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关于凤凰的资料大全 新竹县详细资料大全

火烧 2022-07-02 07:26:06 1067
新竹县详细资料大全 新竹县(H i chu Cou ty),是台湾省的县级行政区划之一,三面环山,西临台湾海峡。县政府所在地为竹北市。新竹县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均温21.8℃ ,1月均温15℃,7

新竹县详细资料大全  

新竹县(Hsinchu County),是台湾省的县级行政区划之一,三面环山,西临台湾海峡。县政府所在地为竹北市。

新竹县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均温21.8℃ ,1月均温15℃,7月均温27.9℃。旅游景点有湖口老街、竹堑城迎曦门、内湾风景区等。

2013年,新竹县生产总值完成54.62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8.8%。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33770元,增长8.8%。

关于凤凰的资料大全 新竹县详细资料大全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新竹县外文名称:Hsinchu County别名:竹,竹县行政区类别:省辖县所属地区:中国华东、台湾省下辖地区:竹北市、新埔镇、湖口乡等政府驻地:竹北市光明六路10号邮政区码:300地理位置:东经121度,北纬24度面积:1427.5931平方公里 人口:557349人(2019年1月31日止)方言:以客家语(海陆腔、四县腔)为主,部分闽南语(泉州腔)气候条件: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著名景点:帽合山,蝙蝠洞,湖口老街车牌代码:不适用(台湾当局)县花:茶花 县树:竹柏 县鸟:五色鸟  历史沿革,新竹县旗帜徽章,行政区划,地理环境,概述,位置境域,地貌,气候,地形特质,民族人口,县府组织,经济概况,综合,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教育事业,城市交通,轨道,公路,历史文化,文化,语言,民俗节庆,客家山歌比赛,客家义民节,大隘矮灵祭,新竹县标,县徽,县花,县鸟,县树,地方特产,风景名胜,著名人物,

历史沿革

新竹古称“竹堑”,为昔日平埔族“竹堑社番”所居住之地。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 A.D.),竹堑归诸罗县管辖,始有汉人至此开垦。 雍正元年(1723A.D.)竹堑脱离诸罗改属淡水厅;至光绪元年(1875A.D.)淡水厅分为淡、新二县,改竹堑称新竹并首度设县。 光绪二十一年(1895A.D.)台湾割让予日本,新竹县改隶台北县为新竹支厅;光绪二十七年(1901A.D.)合并新竹、桃园厅为新竹州,下置八郡(包括今桃、竹、苗等地),州治设于新竹郡。 1945年8月15日台湾光复,同年11月成立新竹市政府,下设七区,包括现今新竹市及竹东、宝山等地;翌年,除省辖新竹市区外,就原新竹州疆域的新竹、桃园、中坜、苗栗等地改置八区,设定新竹县政府,并迁移县治于桃园。 1950年因行政区域调整,将新竹县区划分为桃园、新竹、苗栗三县,原省辖新竹市则并入新竹县所辖;1982年7月1日,新竹市与香山乡合并升格为省辖市,与新竹县分治,并同时将县治迁建竹北市现址,共辖有一市三镇九乡。

