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死了多少名将 曹仁怎么死的
曹仁怎么死的
曹仁怎么死的曹仁怎样死的
延康元年 220年曹丕即位魏王拜曹仁为车骑将军统率荆、扬、益州军事进封陈侯增邑二千并前总数三千五百户后还屯宛城。孙权派将领陈邵占据襄阳曹仁奉旨讨伐与徐晃大败陈邵入主襄阳派将军高迁等徙汉水之南的未开化之民到汉水之北。
黄初二年 221年曹丕拜曹仁为大将军。又诏使曹仁讨斩叛将郑甘移屯临颍迁大司马总督诸军据守乌江还屯于合肥。
黄初四年 223年逝世时年五十六岁谥为忠侯。
阅读精选 2:
曹仁怎样死的
《三国志》如是记载:黄初四年薨谥曰忠侯。曹仁字子孝生于东汉灵帝刘宏建宁元年卒于魏文帝黄初四年时55岁。
据说曹仁年轻时放荡不羁之后升为将军后却能恪尽职守把律法条文经常放在他办公桌的旁边随时阅读。他多次跟随曹操征战战功显赫被誉为“曹魏第一勇将”。身为曹操的堂弟曹氏一门也算是人才辈出。
曹操死后曹丕在洛阳登基称帝该年号为黄初是为魏文帝。文帝册封他为车骑大将军都管荆州、扬州、益州等军务不久又封他为陈侯。增加他封邑二千户这个时候他累计封邑已经到达三千五百户并设立了十户人家为其家族守墓。此时本以为他能够太平地安享晚年。
公元220年孙权派遣大将陈邵据北伐进攻襄阳。魏文帝措手不及只得暂时放下襄阳及时召回曹仁屯兵宛城以拒东吴大军。曹仁和徐晃联手击败陈邵复夺襄阳。进入襄阳后曹仁派将军高迁等把汉南归附人民移居到汉北。

为了表彰其丰功伟绩魏文帝下诏再次进封曹仁为大将军不久又下令让他移兵临颍加封大司马。曹仁率军占据乌江还屯合肥以钳制孙吴。完成了他人生最后的一次军事行动。
在《三国演义》中曹仁在此时还奉命进军濡须口被东吴大将朱桓打败。之后退兵回洛阳后病逝。
黄初四年公元223年曹仁逝世。魏文帝赐谥号忠侯。死后配享太庙。当曹魏一朝只有夏侯惇能够与其媲美。
曹植赞美他说:文武并亮权智时发。奢但是制俭不损礼。入毗皇家帝之股肱。出作侯伯实抚东夏者曹大司马也。
曹仁逝世后他的儿子曹泰承袭了他的爵位。
阅读精选 3:
曹仁简介
《三国演义》里曹操有句评价曹仁的话:“曹子孝世间福将”但翻阅整本《三国演义》曹仁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却是相当平凡既没有吕布那样骁勇又没有吕蒙奇袭南郡那样的赫赫战功何来“世间福将”之称呢?
曹仁的战绩
曹仁字子孝曹操从弟史称曹仁“少好弓马”;可能正是曹仁从小就喜欢骑马、射箭所以骑术、箭术精良之后跟从曹操便长期带领骑兵作战。曹操征讨陶谦、吕布曹仁“仁常督骑为军前锋”、“谦遣别将救诸县以骑击破之”;后曹操西迎献帝成功曹仁正式成为统领骑兵的将领“以议郎督骑”;后官渡之战刘备奉命到汝南接应黄巾起义军旧部刘辟曹仁“将骑击备”。后曹仁多次作战但书并没有明言曹仁是否带骑兵从曹仁行军迅速来决定当主要率领骑兵。
说了这么多只说了曹仁带骑兵并没有提及曹仁的潜力那好此刻就说说曹仁的大将之才。早期曹操兵力有限每次作战几乎所有军队都出动但在战争中一样有“正兵”、“奇兵” 即偏师之分简单说“正兵”就是负责正面作战的军队偏师是负责侧面作战或者开辟第二战场的军队;正面战场指挥者当然是曹操本人了。偏师虽然兵力不多用好了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指挥偏师的将领务必要具有大将之才方能完成任务;只要有曹仁在负责偏师的几乎都是他。曹操攻击陶谦曹仁“别攻陶谦将吕由破之”后陶谴分兵救援附近县城曹仁“以骑击破之”;曹操与吕布作战曹仁还是作为偏师出击“仁别攻句阳拔之生获布将刘何”。曹仁作为偏师每次都出色完成任务无论是攻击城市还是狙击敌军无不如此可见其军事才华绝非一般。
