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的格式,如何写论文? 论文的格式是什么?
论文的格式是什么?
论文的格式是什么??
一、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
(一)总标题
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有:
①揭示课题的实质。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它具有高度的明确性,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的核心。诸如此类的标题很多,也很普遍。如《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问题》、《经济中心论》、《县级行政机构改革之我见》等。
②提问式。这类标题用设问句的方式,隐去要回答的内容,实际上作者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只不过语意婉转,需要读者加以思考罢了。这种形式的标题因其观点含蓄,容易激起读者的注意。如《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单干吗?》、《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吗?》等。
②交代内容范围。这种形式的标题,从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观点,只是对文章内容的范围做出限定。拟定这种标题,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论点难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加以归纳;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内容的范围,可引起同仁读者的注意,以求引起共鸣。这种形式的标题也较普遍。如《试论我国农村的双层经营体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条条与块块的关系》、《战后西方贸易自由化剖析》等。
④用判断句式。这种形式的标题给予全文内容的限定,可伸可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文章研究物件是具体的,面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须有很强的概括性,面较宽。这种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的标题,有利于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拓展。如《从乡镇企业的兴起看中国农村的希望之光》、《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从“劳动创造了美”看美的本质》等。
⑤用形象化的语句。如《激励人心的管理体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论》等。
标题的样式还有多种,作者可以在实践中大胆创新。
(二)副标题和分标题
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物件、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特别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一般都有一个副标题,如在总标题下方,添上“与××商榷”之类的副标题。
另外,为了强调论文所研究的某个侧重面,也可以加副标题。如《如何看待现阶段劳动报酬的差别——也谈按劳分配中的资产阶级权利》、《开发蛋白质资源,提高蛋白质利用效率——探讨解决吃饭问题的一种发展战略》等。
设定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晰地显示文章的层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层次的中心内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数码,仅标明“一、二、三”等的顺序,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紧扣所属层次的内容,以及上文与下文的联络紧密性。
对于标题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三点:一要明确。要能够揭示论题范围或论点,使人看了标题便知晓文章的大体轮廓、所论述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不能似是而非,藏头露尾,与读者捉迷藏。二要简炼。.论文的标题不宜过长,过长了容易使人产生烦琐和累赘的感觉,得不到鲜明的印象,从而影响对文章的总体评价。标题也不能过于抽象、空洞,标题中不能采用非常用的或生造的词汇,以免使读者一见标题就如堕烟海,百思不得其解,待看完全文后才知标题的譁众取宠之意。三要新颖。标题和文章的内容、形式一样,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做到既不标新立异,又不落案臼,使之引人入胜,赏心悦目,从而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目录
一般说来,篇幅较长的毕业论文,都没有分标题。设定分标题的论文,因其内容的层次较多,整个理论体系较庞大、复杂,故通常设目录。
设定目录的目的主要是:
1.使读者能够在阅读该论文之前对全文的内容、结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读者决定是读还是不读,是精读还是略读等。
2.为读者选读论文中的某个分论点时提供方便。长篇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有许多分论点。当读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某个分论点时,就可以依靠目录而节省时间。
目录一般放置在论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论文的导读图。要使目录真正起到导读图的作用,必须注意:
1.准确。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相一致。也就是说,本文的标题、分标题与目录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清楚无误。目录应逐一标注该行目录在正文中的页码。标注页码必须清楚无误。
3.完整。目录既然是论文的导读图,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项内容,都应在目录中反映出来,不得遗漏。
目录有两种基本型别:
1.用文字表示的目录。
2.用数码表示的目录。这种目录较少见。但长篇大论,便于读者阅读,也有采用这种方式的。
三、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是全文内容的缩影。在这里,作者以极经济的笔墨,勾画出全文的整体面目;提出主要论点、揭示论文的研究成果、简要叙述全文的框架结构。
