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地震震中遗址 5.12大地震的感人事迹(简短、精彩、特别)急用啊急用!
5.12大地震的感人事迹(简短、精彩、特别)急用啊急用!
5.12大地震的感人事迹(简短、精彩、特别)急用啊急用!
身躯铸成生命之舟 5月12日下午,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洪口镇永安坝村小学24岁的教师苟晓超,一如往常值守在三楼教室里。突然,整栋教学楼开始晃动,颤抖。他本能的大喊:“同学们,赶快跑!”几乎同时,他冲到阳台上,大声呼叫其他班的老师和学生。 大部分学生从午睡中突然惊醒后,都迷迷糊糊不知所措。苟晓超一边喊:“快跑,危险,快,快······”,一边迅速抱起一名学生往楼下冲。到了楼下,来不及喘一口气,立即返身又冲向三楼,抱起两名学生向楼下冲去······当他在一次冲向三楼,再一次抱起两名学生,再一次向楼下冲去时,顶楼轰然倒塌。被苟晓超抱下楼去的学生获救了,然而,苟晓超被坍塌的混凝土和砖块砸断双腿,胸部也受了重伤。学校其他老师和村民立即实施救援。看到有人准备搬自己身上的砖块和混凝土,苟晓超断断续续地说:“我······恐怕······不行了,快······快······救学生。”他艰难地用手指着顶楼说:“上面······还有学生······还有······”随后,苟晓超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5.12大地震解放军的感人事迹(100字)
13日下午6点200名来自天津的特警赶到现场救援,截至14日下午2点,已经成功营救出困在北川县县城、景家村、苦竹坝水库、电站等地的400余名被困人员。然而,却因为手上的施救工具只有铁锹和钢钎而无能为力。特警们对压在废墟中求救的孩子束手无策,他们不敢乱撬楼板,担心整幢楼垮塌下来;也不敢采取粗鲁方式实施救援。特警们无能为力,他们在安慰孩子的时候落泪了,在走出操场的时候放声大哭。(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
14日12时20分,15名空降兵写下遗书从4999米的高空一跃而下,最终成功伞降茂县,并在第一时间首次传回了茂县灾情。而这些空降兵平时训练中只需在数百米高度跳伞。这是空军首次在高原复杂地域,无地面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无气象资料条件下运用伞降方式参加抗震救灾,这15名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抗震勇士,在危难时刻向我们诠释了“人民子弟兵”的终极意义。(冒着生命危险的一跳,解放军总是在关键时刻冲锋在前,奋不顾身)
一个军人在天涯上的求救信
“为什么现在电视上不播报江油地震受损失的情况,我老婆现在7个月的身孕,没有食物和水,,今天上午联系了一次,已经饿的不行了。。。急需求救。。。现在也没有救援队伍去江油,,电视上一次江油的灾情也没有报,我也是军人,我们部队现在待命准备去四川汶川救灾,我愿意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去救灾区的老乡。。。
可是我老婆确没有人救。。。。我马上就要出发了,也许很难联系她,,,,虽然无论怎样我会尽全力去抢汶川救灾区老乡,,,可是希望在江油的老乡也能跟她带点吃的,哪怕一瓶矿泉水也行,,,求求老乡了,,,她现在在马路湾中国电信的门口公路上的一辆货车上。。。叫王琢,,是老师,,求各位老乡帮忙,,,
一个去汶川救灾的军人的恳求
知道江油肯定没有人能见到这个帖子,希望在外的人们能联系上江油的同胞们帮
帮忙发下,谢谢了就1分钟(当代最可爱的人,也是舍小家为大家的一例,很欣慰的听说他老婆得救了)
文川大地震的感人事迹谁知道?(急)谢谢
太多了 出现这种事的时候 人人都是英雄
人情已经战胜了天灾
你要是要找突出的感人事迹 各大网站都有
成都新闻也在放这些
急用!快!四川地震感人事迹。最短的!