新竹县旗帜徽章

旗帜徽章

行政区划

截止2015年,新竹县辖1市、3镇、9乡。 县辖市:竹北市。 镇:竹东镇、新埔镇、关西镇。 乡:新丰乡、峨眉乡、宝山乡、五峰乡、横山乡、北埔乡、尖石乡、芎林乡、湖口乡。 各行政区域情况如下表: 区域 拼音 英文 面积
(k㎡) 下辖村里数 人口(人) 2016年3月 行政区划代码 邮编 竹北市 Zhú,běi,Shì Jhubei,City 46.8341 30 171,998 718080 302 竹东镇 Zhú,dōng,Zhèn Jhudong,Township 53.5133 25 96,630 718081 310 新埔镇 Xīn,pǔ,Zhèn Sinpu,Township 72.1911 19 34,048 718082 305 关西镇 Guān,xī,Zhèn Guansi,Township 125.5193 21 29,775 718083 306 湖口乡 Hú,kǒu,Xiāng Hukou,Township 58.4303 20 77,326 718084 303 新丰乡 Xīn,fēng,Xiāng Sinfong,Township 46.3496 17 56,229 718085 304 芎林乡 Xiōng,lín,Xiāng Cyonglin,Township 40.7858 12 20,245 718086 307 横山乡 Héng,shān,Xiāng Hengshan,Township 66.3502 11 13,466 718087 312 北埔乡 Běipǔ,Xiāng Beipu,Township 50.6676 9 9,646 718088 314 宝山乡 Bǎo,shān,Xiāng Baoshan,Township 64.7871 10 14,281 718089 308 峨眉乡 é,méi,Xiāng Emei,Township 46.8010 6 5,632 718090 315 尖石乡 Jiānshí,Xiāng Jianshih,Township 527.5795 7 9,325 718091 313 五峰乡 Wǔ,fēng,Xiāng Wufong,Township 227.7280 4 4,582 718092 311 合计 Xīn,Zhú,Xiàn Hsinchu County 1427.5369 191 543,183 718093 竹北市概况:竹北市 竹北市为新竹县行政中心。位于新竹县西北方,因中山高、西滨快速道路及台一线的对外交通便捷,成为新竹地区最重要的门户,除了是县治所在地及都市公共服务中心之外,未来在六家高铁特定区、县治二期及台大、台科大陆续设立竹北分部后,将随着新竹都会区产业转型及北部纵贯线产业发展成型。 族群之间相处融洽也是竹北市的最大特色;居住在此地的各个族群,都能彼此尊重,并互相学习对方母语,而且地方上各项建设、发展合作无间,竹北市将是引领新竹县明日发展的都市。 各乡概况:
五峰乡五峰乡位于新竹县西南隅,土地面积为新竹县第二大乡,也是该县两个山地乡之一,同时具有泰雅与赛夏两个族群文化。该乡为原住民泰雅族与赛夏族的居住地,属于原住民纹面文化的生活圈,泰雅的祖灵祭以及赛夏大隘社的矮灵祭,都成为地方重要的文化资产。自然资源方面,清泉温泉、桧山神木、观雾以及大霸尖山的雪霸风景线,都吸引不少游客进入。由于原住民大力培养高冷蔬果,结合休闲农业与文化旅游,为该乡带来了发展契机。
尖石乡
尖石乡位于新竹县东南方,为该县两个山地乡之一,泰雅原住民的原乡;自然资源有秀峦温泉、司马库斯及镇西堡神木、大霸尖山及桃山、铁岭等雪霸风景线,吸引不少游客进入观光旅游。由于原住民大力培养各种蔬菜,结合未来网路超市的高科技通路,极具发展潜力,而该乡的高冷蔬菜以及水蜜桃、梨等温带水果,结合休闲农业与文化旅游,亦为该乡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泰雅族以狩猎文化见长,如能设立泰雅狩猎文化生活圈,结合登山、野地求生、民俗活动、植物等生态经营发展,将使该乡成为台湾第一座生态人才培训基地,建立台湾新的生态保育观念,提供民众文化旅游的休闲地。
峨眉乡
峨眉乡内多数客家人,以耕种为主,并保有纯朴的农家气息。峨眉溪流域充沛水气,孕育的乌龙茶(东方美人茶)远近驰名;早期富兴茶厂至今仍是百年的茶叶制造厂。
峨眉早期曾受到大埔水库集水保护区的限制,却因而保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深厚的客家传统文化及具有转型潜力的农业、游憩资源,作为未来区域竞争的基础。大埔水库保护区以可持续发展、透过参与式规划,期能在新竹科学园区发展效应扩张下,随着科技核心、地方空间关系的重构,将峨眉乡发展为兼具休闲农业与宗教观光、具客家文化氛围的都会近郊休闲基地,该乡将创造新的地方发展利基,并顺利接合新世纪的新竹都会区发展趋势。