内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属部分,一般放置在论文的篇首。
写作内容提要的目的在于:
1.为了使指导老师在未审阅论文全文时,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大体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逻辑顺序。
2.为了使其他读者通过阅读内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问题,如果产生共鸣,则再进一步阅读全文。在这里,内容提要成了把论文推荐给众多读者的“广告”。
因此,内容提要应把论文的主要观点提示出来,便于读者一看就能了解论文内容的要点。论文提要要求写得简明而又全面,不要罗哩罗嗦抓不住要点或者只是干巴巴的几条筋,缺乏说明观点的材料。
内容提要可分为报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
报道性提要,主要介绍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对文章内容的提示较全面。
指示性提要,只简要地叙述研究的成果(资料、看法、意见、结论等),对研究手段、方法、过程等均不涉及。毕业论文一般使用指示性提要。举例如下: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固然应服从上级规划部署的全域性,但主要的着眼点应放在对下负责,对本地的经济发展,对本地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负责,这才是发展全域性经济的前提,从而也自然在根本上符合对上负责。
●变部门“齐抓共管”企业为共同服务于企业,应成为部门工作的主要重点。(摘自《政府在市场经济中
如何定位》一文的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的写作要求可以概括为“全、精、简、实、活”。具体说来:
1.内容提要要求具有完整性。即不能把论文中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或观点)遗漏。提要应写成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
2.重点要突出。内容提要须突出论文的研究成果(或中心论点)和结论性意义的内容,其他各项可写得简明扼要。
3.文字要简炼。内容提要的写作必须字斟句酌,用精练、概括的语言表述,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
4.陈述要客观。内容提要一般只写课题研究的客观情况,对工作过程、工作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等,不宜作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一项研究成果的价值,自有公论,大可不必自我宣扬。因而,实事求是也是写作内容提要的基本原则。
5.语言要生动。提要既要写得简明扼要,又要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在词语润色、表达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体现文彩,以求唤起读者阅读正文的欲望。
四、正文
正文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这是毕业论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它章节有专门详细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五、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又叫参考书目,它是指作者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所查阅参考过的著作和报刊杂志,它应列在毕业论文的末尾。列出参考文献有三个好处:一是当作者本人发现引文有差错时,便于查询校正。二是可以使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教师了解学生阅读资料的广度,作为审查毕业论文的一种参考依据。三是便于研究同类问题的读者查阅相关的观点和材料。
当然,论文所列的参考文献必须是主要的,与本论文密切相关的,对自己写成毕业论文起过重要参考作用的专著、论文及其它资料。不要轻重不分,开列过多。
列出的参考文献一般要写清书名或篇名、作者、出版者和出版年份。
毕业论文形式要完整,应当包括封面、目录、论文摘要、正文、注释、引用参考文献资料目录。对所引用的他人的观点、参考的文献要注明出处(可用脚注、尾注的形式清楚地表现出来,注明作者、书籍名称或刊物、出版社、出版时间、页数等),引用其他参考资料也应注明资料来源。
论文格式要求
一、论文篇幅:
3000—4500字,论文必须包含2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及3-4个关键词。
二、论文格式:
(一)题目、署名及层次格式、文字、字数要求:
1、文稿采用A4幅面word文件;中文标题为三号宋体,正文为小四号仿宋体;英文字型为Times New Roman,标题字号为三号,字母全部大写;如有副标题,另起一行,首字母大写,正文为小四号字型;文稿应加注页码。
2、题目居中,署名及单位标在题目下,例如:
数字城市化程序
王** 赵**
(***大学***系,北京100001)(***设计院,天津300001)
需作叙述时,可在当页下方划一条横线,在横线下加说明。
3、摘要和关键词,写在题目下、正文前。
4、论文的层次,统一要求采用:
1 *******
1.1 *******
(占一行或接排。 当接排时,标题后要加标点)
1.1.1 *******
1.1.1.1*******
(二)文稿和图稿其它要求:
1、正确阐述技术内容。名词术语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如所采用的名词术语尚未编定时,可采用各业务部门和科研单位常用的名词术语,不要任意用简称、方言。
2、准确使用标点符号,注意:
(1)标题、图题、表名后及公式后不用标点;
(2)阿拉伯数字的起止(范围)号用“~”,如:
“20~30”,“8%~10%”,“0~10oC”
3、对正文中的某些问题需加以说明时,可用“呼应注”(也叫脚注),即在所要加注处的右上角标注“①、②……”,同时在本页末留出位置,划一横线与正文隔开,在横线下注明“①、②……”。
4、计量单位采用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一律用拉丁文书写。
5、外文字母写成印刷体,同时注意将正斜体、大小写分清楚。
6、数字的书写(统计数、各种计量及图表编号等各种顺序号)均用阿拉伯数字,世纪、年代、月、日和时刻均用阿拉伯数字,并一概用全称。
7、表格、公式、样图均要编号,每篇论文加注流水号,例如:
图1、图2,表1、表2,公式⑴、公式⑵。
8、照片要求清晰、层次分明,非彩印书尽量用黑白照片。墨线图要大小适当,图线要规整。照片、图稿等电子档案需备份一份随稿件一并提交。
9、参考文献的专案要列全,例如:
[1]*****主编.结构力学.北京:*****出版社,2003
[2]*****主编.城市规划.上海:*****出版社,2001
(三)文稿最后应有附件页,注明作者个人资讯,内容见下表:
作者基本情况表
姓名 性别 职称
工作单位 职务
联络电话 (固定电话请注明本地区号) 传真
通讯地址 邮编
E-mail
希望这些对你有帮助!