同学帮助挖掘校园,救师生
成都地震(5.12)的感人事迹急~
50小时耗尽她的生命》
刚才我又到她身边试了一下,她已经没有脉搏,也没有呼吸,人已经冰凉,看来所有的努力都不能挽救她的生命。我们的战士尽力了,但是还是不能把她救出来。一上午我在这里陪这她说话,我还能给她喂水喝,她还能跟我对话。我就跟她说我说你一定要坚强的活下来,虽然你的女儿已经牺牲了,但是你的孙女还在,你如果不能坚持下来,你的孙女怎么办?她就会成为一个孤儿。她就跟我说我会的,我一定要坚持下来,我为了我的孙女也要坚持下来。她真的很顽强,虽然已经在下面掩埋了四天,但是她依然很顽强。
现在已经没有心跳,没有呼吸了。她刚才还在安慰我。我心里很难过,她叫杨玉芳,她52岁,女儿叫莲容,28岁,救出13个小学生,自己牺牲了,她如果少救一个学生,她自己就活了。她还有孙女在,没法救活我心里很难过。
《遇难女教师用身体围出学生的幸存空间》
我们挖出了一名老师,她的身体蜷缩着跪在地下,把自己的背部尽量往上挺,她的底下就是一名学生,这名学生幸存了,但是这个老师的头部严重受伤,当场就已经遇难了。现在在灾区的现场我们能够发现很多这样感人的事迹。
《解放军叔叔来了就什么都不害怕了》
我们在映秀镇救出的一个小学生,因为我们昨天(5月14日)跟着运送伤员的直升机回到后方,上直升机的时候他告诉我们他当时是在四楼,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地震的时候由于震幅特别大,他从楼上被弹出来弹到一楼,他的头部还流着血,整个眼睛也流着血,他什么都看不见,说你们是解放军吗?我说我们是解放军。他说我心里特别害怕,但是你们来了我就什么都不害怕了,而且一路上解放军叔叔你抱紧我,你抱紧我就不怕了,所以,我们一直把他抱到救护车上。
《灾难让她一夜长大》
5月12日地震发生时,李玥正如平日那样,和一班同学安静地上课。强烈的地震使教学楼剧烈晃动,李玥当时蒙住眼睛,随后意识到危险降临,便和同学们一起冲出教室,但她并没有选择楼梯逃生,而是直接从二楼跳了下去,幸运的是她并没有受伤,并且冲出垮塌的围墙,跑到距离小学50米左右的民警训练场,然后和民警一起跑出了危险区域。当时她已经开始担心爸爸妈妈,“我爸爸是北川拘留所的狱警,我只知道他们单位的楼全部垮掉了。我家住在小河街,都垮了……爸爸……可能不在了……”她低着头,很艰难地说出她所知道的爸爸的情况,“但是我还是很想找到爸爸。”从地震开始到暂时平息,勇敢的她都没有被吓哭,而妈妈那被石头压断的右腿却让她立即泪如雨下,“我随着大家第一次转移的时候,突然听到妈妈叫我的声音,回头一看,妈妈躺在一大堆受伤的人中间,我马上跑了过去,一直哭。妈妈的右腿断了,骨头全部在外面,还不停地流血。妈妈看到我哭,自己却没哭,不断对我说,你要坚强,要坚强,你爸爸怎么样了……” 李玥还有个姐姐在北京邮电大学读书,记者问她:“和姐姐通上电话了吗?”“昨天通上了,她在报纸上寻找我们的消息,让我给她写信,于是我就给她打了电话。”“那你告诉姐姐家里的情况了吗?”“我第一次的时候没有给她说,因为她还有一个月就要期末考试了,不想让她太担心,于是就说我和爸爸妈妈都很好……其实,我是故意骗她的。”李玥的坚强远远超出了她的年纪,这场灾难让她一夜长大。
《幸存者王松:“在山上架锅煮饭,被直升机营救出来”》
我是漩口中学初三二班学生。我们班46人。我们的教室在三楼,出事时老师正在讲台上讲历史考试试卷。教室晃动起来后,我们就奋力向外跑。在底楼,我的手和脚都被砸伤了。同学们把我搀扶着,我们向后面渔子溪的山上跑。我们的教室,就在我们身后轰然倒塌。