曹仁军事才华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官渡之战中的出色表现。当时曹操虽然先后斩杀颜良、文丑取得了局部胜利但袁绍依靠其兵力多粮草充足步步为营与曹操硬耗粮草、士兵曹军死伤惨重粮草、兵源补给跟不尚士气下降;袁绍嫌正攻太慢于是先后向汝南都尉李通策反又挑拨孙策、刘表北上但都没收到什么成果;后向黄巾军旧部刘辟策反成功袁绍立刻派刘备前去接应刘辟而许昌附近的郡县长官都怀疑曹操能否打胜战争或明或暗支持刘辟形势十分紧张。曹操十分焦急但大敌当前不可能亲自领兵平之倘遣将领去又不明白就应派多少兵去若兵少则无法对付刘备若兵多则前线更加危险;唯一可能的就是派遣一支高移动力、高战斗力的骑兵前往征讨胜利了立刻兼程回师但到底派谁领兵适宜呢?正头痛时曹仁便向曹操进言:“南方以大军方有目前急其势不能相救刘备以强兵临之其背叛固宜也。备新将绍兵未能得其用击之可破也”分析说目前强敌在前既不能抽调大军镇压又不能坐视不理刘备新带袁绍兵可一击而破之。曹操听后明白自我要找的人就是曹仁便让曹仁督少量骑兵开赴汝南征讨刘备。曹仁的分析的确很有见地刘备绝对不甘心屈居人下只要一有机会便独立发展曹操
、袁绍对此深有认识刘备主动请求到汝南助刘辟袁绍虽放心不下但又不便拒绝遂只给刘备少量士兵;而刘辟当然是不愿意听从刘备的指挥;因此只要略施妙计刘备、刘辟必定被各个击破。曹仁一到汝南刘备便一触即败刘备并非军事白痴自从184年参与讨伐黄巾起义到200年已经用兵10多年作战经验相当丰富但遇上曹仁居然溃不成军说明问题的只能是曹仁的潜力过人而不是运气好。
曹仁收复了背叛的几个县城后立刻迅速回军官渡不料于途中遇上袁绍派来拦截曹操补给的偏师韩荀部曹仁与其相战于鸡洛山“大破之”。曹仁行军回师官渡由于官渡形势严峻行军必定迅速士兵体力下降加上在自我境内必定戒备有所松懈但曹仁还是简单“大破之”对曹仁的高超骑兵战术除了竖大拇指我们还能做什么?记得以前一个网友说过:“倘若袁绍偏师将领是成熟了的张郃官渡之战谁胜谁负行当别论”;虽然没提到曹仁但用“成熟了的张郃”来和曹仁匹配可见对曹仁潜力的欣赏。或许是袁绍给曹仁吓破了胆或许是袁绍有自知之明袁绍自韩荀兵败后从此不再分兵作战如此一来曹操大军的补给线便得以畅通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这一切不能不说是曹仁的功劳。
令人拍案叫绝的是曹仁居然能够偷偷透过袁绍军的重重阵地截断袁绍粮道火烧袁绍军粮草!官渡地形相当险要袁绍军背河结营过河只有延津渡口但此渡口有袁绍军把守;曹仁军怎样能够渡河而又不给袁军发觉?要做到这点部队数量必定不能太多但曹仁不但做到了这点还击败了押运粮草的袁军并火烧其粮草其直接后果就是袁绍不得不立刻从后方运粮食一万车后这些粮食放在官渡被曹操一把火烧光袁绍从而以惨败收场。官渡之战袁绍的失败如果按奇袭乌巢作为分界线能够分为量变与质变两个阶段。奇袭乌巢前是量变阶段这个阶段的最大功臣是曹仁他粉碎了袁绍的两面作战计划火烧袁绍粮草;而后面的质变阶段最大功臣当然是许攸了因为他带给了让袁绍致命的情报并提出计划。