建议你上网找个论文范文看看,多看几个就知道了大学课程论文封面及基本格式大学课程论文学 院:(正文:四号,宋体) 班 级:(正文:四号,宋体)姓 名:(正文:四号,宋体) 学 号:(正文:四号,宋体)课程论文题目:(正文:四号,宋体)课程名称:(正文:四号,宋体)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 年 月 日课程论文题目(小二号,黑体) ——×××××××××(小三号,宋体)学□□生:×××(五号,宋体) (××××学院××班级,学号××××××) (五号,宋体) □□摘□要:(小四号,黑体)(正文:五号,宋体) □□关键词:(小四号,黑体) (正文:五号,宋体) □□(汇入语)一、×××××(一级标题 顶格书写)(小三号,黑体) □□ (正文:小四号,宋体)二、××××× (一)×××××(二级标题 顶格书写)(四号,黑体) 1、×××××(三级标题 )(小四号,黑体) □□ (正文:小四号,宋体) …… …… 五、结束语 □□…… 参考文献 (小三号,黑体) [1] 作者.论文题名[J].期刊名,出版年,卷(期):页码A~B (正文:五号,宋体) …… 备注:1.3000字左右; 2.行距:24磅 3.3-5篇参考文献; 4.论文纸张统一为A4版面,单面列印; 5.教师评阅应有论文批阅痕迹和评语; 6.特殊课程由课程负责人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特点制定标准,经学院批准后报考试中

l论文的格式是什么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资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资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资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资讯。
论文的格式是什么?要列印的格式
、毕业论文格式的写作顺序是:标题、作者班级、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2、毕业论文中附表的表头应写在表的上面,居中;论文附图的图题应写在图的下面,居中。按表、图、公式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编号。
3、毕业论文中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严格按以下顺序:序号、作者姓名、书名(或文章名)、出版社(或期刊名)、出版或发表时间。
4、论文格式的字型:各类标题(包括“参考文献”标题)用粗宋体;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摘要、关键词、图表名、参考文献内容用楷体;正文、图表、页首、页尾中的文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型。
5、论文格式的字号:论文题目用三号字型,居中;一级标题用四号字型;二级标题、三级标题用小四号字型;页首、页尾用小五号字型;其它用五号字型;图、表名居中。
6、格式正文列印页码,下面居中。
7、论文列印纸张规格:A4 210×297毫米。
8、在档案选项下的页面设定选项中,“字元数/行数”选使用预设字元数;页边距设为 上:3厘米;下:2.5厘米;左:2.8厘米;右:2.8厘米;装订线:0.8厘米;装订线位置:左侧;页首:1.8厘米;页尾1.8厘米。
9、在格式选项下的段落设定选项中,“缩排”选0厘米,“间距”选0磅,“行距”选1.5倍,“特殊格式”选(无),“调整右缩排”选项为空,“根据页面设定确定行高格线”选项为空。
10、页首用小五号字型列印“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2002级XX专业学年论文”字样,并左对齐。
11、使用软体:Microsoft Word 2000以上版本。
参考资料::lunwen./special/geshi.htm
什么是论文?论文的格式是什么?