我们走了半小时,来到山上。一路上,看到很多倒塌的房屋。下午5点左右,老师组织同学,将那些坍塌房屋的木板取下来,当我们的床板,又从一些农户家里,拿了很多锅和米,在野地里,我们用砖头当灶,架锅煮饭。
我们学校1200多人,31个班。一共架了大约50口锅。夜幕降临,山上炊烟袅袅,我心里却异常沉重,不知道这苦难什么时候完结,也不知道家里面的情况怎么样,父母是否安全。第二天,下起了大雨,幸好在这之前,同学们在顶上支起了帆布。但大雨还是给我们造成了很大麻烦,很多人的衣服被打湿了,不停咳嗽。
靠着煮饭,以及学校超市里面的饼干等干粮,我们学校的师生饮食暂时还不成问题。但是,很多人的伤势得不到救治,伤情越来越严重。大家都显得非常悲观。老师一再告诉我们说,外面的交通中断,汶川和外界失去了联系,但是,救援队伍很快就要来,很快。
昨日上午9点左右,救援的飞机终于来了。飞机在我们头顶轰鸣着,我们惊喜地抬头,看到两架直升机在盘旋着,我们终于有救了,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有的同学大声欢呼,有的则激动得流出泪水。随后,飞机不断地向下丢袋子。袋子里面,有饼干、矿泉水、火腿。
11点左右,又来了四架飞机!他们又投了很多食品,然后第一架飞走了,第二架停了下来,招上去了8个伤势比较重的同学,那个停飞机的地方,每次只够停一架飞机,前面一架走了之后,我上了第二架载人的飞机。飞行了20多分钟后,飞机在什坊停了下来。随后,就有医生把我送到了这里。

有关5.12地震的感人事迹的范文(6年级)急
1.从重庆赶来北川的王川,原本来寻找在此打工的妻子,却惊喜得知妻子已经平安无事回到家中。但看到这番悲惨的场面后,王川想:“反正都来了,就帮忙做点事情。”于是,在救援的人群中,多了一个及时伸出援手的人。他从已经人去屋空的五金店找来千斤顶,一个人来到曲山小学施救。直到昨天下午,又一批来自重庆的特警赶来的时候,王川还在被困学生李月身旁忙活着
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
一,地震瞬间老师拽出最后一个智障生 2008-05-16 16:42
昨天上午,31岁的都江堰新建小学谢老师在一片废墟中,扒出了装有学生联络方式的U盘。“5·12”地震使这个小学遭遇巨大不幸,数百名学生被埋在倒塌的楼下。不幸中的大幸是:小学里的17个智障学生、26个聋哑学生全部幸存。
家长不敢回忆倒塌场景
15日,都江堰市,晴。此时,距离灾难发生已3天。
最初,找到位于市区中心的新建小学时,通往校舍的那条泥泞小路格外显眼,黄色的湿土插着一幅油画。画里是洁白的小花。走进校舍,空气中有股异味刺鼻。这是生命曾经存在,而又突然消失的味道。
走进原来的校舍,正对着大门的四层教学楼只残留约四分之一,黑板裸露在外。
操场很大,还有篮球架。能够想象,在灾难骤然来临前,这里曾经欢声笑语,生龙活虎。如今,只有几个家长还回到学校看看。他们不太敢详细描述教学楼轰然倒塌的那一刻,更不敢回想,自己的娃儿身入险境的场面。
新建小学共有学生600多人。经现场初步清点,安全撤离到操场的学生有近400人。不过,地震发生时,学校的17个智障学生、26个聋哑学生全部幸存。
这是一个奇迹。
危险瞬间教师拽出智障生
15日的都江堰市区,通讯仍时断时续。辗转之间,终于找到了负责新建小学特殊教育班的老师谢罡。后者今年31岁,有个8岁的男娃。在他的教师生涯中,有15年给了这些智障生和聋哑学生。
“地震发生时,盲哑班正在教学楼旁边一栋平房上课。”谢罡回忆,正是这样增加了学生脱险的可能性。“我想,平房比楼房倒塌速度要慢一些。学生有时间逃生。”他说,当时自己一转身,背后的教学楼就垮了,“很快!”
