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的成语 成语: 汗马功绩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样的典故和故事?
成语: 汗马功绩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样的典故和故事?
成语: 汗马功绩 成语简解编号: 4184

成语: 汗马功绩
注音: ㄏㄢˋ ㄇㄚˇ ㄍㄨㄥ ㄐ|
汉语拼音: hàn mǎ gōng jī
参考词语: 汗马功劳
释义: 义参「汗马功劳」。见「汗马功劳」条。
Emoji符号: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汗马功绩”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汗马功劳」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战国七雄中的韩国,因为饱受强邻秦国的威胁,加上国君无能,人心涣散,以致内忧外患交迫,随时都可能亡国。韩非身为韩国的诸公子之一,曾在荀子门下受业学习,希望能用一己之才,为国效力,挽救国势。他虽屡次上书劝谏韩王,却无法受到重用,于是他便把满腔的抱负雄心,写成《韩非子》一书。本书是集法家思想之大成的重要典籍,主张崇尚法治,强调赏罚分明,提出许多切合实用的理论。在〈五蠹〉篇中,韩非论述法治思想,针对儒家的仁义说提出许多反驳,并认为法规必须与时俱移,不可食古不化。韩非认为人民都想追求安全和富裕,躲避危险和穷困。如果使人民前往作战,要人民不顾家庭的生计,一定要立下杀敌的功劳,君主却又不按功劳给予他们赏赐,结果就会使得人民遭受穷困。如此一来,人民怎么会甘心为国效力呢?后来「汗马功劳」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征战的功劳,亦泛指一般的功劳。
典源: 此处所列为「汗马功劳」之典源,提供参考。#《韩非子.五蠹》1>民之政计,皆就安利如辟危穷。今为2>之攻战,进则死于敌,退则死于诛3>,则危矣。弃私家4>之事,而必汗马之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穷危之所在也,民安得勿避?故事私门而完解舍,解舍完则远战,远战则安。行货赂而袭当涂者则求得,求得则私安,私安则利之所在,安得勿就?是以公民少而私人众矣。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今世近习之请行,则官爵可买;官爵可买,则商工不卑也矣。奸财货贾得用于市,则商人不少矣。聚歛倍农,而致尊过耕战之士,则耿介之士寡,而高价之民多矣。 〔注解〕 (1)典故或见于《战国策.楚策一》。 (2)为:音ㄨㄟˊ,使。 (3)诛:惩罚、杀戮。 (4)私家:营私以利于家。 〔参考资料〕《战国策.楚策一》秦西有巴蜀,方船积粟,起于汶山,循江而下,至郢三千余里。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粮,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里数虽多,不费马汗之劳,不至十日而距扞关。
书证: 01.明.姚茂良《精忠记.第二五出》:「感皇恩宠锡无穷,端不负汗马功绩。」
成语接龙“汗”字结尾的成语
栋充牛汗
“汗”字开头的成语
汗牛充栋
汗流浃背
汗马功劳
汗马之劳
汗出沾背
汗流浃体
汗流洽背
汗马之绩
汗马功绩
汗马勋劳
汗马之功
“绩”字结尾的成语
汗马之绩
汗马功绩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汗马功绩。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汗马功绩”分成的单字详解:
汗, 马, 功, 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