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莫斯科地铁 莫斯科地铁的历史沿革
莫斯科地铁的历史沿革
“一五”计划期间(1928—1932年),在苏联重工业奠定了初步基础的情况下,为了改善首都的交通状况并缓解有轨电车的压力,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拉·卡冈诺维奇在1931年的联共(布)六月全会上做了关于建设莫斯科地铁的报告。
从1932年起,数千名青年投入到地铁建设中。
1935年5月15日,一条以红线为标志的莫斯科第一条地铁线(1号线)通车。

这也是苏联的第一条地铁线,总长度为11.6公里,从索科里尼基站到文化公园站,沿途设有13个车站。
到卫国战争前夕,莫斯科又开通了两条地铁线:绿线(2号线,从索科尔站到剧院站)和蓝线(3号线,从阿尔巴特站到库尔斯克站)。
1935年5月15日,苏联政府出于军事方面的考虑,正式开通莫斯科地铁。
其建设工程耗时仅3年,一期工程建了两条线。
第一条线路从索科尔尼基公园到市中心斯摩棱斯克广场,共13站,长11.6公里。
后来又建成3条、4条线,到1943年5条线全部通车,20世纪40年代末出现了把各条线穿起来的环线地铁。
1941年10月15日,苏联国防委员会下令关闭莫斯科地铁并在3小时内将地铁里的设备拆除。
1950年,自文化公园至库尔斯克站的第一段环线通车;
1952年,环线从库尔斯克站延伸至白俄罗斯站;
1954年3月,环线白俄罗斯站与文化公园站实现对接。
1955年11月,苏共中央委员会和苏联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消除建筑和工程中的累赘的决议》。
随之,莫斯科新的地铁建设也开始以简单、经济和节省空间为主基调发展起来。
1962年,世界上最早的行车自动化系统在莫斯科地铁试用。
2013年5月15日,莫斯科人第一次将首都地铁诞生的日子作为城市节日来庆祝。
这一天,莫斯科文艺名流举办了音乐会、绘画展览,一些参加过地铁建设和苏联卫国战争的老革命者还向人们讲述地铁的历史、地铁在战争年代所起的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