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史记伯夷列传主要讲了啥 伯夷简介_伯夷列传_史记伯夷列传读后感

火烧 2022-08-21 01:21:34 1071
伯夷简介_伯夷列传_史记伯夷列传读后感 查字典诗词网提醒您,本文是伯夷的简介,如果您想查看伯夷的诗,可以点击伯夷的诗全集 查看。伯夷(生卒年不详),子姓,墨胎氏[1],商纣王末期孤竹国第七任君主亚微的
史记伯夷列传主要讲了啥 伯夷简介_伯夷列传_史记伯夷列传读后感

伯夷简介_伯夷列传_史记伯夷列传读后感  

查字典诗词网提醒您,本文是伯夷的简介,如果您想查看伯夷的诗,可以点击伯夷的诗全集 查看。

伯夷(生卒年不详),子姓,墨胎氏[1],商纣王末期孤竹国第七任君主亚微的长子,弟亚凭、叔齐。

叔齐是孤竹国君主亚微内定的继承人,但由于有悖于传统嫡长子继承的宗法伦理,叔齐不忍心与长子争夺王位,伯夷也不愿违背父意。后伯夷和叔齐双双出走,离开了孤竹国伯夷简介,禅让予亚凭。

伯夷叔齐奔往西方,在周地部落中养老,与周文王关系良好。后周武王讨伐纣王,伯夷和叔齐不满武王身为藩属讨伐君主伯夷简介,加上自己世为商臣,力谏。武王不听,不久周灭亡商朝。

两人愤忾,决定不食周粟,以表明对殷商的忠心,最终隐居在原殷商荒芜之地首阳山(河南省洛阳市东30公里偃师境内),以树皮,野菜为食,最终饿死。[2]

《史记》曰: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於首阳山。采薇而食之。乃饿且死而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适归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

伯夷和叔齐由于不食周粟的高风亮节,后被认为是怀念故国的典范,也变成了后来改朝换代后忠于前朝的遗老遗少的代名词。

其二人的祖国孤竹国,在商朝灭亡后又存在了数百年。直到周朝春秋时代齐桓公称霸时,齐燕联军灭山戎途中,顺道消灭。

而二人后除了国君亚凭外,再也没有王系见于史籍。都穆《游名山记》卷一《首阳山》记伯夷、叔齐隐居处有古柏二,“二根相距数尺,而干上交若兄弟之相倚者”。

注释[编辑]

1.^ 《正义》引《括地志》:“孤竹故城在平州卢龙县南十二里,殷时诸侯孤竹国也,姓墨胎氏。”《姓考》:“孤竹君之后墨台氏,改为墨氏。”

2.^ 伯夷、叔齐饿死的说法始见于《庄子》,在《史记》里说得更具体,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最后饿死;但《论语·季氏》是说:“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并没有说是饿死。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