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明朝皇帝宴请外使,宴会结束丢了580个盘碗,现在每件都价值连城

火烧 2021-07-05 02:32:49 1043
明朝皇帝宴请外使,宴会结束丢了580个盘碗,现在每件都价值连城 明朝有一个笑话,是说郑和下西洋回来后,带回了大批外国使节。皇帝一看生意来了,就下令宴请各国的使节,在推杯换盏,宾客尽欢后,宫廷的官员在收
明朝皇帝宴请外使,宴会结束丢了580个盘碗,现在每件都价值连城

明朝皇帝宴请外使,宴会结束丢了580个盘碗,现在每件都价值连城  

明朝有一个笑话,是说郑和下西洋回来后,带回了大批外国使节。皇帝一看生意来了,就下令宴请各国的使节,在推杯换盏,宾客尽欢后,宫廷的官员在收拾的时候突然发现,宴会使用的餐具(官窑青花瓷器)竟然少了580件。官员上报皇帝后,皇帝认为这是好事,只有他们喜欢中国的青花瓷器,咱们才有利润可赚。虽然这只是一个小笑话,但也能突显出明朝时期其他国家对中国瓷器的追捧,今天就来聊聊郑和下西洋时,中国瓷器在国际上的价值。 永乐青花瓷碗 此碗造像秀丽,胎体极薄,外壁绘画洞石竹子、花草。足墙绘画回纹。青花呈色艳丽,绘画细腻,属于传统的中国纹饰。 郑和下西洋极大地推动了贸易的发展 郑和下西洋主要目的就是宣读皇帝诏书,赏赐各国国王并鼓励他们来华朝贡。就像今天的博览会,到各国去展览中国的商品,以吸引外商来中国贸易。在郑和的鼓励下,东南亚各国纷纷派出使团来华朝贡。 郑和下西洋引入了珍贵的「 ”苏麻离青”和优秀的海外文化,使得永宣青花瓷器呈色、造型、纹饰都别具一格,我国青花瓷器生产因此进入了黄金时代。这些来华朝贡使者随船载运来交易的货物,大都是东南亚各地生产的胡椒、香料等,这些使者回程购买的货物大宗就是陶瓷。 中国瓷器也成为国外统治阶级和富人的财富象征,他们不仅将精美的瓷器作为摆设品,还常用以装饰项圈、手镯等贵重物品。 青花阿拉伯文盘座 这件瓷器上下口沿均是宽折沿,通体绘画青花纹饰,口底均绘画菊瓣纹,中间绘画莲瓣纹,主题纹饰为阿拉伯文。此器物中国少见,应为出口阿拉伯地区的瓷器。因为阿拉伯地区饮食习惯与我们不同,席地而坐,然后把盛有食物的盘子放到这件器物之上。 土石换高级奢侈品,我们赚得盆满钵满 贩卖瓷器是一桩可以赚取高额利润的生意,《明会典》记载南洋物产番货价:肉荳蔻每斤五百文,大枫子每斤一百文,血竭每斤十五贯,沉香每斤三贯,丁香每斤一贯,降真香每斤五百文,苏木每斤五百文。 折还我国瓷器之价是:青白花瓷盘,每个五百贯,青白花碗,三百贯。酒海,一千五百贯。豆青瓷盘,一百五十贯,豆青瓷盘碗,每个一百五十贯。一个青花碗可以换取100斤沉香,可见利润之丰厚。 我国在当时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有绝对的定价权。我们用瓷器换回各种犀角、象牙和各种高级奢侈品。 青花缠枝花纹折沿盆 此盆青花呈色浓艳,有晕散现象,为苏泥勃青料所致。纹饰繁复生动,层次分明,是永乐时期受西亚国家金银器的影响而创烧的一种新器型。 只因瓷器太精美,忍不住就顺回去几个 上文中说外国使臣吃完饭,顺手就把盘碟拿走,虽说是一个故事,但也不无道理。这些使臣何曾见过这么精美的瓷器,以前就是拥有瓷器,也只是中国烧制最普通的瓷器。就算这样也被视为稀世珍宝。 皇帝用餐使用的瓷器均是官窑生产,质量要高上几个等级。这里居然吃饭用的餐具,居然比在家摆放彰显身份的瓷器还好,你说震惊不震惊。放到现在,每一件永宣时期的青花瓷器,都价值连城。均在大型博物馆,民间少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