北埔乡
北埔乡地形以山地及丘陵为主,受溪流深度切割形成北埔、南埔为中心的两大盆地,虽无宽广的冲积平原,但由于土地属于质地肥沃、灌溉水源丰沛的沉积带,因此地势平坦;北埔为新竹县最晚开发的地区之一,原名“竹北一堡南兴庄”。因为它特殊的武装移民背景,加上客家色彩,形成了北埔与众不同的聚落文化,北埔累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产,其地方文化团体非常活跃,是大隘客家文化的动态保存示范区,亦是有创意、有活力的客家文化生活圈。
宝山乡
宝山乡位于新竹县西南方,邻近新竹科学工业园区,高科技的开发扩张效应更是沿着主要联外道路向外呈幅射状,同时中山高、北二高及高铁与东南山区外环道路主要动线也是宝山乡空间再构造的因素,宝山乡水资源丰盛,是新竹都会区重要的水资源供应地,宝山水库风景区再开发,使宝山成为未来新竹科学园区的主要供水来源。
芎林乡
芎林乡位于新竹县中部,是面积最小的乡镇,然而山水之美与人文之盛,却让人无法小看;芎林在早年一乡之内就有多达二、三十间的私塾(蒙馆),可说是新竹文采之地,其中的文林阁建于清光绪三年,至今犹在,每年的九月二十八日在此举行祭孔典礼,传扬尊师重道的文风;另一个文采余韵则是文林村一个名为“纸寮窝”的山窝,这里曾是造纸山庄,甚至供奉独一无二的神祇,也就是造纸鼻祖蔡伦。芎林的怀旧风情在广福宫旁的老街上更是深浓,木造或砖砌的旧式两层楼房依然矗立,传统的打铁店、豆腐店、米店还在开业,岁月在芎林似乎特别缓慢悠长。每年一、二月柑橘盛产,其它物产还有海梨柑、蕃茄、高接梨、茂谷柑等。芎林的山水美景不仅让飞凤山远近驰名,更成为新竹科技城的卫星住宅区,科技族的迁入与县治开发都为芎林抹上现代化的色彩。
新丰乡
新丰乡位于新竹县最北端,西临台湾海峡,传说明朝荷兰人因船破登入该地,故此地称红毛港,其拥有丰富的海岸资源,是新丰乡发展的利基所在;东南部则沿着省道台一线和乡内的竹三线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地带,使得工业发展更有宽阔的空间,为地方繁荣带来相当大的帮助;西滨快速道路的开通和沿岸滨海生态资源的利用,配合高尔夫球扬、游乐区等据点,成为观光发展最有潜力的地区。
横山乡
贯穿横山乡的油罗溪是该乡生命的来源,蕴育黑石、赤黄石、龟甲石、石心、火成岩等多种矿石,质地、色泽均十分独特,石质纹理图案常显现山川之秀、人物之美,令人叹为观止,使热衷奇石的石迷络绎不绝,形成当地的另一种文化。横山乡的物产丰富,昔日以横山梨闻名,后来取而代之的是石灰石的开采及柑橘的推广。 观光果园为其新兴产业。 内湾支线更是地方经济的动脉,是横山乡物产的运输主力。
湖口乡湖口原称大湖口或大窝口,后简称为湖口;湖口乡位于新竹县的北部,与桃园县为界,是凤山西北边湖口台地的一个乡镇,由于新竹工业园区位于该乡,因此带动了周围的工商业发展。湖口老街则是该乡广为人知的文化古蹟观光据点,过去台北至新竹铁路开通在大湖口设站,现今的老湖口天主堂即是当时的车站。后来铁路西移新湖口,老湖口的繁华尽去,只留下老街景色供人缅怀过往,但现今则在观光休闲新风气、城乡风貌改造之下,老湖口又开启了第二春。各镇概况:竹东镇竹东镇竹东镇工商荟萃,紧邻上坪溪与头前溪,水源堪称丰沛,亦是交通枢纽地带,是溪南地区(头前溪为界)八乡镇中首善的重镇,曾经为台湾三大镇之一。竹东早期以制造樟脑闻名,其后石油的钻探、水泥及玻璃工业的设厂及林场集散场的拓展,使该镇的繁荣一日千里。因科学园区将竹东头重、二重部分地区划入,更延续了该镇的生命力,使其转型为高科技研发中心。新埔镇新埔镇新埔镇位于新竹县东北方,北方丘陵重叠,接连湖口台地,霄里溪南流其间;市街为该镇交通、文化、商业中心,农产物的集散地。新埔镇有两百多年的汉人拓展历史,由于客家人的早期定居,以及地形上的封闭性,使得新埔仍然保有浓厚的客家传统,著名的客家粄条、柿饼仍广为传颂;而枋寮的义民庙更是客家人信仰的中心;与中山高和北二高的交通因县道118号和115号的拓宽,对外的联系更加便捷,将带动周休二日的观光人潮。关西镇关西镇关西镇三面环山,凤山溪流经其中。紧接位于牛栏河与凤山溪交会的河阶地,是新竹地区东北山区、南北交通和东西交通的汇集点,随着北二高的通车,该镇的对外交通更为便捷,也带动了该镇观光休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包括高尔夫球扬、主题游乐区、休闲度假中心在该镇幅员辽阔的山坡地所进行大规模的开发计画,使得该镇成为全台高尔夫球场密度最高的乡镇。该镇也素有长寿之乡的美称。

