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逖是哪里人 东晋镇西将军祖逖简介

东晋镇西将军祖逖简介
晋朝人物本名:祖逖
别称:祖生、祖车骑
字号:字士稚
所处时代:两晋时期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范阳遒县
出生时间:266年
去世时间:321年
主要成就:率部北伐,收复河南
官职:镇西将军、豫州刺史
(历史3xm.com.cn)祖逖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祖家为北地大族,世代都有两千石的高官。祖逖少年时生性豁荡,不拘小节,轻财重义,慷慨有志节,常周济贫困,深受乡党宗族敬重。他成年后发奋读书,博览书籍,涉猎古今,时人都称其有赞世之才。
太康十年(289年),侨居阳平郡的祖逖被郡府举为孝廉,又被司隶举为秀才,但都没有应命。后来,祖逖与刘琨一同出任司州主簿。两人的关系十分融洽,常纵论世事,有时夜深还不能入睡,拥被起坐,相互勉励道:“如果天下大乱,豪杰并起,你我二人应在中原干出一番事业!”
效力诸王元康元年(291年),八王之乱爆发。祖逖得到诸王的重视,先后效力于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豫章王司马炽,历任大司马府掾属、骠骑将军府祭酒、主簿、太子中舍人、豫章王府从事中郎。
永兴元年(304年),东海王司马越拥晋惠帝讨伐成都王司马颖。祖逖也随军出征,不料在荡阴战败,逃回洛阳。惠帝被挟持到长安后,范阳王司马虓、高密王司马略、平昌公司马模竞相征召祖逖,但他都不肯应命。后来,司马越任命祖逖为典兵参军、济阴太守。但祖逖适遇母丧,遂守孝不出。
率众南下永嘉五年(311年),洛阳陷落,祖逖率亲族乡党数百家南下,避乱于淮泗。他躬自步行,把车马让给老弱病人,又把粮食、衣物和药品分给别人。逃亡途中多遇盗贼险阻,祖逖应付自如,被同行诸人推为“行主”。到达泗口(今江苏徐州)后,祖逖被琅琊王司马睿任命为徐州刺史,不久又被征为军谘祭酒,率部屯驻京口(今江苏镇江)。
建兴元年(313年),晋愍帝即位,以司马睿为侍中、左丞相、大都督陕东诸军事,命其率兵赴洛阳勤王。当时,司马睿正开拓江南,根本无意北伐。祖逖进言道:“晋室之乱,并不是皇帝无道,百姓造反,而是藩王争权,自相残杀,给了夷狄可乘之机。如今北地百姓备受蹂躏,都有奋起反击之志。大王如能命将出师,让祖逖等人为统领,江北豪杰必定会望风响应,沦亡人士也会欢欣鼓舞。如此,也许可以申雪国耻。”司马睿虽不愿北伐,却也不便公开反对,于是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但却只拨予千人粮饷、三千匹布帛,让他自募战士,自造兵器。
收复豫州司马睿的消极态度,并未动摇祖逖的北伐决心。祖逖率领跟随自己南下的宗族部曲百余家,毅然从京口渡江北上,并在大江之中,用力拍击船楫,立誓要扫清中原。他在渡江后,暂驻淮阴,起炉冶铁,铸造兵器,又招募到士兵二千多人。
当时兖豫一带有豪强张平、樊雅,占据谯城,聚坞自保,有兵数千人,只是在名义上臣服于司马睿,接受其授予的官职。张平部下还有董瞻、于武、谢浮等十多支小部队,各有数百人。建武元年(317年),祖逖进驻芦洲(今安徽亳县),派参军殷乂去联络张樊二人。但殷乂却轻蔑张平,认为他不能保住头颅。张平怒杀殷乂,并拥兵固守,与北伐军对抗。祖逖攻城不下,遂使用离间计,引诱张平部将谢浮。谢浮借与张平商讨军情之机,杀死张平,率众归降。祖逖进据太丘,但因军中乏食,处境艰难。
张平死后,樊雅仍占据谯城。樊雅率众夜袭,直逼祖逖大营,军中大乱。祖逖沉着指挥,督护董昭英勇杀敌,终于击退樊雅。祖逖又率部追讨,却遭到张平余部的迎击,便向蓬坞堡主陈川、南中郎将王含求援。陈川、王含分别派部将李头、桓宣率军助战。祖逖让桓宣去劝降樊雅,桓宣单马入谯城,对樊雅道:“祖逖正准备荡平刘聪、石勒,需要仰仗你作为后援。先前是殷乂轻薄无礼,并非祖逖本意。如果现在和解,既可建立忠勋,又能保全富贵。但若还要固执,朝廷派出猛将,凭你手下乌合之众,依据一座危城,北边又有强贼窥伺,万无一全。”樊雅遂出城归降。
祖逖攻占谯城后,终于在豫州站住脚跟,打通了北伐的通道。桓宣则率部返回。不久,石虎围困谯城,王含又遣桓宣来救。石虎闻听桓宣前来,撤军而退。桓宣于是留在谯城,协助祖逖征讨不肯归附的坞堡武装。太兴元年(318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建立东晋,是为晋元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