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滑坡如何逃生
滑坡的发生有一个从缓慢发展到剧烈运动的过程,当发现坡体出现裂缝、冒水、推挤等滑动迹象时,要及时躲避。躲避的距离要足够远,因为滑坡体的活动范围往往能达到几千米。坡底位置最危险,滑坡体可以覆盖坡脚的大片区域,滚落的石块还可能砸到更远处,因此逃生时要迅速向滑坡体两侧跑,争取在大滑坡之前脱离滑坡体。如果观察到边坡附近裂缝较大且快速变宽,对滑坡体下部一定范围的人员和建筑物构成很大威胁时,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分辨危险地段,转移人员和重要财产。对经过危险地段的公路采取临时管制,限制或禁止车辆通行。
![]() |
遇到滑坡如果实在来不及逃生,抱住滑坡体上的树木也许能有一线生机 |
如果已经处于滑坡范围内,特别是滑坡体开始运动时,要保持冷静的头脑,迅速观察周围环境,设法向旁边较安全的地方撤离。一般的滑坡体在开始下滑时仍能保持一定的整体性,只要反应及时仍有可能逃离危险地段。若滑坡体速度加快到无法逃离,也不要过于悲观,只要滑坡体保持较好的整体性,站在原地不动反而要比乱跑的生还可能性更大。这时处于滑坡体中后部要比处于前部或边缘更安全,遭遇冲击的可能更小。1983年发生在甘肃黄土高坡的一次滑坡中,唯一的幸存者就是靠紧抱着滑坡体上的一棵大树得以生还的。
- 上一篇
为什么隧道口两端要戴“帽子”
削竹式洞门如果你留意一下隧道的两头,会发现隧道进出口的地方总有个“帽子”罩着,这些“帽子”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以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为例,这条目前世界最长的双洞公路隧道长达18千米。南隧道口的“帽子”看上去像斜着被削开的竹筒,称为削竹式洞门;北隧道口是一个
- 下一篇
为什么有些道路两侧的斜坡要做成台阶状!
为了保证交通的平顺,道路路线往往要临近或穿越山体,这难免要对原来的地形进行填挖。为保证填挖形成的边坡以及道路途经的自然边坡的稳固,就得进行“削坡”,也就是把原先陡峻的斜坡开挖放缓,同时采用打锚杆、喷混凝土、砌石、种植草皮等方式进行加固,使边坡更加稳定,以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