地理环境

概述

新竹县坐落于东北半球,处东经122度,北纬24.5度,位于台湾岛西北部,北连桃园县、南衔苗栗县、西为台湾海峡、东邻雪山山脉、大霸尖山。

位置境域

新竹县隶属台湾,三面环山,西临台湾海峡。与新竹市、桃园县、苗栗县、台中县、宜兰县相邻。面积为1427.5369平方公里。

地貌

新竹县的地形丘陵多而平原少,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次降低。高山地带主要分布于东南部,地势起伏绵延。新竹县三面环山,土地面积1,427.5931平方公里,以东南部与宜兰、台中二县交界一带的雪山山脉地势最高,海拔多在三千公尺,地形从东南部向西北逐次降低,至竹北市附近仅二十至三十公尺间,平原分布于近海地带及河岸山谷之间,中部有广大的丘陵、台地,东南依山丘,北部为伯公冈、湖口台地,东北部以李岽山及雪山诸山脉,东南以雪山山脉与宜兰、台中相邻。全县的地形除凤山溪、头前溪河口一带冲积平原以及部分河川谷地外,其余大多为丘陵、台地及山地。

气候

新竹县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均温21.8℃ ,1月均温15℃,7月均温27.9℃。全年平均温度21度,最冷月是一月,最热月则是七月,年平均雨量在1949.1毫米。

地形特质

新竹平原:新竹平原属于凤山溪与头前溪间的冲积平原,范围涵盖了竹北市、芎林、竹东、横山、香山及全新竹市的部分土地。该区地势平缓,水源充足,为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也是聚落与工商业生产中心。   新竹平原湖口台地: 由西往东狭长而不规则的带状台地,涵盖新丰、湖口的全部,以及新埔、关西部分地区。在农作物方面,多种植旱作或茶叶、水果等经济作物;在工商业方面,湖口工业区为主要的生产集中地,除了传统制造业外,随新竹科学园区开发,也吸引许多高科技厂商至此设厂。
丘陵地带: 地形上包括飞凤山丘陵、竹东丘陵、竹南丘陵、以及山地和平原间海拔五百公尺以下的广大地区,范围约是从新埔、关西呈西北东南走向,绵延经芎林、横山、竹东、北埔、宝山、峨眉等乡镇。旱作产物或茶叶、水果等为该区主要的农业产品。
山丘地带: 主要分布于新竹县东南部,包括尖石、五峰二个山地乡以及关西、横山、竹东、峨眉的一部分。该地段属于台湾西部冲上断层山地的阿里山山脉及雪山山脉中段,其中五峰乡境内为雪霸公园的一部份,蕴含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
海岸线及河川: 新竹县以新丰及竹北有临海,新丰的河川入海处有约十多公顷的红树林生态游憩区,还有港口及养殖业。