格式和参考文献着录要求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版式
1.1 软体排版
用微软Word软体排式,用A4 纸(297×210)纵向排式,文字从左至右通栏横排、列印。
1.2 页面设定
页边距为上2.5cm, 下2.5cm, 左2.5cm, 右2 cm,装订线0,页首边距为1.5cm,页尾边距为1.5cm。
1.3 行间距
固定值20磅
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字排式
(包括中英文标题、正文文字、引文、注文、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
2.1论文题目、专业、学生和指导教师、摘要、主题词等排式
2.1.1论文题目排式
用小2~3号字,字型选用标宋(或黑体),居中排。论文题目的文字字数较少或较多时,按“2.3.3标题长度与转行”规定处理。
2.1.2“专业”、“学生”和“指导教师”等排式
“专业” 选用楷体4号字,排在论文(设计)题目的正下方,与论文(设计)题目之间空1行,居中排。
“学生 □□□”与“指导教师 □□□”排为一行,选用楷体4号字,排在“专业”下方,与“专业”之间空1行,居中排。如有多位教师,可用“,”号间隔。
2.1.3摘要排式
摘要以摘录或缩编的方式复述本论文主要内容。要求:概括地、不加注释地摘录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或简洁的介绍本论文阐述的主要内容及取得的进展。
编写摘要应注意:客观反映原文内容,不得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资讯,要着重反映论文的新内容和特别强调的观点。摘要宜采用第三人称过去式的写法(如“对……进行了研究”,“综述了……”等;不应写成“本文”、“我校……”等)。摘要不分段,以400字左右为宜。选用5号楷体字;“摘要”两字加黑。
2.1.4主题词(关键词)排式
主题词是表达论文主要内容的词或片语,是论文的重要检索点。主题词一般由3~5个词或片语组成。主题词直接从论文题目或论文正文中抽取。
主题词在摘要后另起一行排。主题词的字级、字型和排式与“摘要”的相同。
主题词与摘要之间不空行;主题词与正文之间空1行。
2.2正文排式
一律横排,通栏,文字选用小4号宋体。
2.3标题排式
标题可分为章(一级)、节(二级)、小节(三级)等。最小一级标题的字级应与正文文字的字级相同。
2.3.1 标题的字级、字型(如标题级别较多,可在3号字与小4号之间用技术处理的方法区别,如加黑或不加黑)
一级标题用小3号字,字型选用标宋黑体;
二级标题用4号字,字型选用4号宋体加粗(或黑体);
三级标题用小4号字,字型选用楷体;
最末一级标题用小4号字,字型选用宋体加黑(或黑体)。
2.3.2 标题占行
一级标题文字上下各空一行;居中排;
二级标题的上面空一行,居中排;
三级标题及其以下标题上下不空行,居左排。
在两级标题连排的情况下,可省1~2行。
2.3.3 标题长度与转行
标题文字较多时,可按密排标题方式处理,即字与字之间不加间空。标题文字少时,可按疏排标题方式处理,即在字与字之间加间空。间空一般是两字间空两字,三字间空一字,四字间空半字,五字及五字以下不间空。
标题文字长度占两行或两行以上的,可按多行标题方式处理,即应转行。标题转行:在标题文字的行长超过主体文字4/5行长的情况下,必须转行,转行标题文字居中排。
标题转行不能割裂词义,如人名、地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不能断开,虚词、术语、符号等不能转为下一行的第一字。
在有副标题的情况下,应注意主题与副标题的关系与比例。
2.4引文排式
短句引文排式:与主体文字相同。
大段引文排式:整段引文,另段起排,每行行头、行尾均缩排两格。引文上、下应各空一行。引文应变体。引文行头、行尾不加引号。诗歌等第一行的行头可后退四格或更多。
2.5表格排式
表格用字的字级用5号字(宋体);表头(即表格名称)用5号黑体。每一表格应统一编号,该编号应在正文中相应处标明。
表格宽度不能超过版心。
续表(即一页未排完,下一页接着排的表)应在接排面的表上方加“续表”或“表×(续)”等字样,如续表不止一页,则需加上“续表一”等字样。
如表格较大,也可用B4纸制成横表,按A4规格摺叠后,装订入册。
2.6图片排式
手绘图、摄影照片、计算机制作图、印刷品等彩色、黑白图照均应清晰、清楚、准确,层次丰富。
