么快的速度呢?为什么不直接在地面铺设铁轨呢?普通铁路一般以地面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