民族人口

新竹县人口约54万人,居民以客家人(大部分台湾海陆腔客家话)为主,与苗栗县同为台湾两个客家大县,闽南人、外省人及台湾原住民为少数。由于新竹科学园区的发展,也吸引许多外来人口移居。 新竹县的台湾原住民为赛夏族与泰雅族,其中以泰雅族占多数。

县府组织

一、县长一人,综理县务;副县长一人,襄理县务。 二、秘书长、参议秘书及各级学校单位。 三、各处及机关: 1. 各处——民政处、财政处、建设处、工务处、教育处、农业处、社会处、劳工处、地政处、行政处、计画处、人事处、政风处、主计处、观光旅游处。
2. 所属机关——警察局、卫生局、环保局、消防局、文化局、税捐稽征处、瓦斯管理处、家畜疾病防治所、竹北地政事务所、竹东地政事务所、新湖地政事务所、教育研究暨发展中心、慢性病防治所。竹北市户政、竹东镇户政、关西镇户政、新埔镇户政、湖口乡户政、新丰乡户政、芎林乡户政、横山乡户政、宝山乡户政、北埔乡户政、峨眉乡户政、尖石乡户政、五峰乡户政。竹北市卫生所、竹东镇卫生所、关西镇卫生所、新埔镇卫生所、湖口乡卫生所、新丰乡卫生所、芎林乡卫生所、横山乡卫生所、宝山乡卫生所、北埔乡卫生所、峨眉乡卫生所、尖石乡卫生所、五峰乡卫生所。
3. 乡镇市公所——竹北市公所、竹东镇公所、关西镇公所、新埔镇公所、湖口乡公所、新丰乡公所、芎林乡公所、横山乡公所、宝山乡公所、北埔乡公所、峨眉乡公所、尖石乡公所、五峰乡公所。
4. 各级学校——完全中学、初级中学、国小、幼稚园。

经济概况

综合

2013年,新竹县生产总值完成54.62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8.8%。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33770元,增长8.8%。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69亿元,增长20.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7.21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5.71亿元,增长10.4%。

第一产业

2013年,新竹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4788公顷,增长0.3%;蔬菜面积595公顷,油料面积288公顷,中药材面积403公顷;全年玉米种植面积8596公顷。

第二产业

2013年,新竹县实现利税总额109258万元,增长50.41%;工业销售产值达713920万元,同比2012年下降19.5%。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197万元,增长20.2%。建筑企业效益持续提高,全年实现竣工产值1810万元,增长3.4%。

第三产业

2013年,新竹县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8697.4万元,增长32.16%。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91919.4万元,增长29.2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9509.9万元,增长45.83%;其它行业4819.4万元,增长15.24%。

教育事业

新竹县目前有“中国科技大学”、明新科技大学、大华技术学院以及中华技术学院4所大专院校。目前正在计画有“国立”台湾大学、“国立”台湾科技大学(竹北校区)。新竹县有国立竹东高中(网站)、国立竹北高中、县立湖口高中、国立关西高中、内思高工、忠信高中、东泰高中、义民中学8所高中职校。