学校老师见状,赶紧让学生出来。其中智障生问题很大。谢罡还记得最后一个智障生小马脱险的场面。剧烈摇晃的那一刻,小马还坐在教室里。“那时有个老师大叫,小马,赶紧出来。”
不过,小马还是没有反应。谢罡就冲进去,一把把小马拽了出来。地震后,为了保护幸存的学生,老师们自发围成了一个圆圈。
在一片废墟中,“圆心”是学生,外围是老师。情况一稳定,聋哑学生和智障生的家长被告知,带孩子们回家吧。有几个没有家长接的,老师们护送他们去了各自的亲戚家。
为方便重逢,废墟里挖资料
接下来几天,谢罡和其他老师们一直在新建小学的废墟里寻找,日日夜夜。男老师24小时日夜待命,女老师则要求每天固定时间集合,应对突发事件。
昨天上午,谢罡又去了一趟学校。在一片废墟中,他扒出了一个U盘。那里存着他的一些个人资料,还包括所有特教学生的联系方式。
谢罡说,虽说学生们被安全疏散了,在不大的都江堰市区里,找到他们也挺方便。可是如果有更多的联系方式,那么,今后新建小学重建后,师生彼此的“重逢”就会更加容易了。
“‘新建’的每个老师都这么想。”谢罡说。
二,北川县委办楼坍塌3名干部喝尿熬过75小时 2008-05-16 16:36
在汶川大地震中,北川县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北川县县长称,该县许多干部在地震中遇难或失踪。北川抗震救灾总指挥、绵阳市委副书记易杰介绍,北川有1万余人在地震中丧生,向外转移灾民1万多人,尚有数百人在废墟中等待救援。目前,在北川县城里,有近4000人的救援队正在展开救援。北川中学附近区域及县城救援现场的移动通信信号已经恢复,大大方便了各级指挥和救援机构的通讯。
北川县公安局折损2/3
北川县6名副县长中,3人遇难,3人失踪。县医院的160名医护人员,仅存4人。县级机关幼儿园的孩子至今还压在河边那座垮塌的房屋里。
北川县县长经大忠家中的6个亲人,3人遇难,3人下落不明,他从废墟中爬起来后,立即投入前线指挥中心。
事发当天,北川县中队看守所有42名战士、35名服刑人员瞬间被埋在垮塌的房屋下。
几名在哨位上幸存的战士和武警北川县中队的司务长李远志一起,将有生命危险的25名服刑人员迅速向外地输送。沿途见到受伤的群众,他们就伸手施救,一共救起60名群众,这是北川地震中的第一批获救者。
昨天,四川省公安厅公布,原本拥有144人的北川县公安局,仅幸存47人,他们大多都失去了亲人。
3干部喝尿熬过75小时
昨天下午5时13分,北川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周凯被成功解救出来,与张周凯同时获救的还有北川县政法委副书记李贵川、北川县综治办主任崔代全,此时距地震发生已近75小时。
地震发生后,5层高的北川县委办公大楼瞬间整体坍塌,张周凯和数十名同事被压在了废墟中。
昨天下午1时40分,救援人员在县委办公楼废墟搜索的时候,听见有人呼喊救援。武警官兵马上通过细小的缝隙将一些水和食物塞进去,并确认了现场有3名幸存者。
经过4个小时的救援,17时13分,张周凯等3人被成功救出。现场的医护人员检查发现,3人均没有重伤,身体状况较好。
被解救上来的3人裤子几乎全被撕裂,不过除了满身尘土和一些轻微外伤之外,几乎没有什么重伤, 思维非常清晰,都能正常说话。“我们一直在积极自救!”李贵川说,12日下午1时30分时,他和崔代全到张周凯4楼的办公室商量事情,地震发生后,因为办公室是整体倾斜,他们3人被一块较大的预制板遮挡了一下。
被掩埋后,3人随即开始自救。“我们一直在不断扒土,3个人就到了一起,扒着扒着摸到了饮用水瓶,有水可以喝了。”昨午下午,李贵川说,在纯净水喝完之后,“我们就喝尿,还是继续扒, 听见有人走过就呼喊救命”。
三,抗震救灾感人故事:总理摔倒手臂出血怎能不令我流泪
作者:挖范文 更新时间:2008-5-16 8:45:12
被压在废墟下的300多名学生很危险,在一次营救失败后,温总理冒雨攀上瓦砾堆,组织再次营救。10时20分,即时报道突然显示,“啊!总理摔倒了!”,“老爷子的手臂受伤出血了,他把要给他包扎的医务人员推开了。”(5月15日 《广州日报》)
读到这里,我不由得热泪盈眶,深为温总理的忘我精神所感动。
温总理,抗震救灾的一线总指挥,一位年届六十多岁的老人,在余震不断的救灾现场,以忘我的精神在瓦砾成堆的废墟上奔波,甚至急得亲自动手救人。摔倒了、爬起来,手臂受伤出血也不让医生包扎,而是让医生去抢救受伤灾民。此情此景,怎能不让我们为之感动。倘若是我们自己的父母,哪一个儿女不为之揪心?!