图片裁切或遮幅后不能造成不良效果。
图片的长度和宽度不能超过版心尺寸。
2.7目录排式
目录中的标题不能超过三级。
一级标题用小3~4号字;
二级标题用4~小4号字;
三级标题用小4号字。
标题字型按由重到轻的原则选择。如一级标题用4黑,二级用4号字,三级用小4号字。标题文字居左,页码居右,之间用连续三连点连线。标题需转行的,转行后的标题文字应缩排1字处理。
2.8 书眉排式
“四川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或“四川大学本科毕业设计”用5号字居左排,论文题目或设计题目用5号字居右排;书眉与正文之间用下划线分隔。
2.9 页码排式
用5号字排在页尾居中。
2.10 序言和后记排式
字级与正文相同。字型可选用仿宋体或楷体等。
版心宽度可略小于正文版心宽度。
2.11附录排式
附录应标明序号,各附录依次编排。如“附录1”排在版心左上角。“附录”用四号黑体字。附录文字的字级用5号字。
3.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文献的着录要求
文科类各学院对论文(设计)的引、注、参考文献的着录要求,由各学院根据学科特点自行制订统一、规范的具体要求,并报教务处备案。
理工医各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文献着录要求:引用资料、文献,均应说明来源。着录引文的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
顺序编码制:按文章正文部分(包括图、表及其说明)引用文献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编码置于方括号中,用上标的形式(置于右上角),直接放在引文之后(如〔1〕;〔15,18〕;〔25-26〕)。
3.1 专著着录要求、格式
3.1.1专著着录格式
主要责任者者.书名.其他责任者.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
例1:lq.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修订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76
例2: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西沙群岛考察组.我国西沙群岛的土壤和乌粪矿.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
3.1.2专著中析出的文献着录格式
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 析出其他责任者.见:原文献责任者.原文献题目.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在原文献中的位置
例1:黄蕴慧.国际矿物学研究的动向.见:程裕淇等编.世界地质科技发展动向.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38-39
3.2 连续出版物(期刊)着录要求、格式
析出责任(著)者. 析出题(篇)名. 析出其他责任者.原文献题名(刊名),版本.在原文献中的位置
例1:李四光.地壳构造与地壳运动.中国科学,1973(4):400-429
例2:赵均宇.略论辛亥革命前后的章太炎.光明日报,1977-03-24(4)
3.3 会议录、论文集、论文汇编著录要求、格式
著者.题(篇)名.In(见):整篇文献的编者姓名ed.( 多编者用eds.),文集名,会议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
3.4 学术报告着录要求、格式
著者.题(篇)名.报告题名,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
3.5 学位论文着录要求、格式
著者.题(篇)名.学位授予单位,编号或缩微制品序号,年
3.6 专利文献着录要求、格式
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3.7其他
私人通讯和未发表著作一般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如必须要引用时,应标明通讯人或著者的姓名、题(篇)名、地址和年、月、日。