河北平定后袁绍外甥、并州刺吏高干降而又叛据守壶关乐进、李典奉命攻下壶关高干遂退保壶关城曹操于是亲统大军攻打;高干军也由于长期被围困士气低落由于壶关城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曹军强攻连月不下。曹仁于是进言:“围城必示之活门所以开其生路也。今公告之必死将人自为守。且城固而粮多攻之则士卒伤守之则引日久;今顿兵坚城之下以攻必死之虏非良计也”曹操从之果然士兵超多逃亡曹军很快就攻下壶关城。壶关城固而粮足若曹军围攻数月不下死伤必然惨重就算攻下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倘若围而不攻则必定大军被拖延在此一旦刘表引军北上就后果不堪设想而袁氏兄弟也得到了重整旗鼓的宝贵时光。再说若守城士兵明白城破必死必定奋死守城倘若网开一面士兵为了活命必定超多逃亡如此一来再攻城阻力就小很多了。曹仁之言的确为上上之策。曹仁在镇守江陵、襄樊一带时其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得以充分发挥。
赤壁之战后期曹仁留镇南郡首府江陵与孙军将领周瑜激战长达一年。周瑜大军还没到先锋吕蒙带领数千人马先到达曹仁命骁将牛金领300壮士乘孙军立脚未稳攻击孙军。但吕蒙并非泛泛之辈从容应战很快就占据上风把牛金及部下团团围住;长史陈矫等在城上望见大惊失色。曹仁大怒立刻命手下准备弓马亲自带领几十名壮士救援牛金曹仁冲入贼围救出牛金等人吕蒙立刻命令手下围攻曹仁连杀数人。吕蒙深为曹仁骁勇所服又怕城里大军杀出抵挡不住于是下令退回。陈矫等见曹仁如此骁勇亲自救援部下爱兵如子大为折服感叹“将军真天人也!”可惜陈矫这句发自肺腑的话却被罗贯中多次用来赞誉一个鼠目寸光、有勇无谋而狂妄自大的旷世“军神”关羽关云长身上倘关羽、曹仁地下有知真不知他们会发何感慨。《傅子》说:“曹大司马 曹仁之勇贲、育弗加也。张辽其次焉”说以八百兵士大战孙权十万大军的张辽的骁勇仅仅在曹仁之下可见曹仁之勇绝非一般将领所及。后周瑜亲引大军与曹仁激战于江陵曹仁凭借江陵城固粮足与周瑜周旋期间多次派遣徐晃、曹洪领偏师偷袭、狙击孙军孤立部队还把周瑜射成重伤几乎要了周都督的命。后周瑜改变策略围而不攻分兵攻下附近几个县城
孤立江陵;曹操见江陵孤立无援助又已经拖延周瑜接近一年拦阻周瑜目标已经到达遂命一向手掌重兵但按军不动的襄阳守将乐进接应曹仁突围;周瑜在接近一年的激战里也吃透了曹仁的苦头任由曹仁安然撤退。在江陵争夺战中曹仁虽然兵力占下风但充分利用了自我的有利条件:牢固而粮食充足的江陵城又多次分兵利用兵力局部优势吃掉周瑜的孤立军队得以把周瑜大军牢牢牵制在南郡;让曹操能够顺利布置东南防线。曹仁能以劣势士气低落的士兵与孙军周瑜、程普、吕蒙 就应说这是的吕蒙还没有完全成熟之后在孙权的指点下刻苦学习后才真正成为一名杰出江陵从而一举袭取南郡此为后话三大将抗衡不能不说是奇迹。
公元218年夏侯渊和刘备在汉中剑拔弩张的时候宛城农民不堪连年劳役加上部分不满曹操的豪强乘机加以利用发生暴动守将侯音同情农民支持暴动并投降关羽曹操所置荆州刺吏也支持暴动形势十分严峻;曹操认识到事态严重立刻命令曹仁率领骑兵平定暴动曹仁迅速行动亲自带领镇压不到一个月便让侯音身首异处。曹仁用兵迅猛与关羽迟迟不接应侯音错过战机相比真乃天渊之别。次年关羽亲统大军数万水陆并进曹仁兵少退守樊城曹操派遣于禁都督七支部队救援曹仁不料连日暴雨山洪暴发淹于禁等七军樊城也离漫顶但是数尺汲汲可危。曹仁觉得樊城迟早将破准备弃城而走满宠劝阻之曹仁认识到弃城后果之严重遂沉白马于水誓死守城将士无不为之感动;最后等到昔日老部下徐晃救兵到大破关羽。与之相比关羽不但无法破城在水淹于禁后就拒绝孙权好意还不可一世、口出狂言实乃一介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