城市交通

轨道

新竹县台湾高铁穿越本县,新竹车站设定竹北市,与台铁六家车站共站;而未来则规画有新竹捷运、竹竹苗轻轨轨道。 新竹县台铁纵贯线有湖口车站、新丰车站以及竹北车站;六家线是纵贯线内湾支线六家次支线,有六家车站,与高铁新竹车站邻站(非共站);内湾线有竹中车站、上员车站、荣华车站、竹东车站、横山车站、九赞头车站、合兴车站、富贵车站(原名南河车站)以及内湾车站。自2007年3月1日起,因兴建六家线,内湾线新竹—竹东间列车停驶4年8个月,内湾线因为六家线完工已于2011年11月11日恢复通车。

公路

新竹县在公路方面,中山高速公路在本县有、湖口交流道(84)、竹北交流道(90)以及新竹系统交流道(99)(连线:福尔摩沙高速公路);福尔摩沙高速公路则有、关西交流道(79)、竹林交流道(90)、宝山交流道(98)以及新竹系统交流道(100)(连线中山高速公路)。 新竹县有县道115线(观音-新屋-杨梅—新埔-芎林)、县道117线(埔和-湖口-犁头山下-六家-新竹科学园区-茄苳交流道)、县道118线(南寮-竹北-新埔-关西-罗浮)、县道120线(下斗仑-芎林-横山-尖石)、县道122线(南寮-新竹科学园区-二重埔-五峰)、县道123线(下山桥-芎林-竹东)。

历史文化

文化

客家人、闽南人、原住民及新住民等族群互相融合,发展出多元丰富的在地文化;客家风情是新竹县重要的文化特色。

语言

新竹县绝大部分地区使用海陆腔客家话,竹北市及新丰乡沿海地区部分使用泉州腔闽南话较多,关西镇及峨眉乡部分使用四县腔客家话为主。

民俗节庆

客家山歌比赛

闽南的习俗,过了元宵,就算过完年了,但客家人的年却一直要延续到正月20日“天穿日”(也称为“开印日”)。这是缘于早期文武官署皆于此日举行“开印”仪式,开始办公,因此客家人相信天上的玉皇大帝也是从这一天开始执事,所以每年天仓日,客家人除要拜天公外,在竹东更有一场盛大的客家山歌比赛,吸引来自全省各地的客家乡亲参加,30多年来,已成为竹东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 山歌,又称采茶歌,主要是指台湾北部采茶时男女对唱的歌谣,其歌词字数多为“七字仔”,内容多为男女感情、天象、地理等,并兼述采茶时的情景,极富乡土风味及民间文学趣味。台湾的山歌包括闽南语及客家话,新竹、苗栗一带多属客家村落,故流行客家山歌。 竹东的客家山歌比赛,历经30余载而不衰,每年都吸引许多山歌爱好者云集竹东,争睹盛况。其比赛地点不定,但大抵皆设于东林路夜市旁的竹东育乐公园,比赛共分3天,由18日的初赛开始,一直要进行到20日的总决赛;当天远从各地而来的数百名参赛者,一大早便盛装来到会场,简短的致辞后,一年一度的歌唱大赛展开,霎时只听得公园里歌声缭绕,掌声不断。 比赛共分老山歌组、山哥仔组、平调组、长寿组、男女对唱及少年组,其中男女对唱,曲风近似流行歌曲,最能引起听众共鸣;而老山歌、山歌仔及平调都是传统客家歌谣,最富民歌自然趣味。在亲切熟悉的曲调中,但见台上唱得投入,台下听众也摇头摆首,跟着应和,共同沉醉在优美的乡音之中。平日难得齐聚一堂的客家乡亲,藉著赛会,彼此寒暄叙旧,因此,竹东客家山歌比赛同时也兼具联络感情的功能。