参考文献的着录要求摘自GB/T 3179-92
什么叫论文,论文的格式是什么
撰写一篇论文就是把我们的想法借由文字的表达而传递给读者。以行销观点来看, 这论文就如同产品,它的卖点在于论文中欲传达的知识,而在产品卖出前,我们应以如何让产品卖点在形成后有其独特性且为人接受为重要思考,所以论文的内容必须丰富、论点必须扎实、写法必须简单。撰写一篇论文大略应包含下列内容:
1.题目
2.摘要
3.导论
4.回顾
5.主体
6.理论分析
7.实验
8.讨论
9.结论
10.参考文献
11.附录
图表
关键词
作者
上述第一部份到第十一部份为论文的主体架构,而图表、关键词与作者则是一些必须注意的细节,针对以上各个部分,我们分述如下:
一、题目:
一篇论文的题目旨在告诉读者这篇论文在谈论些什么事,并间或为其主要研究成果提出暗示,因此题目就是你论文的招牌。好的招牌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最起码会让读者有兴趣来阅读你的论文,所以题目的订定非常重要,即使有好的内容而没有好的题目,也会使得整篇论文的价值大打折扣。而题目的订定必须贴切、兼具新鲜感和创意且能切实反映论文内容,题目长短及字词精准度的掌握,要有减一字则太少,多一字则太多的拿捏,要使读者在看到题目时,就能深受吸引并对内容有所期待。切忌题目太长,因为这会大大的减低了你论文的吸引力。因此订定一个好的题目便是吸引读者来阅读这篇文章的第一步。
二、摘要:
摘要等于是整篇论文的缩影,读者可能是阅读完摘要才知道这篇论文适不适合他,因此摘要的撰写必须提纲契领,内容必须清楚而且不能太过冗长。读者在读完摘要之后若能对于整篇论文有一个清晰概括的轮廓,此摘要便是一段成功的摘要。
三、导论:
有人说读一篇论文只要读完摘要、导论与结论就可以清楚知道这篇论文在做什么,因为这三个部分负有清楚建构整篇论文脉络,且对文章的前因后果作有条理交代的责任。顾名思义,导论就是要引导读者进入文章的核心,所以导论的内容必须说明做这篇论文的动机,同时点出所要探讨的问题为何,以及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在这个部分可以提到目前对于这个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为何?甚至这些相关研究的优缺点为何?还有我们的研究成果与他们的研究成果差别在哪里?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方法比他们的方法好在那里?切记一篇论文只有一个问题,也就是一篇论文只解决一个问题,一篇论文绝对不能同时出现两个或更多的问题。
四、回顾:
这个部分最主要就是回顾一些相关的研究方法,同时提出比较物件。在导论中我们已提到关于相同问题的相关研究有哪些,在这一节我们则可以将别人的方法作简短的介绍,让读者有更多的了解,以便稍后与我们的方法做比较。这个部分我们不需要把别人的内容整个移植,只要撷取重点特别介绍即可。例如:我们可以将演算法重写,或者可直接以例子来说明别人的方法,通常以例子来说明别人的方法比较容易让读者了解。
五、主体:
主体的部分就是将自己所提出的方法呈现出来,是整篇论文的核心。在这个部分大多是只提出一个方法,切忌提出好几个互相厮杀的方法。例如提完方法一又提出一个比方法一更好的方法二,之后又提出比方法二更好的方法三…,最后才提出最好的方法五,如此一来造成文章太过冗长,二来呈现出方法一到方法四毫无存在理由的矛盾,而因其所占篇幅,致使读者在看完一大半文章才找到整篇文章真正的重点,无异是另一文章重点未能适得其所的遗憾;除非,所提出的各种方法皆有其存在的条件,比如:在条件一的情形下可能方法一比较好,方法二则在条件二成立之下有较好的效率…,当条件五成立时方法五会有较好的效率等等,在这种不是某个方法绝对比某个方法好的情形下,才适合在一篇论文里同时提出一个以上的方法。
而这些在各种情形下都有其存在理由的方法,虽也可用许多篇论文把它们分别消化掉,而不一定得在一篇论文内把它们完全提出,但得注意的是,如此化整为零的作法,虽然在论文数量上增加了,然而每一篇论文的质可能只变成原来的五分之一,其价值也相对降低了,就投稿策略而言,实非上策。因此,如果想投到等级高的期刊杂志,最好还是一次把它们提出来,让整篇论文的质增加,如此一来便有机会让等级较高的期刊杂志接受。
六、理论分析: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节,可以说是整篇论文的梁柱,就好像盖房子一样,梁柱越坚固房子就越稳固。论文内容的正确性、适当性与可行性完全看这一节的表现。在前面一节我们对所提出的方法侃侃而谈,这一节我们就必须以理论来分析方法的正确性、适当性与可行性。