从灾情发生的那一天起,温总理便在第一时间抵达灾区,在临时搭起的帐篷中指挥抗震、救灾、救人。在被掩埋的小学废墟旁,总理用嘶哑、哽咽的话语,向废墟中的孩子喊话。一位在现场的记者通过QQ发出即时报道称:“年过花甲的总理已经哭得不成样子了。”其实,不是温总理不坚强,而是心系人民的总理为眼前的灾难而心痛,这是热爱人民的好总理此时此刻的真情流露。
哪里灾民最多,哪里险情最严重,温总理就指挥到哪里。我们看到在抗震救灾最严峻的时刻,各路救援队伍,克服千难万险,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灾区,震区已有6万多人被救出。我们感受到了抗震救灾的勇气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全国人民不会被这一重大灾情所吓倒,更不会被眼前出现的悲情所摧垮。我们坚信,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们的努力援助,抗震救灾一定会取得胜利!
四,灾区战士“三过家门而不入” 2008-05-16 16:46
“妈,不要哭了!还有我嘛!”14日晚上,从重庆赶回家的大一学生宋辉站在自家房屋的瓦砾上和妈妈相拥在一起,泣不成声。距离地震发生近3天后,宋辉第一次和失去联系的母亲见了面。
宋辉的家在四川省绵竹市拱星镇柏树村,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完全改变了这里的模样。宋辉的家变成了一片废墟,“连一间房都没有剩下。”宋辉父亲工作的矿山所在地“两座山峰撞在了一起”,他的父亲至今生死不明。从来没有经历过如此大地震的宋辉,从学校赶回家寻找自己的父母。
综合新华社、央视、人民网消息,刘海健、何涛、窦丰昌、吴波、陈鑫欣、陆勇报道
14日6时30分,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一学生宋辉踏上了回家的路程。宋辉的家在四川省绵竹市拱星镇柏树村,也是此次地震的重灾区之一。
震后3天无法联系
7时50分,宋辉坐上了从重庆北开往成都的特快列车。和宋辉同行的还有另外两名同学,他们的家也都在四川地震灾区。
14日11时50分,宋辉到达了成都市火车站。火车站广场上热闹非凡,不少成都市民都聚集在火车站的广场上。宋辉没有停留,连忙赶到了昭觉寺汽车站,买到了去四川省德阳市的大巴车票。这是宋辉回家必须要经过的一站,到了德阳市后,他才能再转车去绵竹市。
在等车的时候,宋辉吃了一点东西。车站里了聚集了大量从各地赶回四川的人,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一定要回家看看亲人是否安全,看看家变成了什么样子。
13时40分,宋辉赶到了德阳市长途汽车站,同样这里也聚集了大批正准备赶回家的人。赶到德阳的宋辉得到了一个最新的消息,他的一些亲人已经被接到德阳市的黄许镇,他又准备赶往黄许。
傍晚时分,在黄许国家粮食储备库内的院子里,不少人正忙着搭帐篷,宋辉83岁的老奶奶刚刚被接到了这里。在这里,宋辉得到了家人进一步的消息,母亲仍然守在已经变成了废墟的家里。
19时,宋辉决定要赶回家,奶奶叮嘱了他一句,“记得要安慰好你的娘。”
从德阳市往绵竹市的道路上,地震所造成的灾情不断呈现在宋辉的面前。越靠家的地方,房屋倒塌得越严重。“我心情挺紧张的,不知道会是什么情况。”
父亲没有任何消息
晚21时,宋辉终于到了自己的家绵竹市拱星镇柏树村,宋辉的家位于村里的一个大院子里,院子里除了住有宋辉一家人外,宋辉父亲的5兄弟也同住在院子里,这是一个家族的大家庭。
谁也想不到的是,此次宋辉离家上学仅3个月后,他再次回来时,家已经不存在了,眼前看到的是一片废墟。宋辉踩着一片瓦砾进入家,整个宋家的大院全塌在了田地里,一间房都没有剩下。
母亲突然听到了宋辉的喊声,有些慌张地踩着砖块跑了过来,母子俩顿时抱头痛哭。在此次大地震发生后,一连三天宋辉和母亲都没有对方的消息,而此时还有一个更坏的消息传来,由于地震,宋辉的父亲宋彦忠工作的地点清平乡的磷矿所在地“两个山峰已经撞在了一起”,宋彦忠至今没有任何消息。
在同住在院子里的几个亲戚看来,宋彦忠生还的希望已经不大了,“我们只是不敢当着她老婆的面说,怕她伤心。”
五,17岁男孩废墟中挖掘30多小时自救成功
2008-05-16 16:39
人物档案
马志成,17岁
地点汶川
每一名能被送到医院的患者都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辛。17岁的马志成是不幸中的幸运儿。地震发生当天,家住彭州市银广沟的他跟随家人到汶川走亲戚,在亲戚家中,灾难发生了。
马志成所在的房屋整个坍塌,坐在堂屋靠里的他在跑到房梁处时,被压在了梁下。跑出房屋的亲人发现,他被埋在了废墟中。
亲人们的呼喊很快引来了劫后余生的人们,惊恐之中,人们迅速开始用手刨挖,据说天上当时下着暴雨,马志成亲戚家的房屋在山脚下,刚挖开一点,山上的泥沙就不断被雨水冲刷下来。
人们在雨中挖了30多个小时,雨越下越大,随时有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救援者不得不强行将马志成的亲人拖离现场。
5个小时后,雨水渐弱,人们再次返回现场,却惊讶地发现——马志成已经自己爬出了废墟,躺在了泥水中。据马志成自己说,被掩埋后,房梁虽然压住了他,但形成了一个小空间,他能够活动手臂,也能摸到全身的各部位。在等待了几个小时后,他开始一点点朝一个方向挖掘,一直不断地用手挖,最后竟然爬了出来。在爬出来的那一刻,他感觉再也没有了力气,只有躺在地上等待救援。事后估算,马志成在黑暗中自己用手至少挖掘了30多个小时。
马志成出来时,武警官兵已经徒步翻山越岭赶到了汶川。当地已经没有条件对马志成进行医疗救治,人们决定将他抬到就近有条件的地方治疗。沿途53名官兵接力,经过两天两夜不间断地奔跑,期间又经历了数次余震,马志成终于被抬了出来,送到了最近的一个医院,最后被送到了成都市龙泉驿区航天医院。
看着马志成,很多医护人员都流泪了,面对每一个被送来的患者我们都不能不动容,必须全力以赴救助他们
玉树大地震感人事迹250字左右!急!
黄福荣的志愿者战友忆述,在瓦砾堆中救出黄福荣时,生命走到最后一刻的他,最牵挂的依然是被困的孤儿,只询问孩子和老师救出来没有。
福哥,你放心!我们会好好学习,长大后像你一样帮助更多的人。”获港人义工黄福荣舍身相救的3名孤儿,其中一名较年长的9岁男童公却巴毛一直凝望远方,向黄福荣许下承诺。
海地大地震感人事迹
美国记者徒手挖妻
美国在海地的记者托普的妻子吉利安是一家国际救援机构在海地的工作人员,地震造成她所在的办公大楼整体倒塌。托普立即驱车160公里赶回首都,发疯般地在废墟中寻找妻子的下落。托普最终在办公大楼墙脚的瓦砾堆找到了已被埋10个小时的吉利安,用双手将还活着的妻子拉了出来。
他想和家人一块死去
一名海地男子被压在了废墟下面,而他的两位兄弟和母亲已经死去。平安幸存的朋友想把他救出...