我们必须利用相关的理论来做分析比较,除了以理论基础来证明我们所提出的方法具有正确性、适当性与可行性外,我们还可以借此与其它的方法做比较,同时证明我们的方法优于其它方法,例如:我们可以以相同的理论帮别人的方法推汇出一些效能的计算方式,然后再加以做比较,或者也可以直接由复杂度分析来做比较。
七、实验:
在这一节,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实验资料来证明前一章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与优越性,也可在理论分析不够强而有力的情形下,佐以实验资料来加以证明。然而实验资料必须客观,如果能多与一些有名的实验资料比较则效果更好,而且实验资料不能太少,否则便失去其客观性。事实上,实验资料对一些研究数学的人而言并不是非常客观的,因为我们通常只能做几个例子的实验资料,然后再由这些资料来做比较与推论。对于一个方法而言,数理证明可以强而有力地说服读者这个方法对于每一个情况都成立,相形之下实验资料跟数学证明显然弱了许多。所以在做实验的时候,如果能多列举一些实验资料是比较好的。总之,实验资料越多,则别人越能够接受我们所提出的方法。应切记的是,实验资料越多当然越好,但千万不能够伪造资料。一旦伪造资料便犯了严重的江湖大忌。
八、讨论:
针对前两节(理论分析与实验)我们可以做一些讨论,讨论一些我们所观察现象或者提出我们的心得与看法,也可加入一些批判的意见,如果内容不是很多则这个部分可以并入前两节,以「分析与讨论」及「实验与讨论」并行的方式进行,而如果内容很多的话则可独立出来自成一节。讨论内容必须客观,不可有所偏颇或者故意隐瞒事实,更不可夸大其词,也就是有几分证据就讲几分话。比如说:你的方法执行效率比其它方法好,但可能你事先已经先做过某些前置处理(preprocessing)的工作,而这些前置处理可能带来的其它影响为何,亦须交代清楚,这样才能算是一个客观的分析,否则会让人觉得你的分析很不客观,因此对于所提出的方法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九、结论:
结论是整篇论文的收尾,收尾要收的漂亮就要简洁有力,太过冗长一样失去它的意义,因此结论与摘要是非常相似的两个部分。通常结论的部分必须把论文的内容做个总结。此外,特别必须强调论文所做的贡献,以凸显论文的价值,最后可以点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或者提出未来可以做的研究方向供读者参考。
十、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形成必定是由许多文献的知识累积而成,列出参考文献的目的就是让读者可以容易找到我们所参考到的文献,因此所列出的参考文献一定是论文中提及的,论文中没有提到的绝对不能出现在此部份,否则每个人都可以随便列出上百篇或上千篇的参考文献以增加篇幅,如此一来文献和本文的关联处就会很让人丈二金刚摸不著头绪,因此这是绝对要注意的事项;而所列出的参考文献必须完整,以便读者能很容易的找到他想参考的文献。参考文献的写法有许多种,通常只要选择某一种常见的规格来模仿便可,如IEEE的格式;此外,在列举参考文献的时候必须注意几件事,首先,每一篇被列举的文献必须位置正确,举例来说,当文中告诉读者[8]是RSA加密法,但参考文献中[8]却是DES加密法,这是不对的。此外,当你参考到一个方法,而这个方法在许多文献中都出现过的时候,选择最有名的那一篇当作你所要列举的参考文献,如此才能拉高这篇论文的价值,而参考文献中尽量不要列举到本地的会议论文 (Local Conference Paper)或非英文书写的文章,一般而言这型别的论文国际化的程度较低,不仅将会造成读者未来根据文献所列去查资料的困难,而且无形中整篇论文的水平也会被拉低。
十一、附录:
这部分通常是一些在论文中提到的定理证明,或者是一些在论文中所使用到的图表,而定理证明或图表亦可直接置于文中适当之处,因此可以不用在附录中出现,通常是定理证明过程太长,或者图表太大,我们才将其移至附录中。因此定理证明或图表要直接置放在文中或放在附录中,作者可以自由选择。
写论文的格式是什么?
一般论文老师会要求格式的,如果是毕业论文也会有固定的格式,每个老师的要求都不一样的,没法说,只能看老师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