关于这次汶川县大地震的感人事迹
让我再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刚刚接通了一位四川记者朋友的电话,她刚刚从绵竹退下来,这个娇小的丫头在电话里和我讲了她眼见的情况,她只用了四个字形容,就是:“世界末日。”她说她几乎无法工作,眼泪就没有停过,太惨了,一片一片的废墟,到处是哭喊的声音,救援队发了疯一样的救人,然而往往救不了,跟着去的摄影只了拍一张照片,就扔下相机去帮忙,因为那情景让你不可能站着看着。她和我说,她在一个学校现场看到了她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幕,学校的主教学楼坍塌了大半,当时正在上课,几乎有100多个孩子被压在了下面。全是小学生。一些似乎是消防队员的战士在废墟中已经抢出了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多具尸体,看着那些小小的,带着红领巾却再也无法睁开眼睛的孩子,她说她突然觉得自己说话的勇气都没有了。
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因为余震和机吊操作发生了移动,随时有可能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救援十分的危险,几乎等于送死,当时的消防指挥下了死命令,让钻入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要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然而此时,几个刚才废墟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
几个战士听见了就不管了,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几个往里转的战士马上给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两帮人在上面拉扯,最后废墟上的战士们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带,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就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看到这个情形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无计可施,只眼睁睁的看着废墟第二次坍塌。后来,那几个小孩子还是给挖出来了,但是却只有一个还活着,看着那些个年轻的战士抱着那个幸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着跑向救援所在的帐篷的时候,她已经泣不成声。
我无法想象这在电话中已经如此惊心动魄的情形在当时是怎么样一个悲壮的场面,我只知道这是真实的,而且,在现在,在震中地区,这样的事情还在重复的发生着,就在今夜,我坐在舒适的房间内,第一次意识到我是否应该做些什么,虽然我不可能到现场去,但是我是否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于是我眼含着眼泪,首先发了这一篇博文,我知道这篇博文无法带来什么实际的帮助,但是,这是我想到的最便捷的,我所能立即做到的第一件事情,一篇文虽然没有力量,但是至少我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件事情。只有完成了第一件事情,才有第二件,第三件。 天佑中国,人间有爱。朋友们,无论你们身边有任何的条件,只要是能帮助灾区的,希望我们都马上付之行动,莫以善小而不为,一篇文章,一元捐款,都是一种支持,2008注定是荣耀与灾难交辉的一年,灾难的是中国人的土地,荣耀的是中国人的心
鲁迅的感人事迹事迹,急用!
鲁迅珍惜时间的故事
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
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倘若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因此,鲁迅最讨厌那些「成天东家跑跑,西家坐坐,说长道短」的人,在他忙于工作的时候,如果有人来找他聊天或闲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对人家说:「唉,你又来了,就没有别的事好做吗?」
鲁迅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其中一个是这样的:
有一天,鲁迅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上理发院去理发。理发师见他穿着很随便,而且看起来很肮脏,觉得他好像是个乞丐,就随随便便地给他剪了头发。理了发后,鲁迅从口袋里胡乱抓了一把钱交给理发师,便头也不回地走了。理发师仔细一数,发现他多给了好多钱,简直乐开了怀。
一个多月后,鲁迅又来理发了。理发师认出他就是上回多给了钱的顾客,因此对他十分客气,很小心地给他理发,还一直问他的意见,直到鲁迅感到满意为止。谁知道付钱时,鲁迅却很认真地把钱数了又数,一个铜板也不多给。理发师觉得很奇怪,便问他为什么。鲁迅笑着说:“先生,上回你胡乱地给我剪头发,我就胡乱地付钱给你。这次你很认真地给我剪,所以我就很认真地付钱给你!”
理发师听了觉得很惭愧,连忙向鲁迅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