客家义民节

新埔枋寮义民庙于每年农历7月20日举行的义民节活动,是台湾客家人一年当中最重要的盛典,也是台湾保存较完整的民俗祭典之一。每逢此日,来自全省的客家乡亲总将义民庙挤得水泄不通,而放水灯、赛神猪及羊角竞长等祭祀活动,更将活动烘托得热闹非凡。新竹县枋寮义民庙 义民节祭祀活动起源于清道光15年(1835年),附近各大庄为了纪念先烈义行,便选定农历7月20日举行祭典,由各大庄轮值祭祀。轮值的庄头除了要主持祭典外,还要负责牲品,安排戏班及设宴请客,由于每个村庄隔15年轮值一次,所以每一庄头无不竭尽全力将祭典办得热热闹闹,其中不乏有互相较劲的意味。 每到义民节前夕,轮值的庄头便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杀羊宰猪迎接这天的来到。大体说来,义民节最主要的目的在超渡死难义民,同时亦超渡一般游魂,故在精神层面上与中元普渡相去不远,祭典活动也与基隆中元祭相仿,有放水灯、起灯篙、糊大士爷、神猪竞重、羊角竞长及普渡等活动。 祭典通常为农历7月18~20日,第一日为“入坛”,庙前即登起高达数丈的灯篙,招请诸方神明及各路野鬼来,庙门前尚请专司供品分配的鬼王——大士爷坐镇,并举行祭祀,诵经声终日不断;第二日于庙前的凤山溪施放水灯,超渡水中孤魂,引渡西方极乐世界,每年值此夜晚,凤山溪畔万头攒动,溪中灯火连绵成河,场面之大不下于基隆中元祭。 7月20日是祭典的最高潮,乡民们以猪、羊、鸡、鸭等牲礼普施,供祭孤魂野鬼,祭典中少不了各种阵头表演,其中客家山歌竞唱更将客家风情展现无遗,所有的祭典活动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赛神猪及羊角竞长,名列前茅的大猪公及老山羊,皆以华丽的高塔装饰,所有得奖的牌匾悬挂两侧,每只神猪均达千斤以上,罗列于庙埕之前,场面十分壮观;而老山羊则眼戴墨镜、口衔菸斗,一副老绅士的打扮,十分有趣。神猪与老羊皆于20日当天中午12点至下午3点间陈祭庙前,并在傍晚列于街道,供人参观。普渡大约在下午4点左右结束,此时庙前杂耍、卖艺的摊贩,看戏、进香的人潮逐渐散去;但轮值村庄上盛大的宴席才正要开始,直到午夜时分,大士爷像在熊熊火焰中化为灰烬,一年一度的义民节盛典才告正式落幕。

大隘矮灵祭

赛夏族依居住地,概分为新竹县五峰乡的北赛夏,与苗栗县南庄、泰安一带的南赛夏。2年一小祭、10年一大祭的矮灵祭,是赛夏族最重要的祭典。相传数百年前,打猎维生的赛夏族人得到一群矮黑人之助,学会了农作,年年丰收,但也由于他们经常调戏赛夏妇女,族人终于趁著丰年祭,设计害死了矮黑人,从此赛夏族灾祸频频,丰收不再。在幸存矮人的指示下,赛夏人于丰年祭典中加入祭矮灵的仪式,以平息亡魂。大隘矮灵祭矮灵祭最早为全族性祭典,但为迁就族人分居的现实,今已分作两地举行,时间则订在农历10月中旬。北赛夏的矮灵祭场在五峰乡的大隘村,比南赛夏晚1天开始,祭典一连3夜,分别进行迎灵、娱灵、送灵等仪式。其间虽然歌舞不断,气氛却庄重神秘,且充满禁忌,而绘声绘色的矮黑人传说,也仿佛在赛夏族人忏悟、谢恩的交杂情绪间获得印证。

新竹县标

县徽

以晴竹叶代表新竹之意。新竹县县徽 圆形外观意味着"事事圆满" 。
底色上半部的耀眼色代表新竹运如旭日东升,光耀灿烂,下半黄绿青翠,如春天的草原欣欣向荣。

县花

新竹县县花为茶花。 缘由: 新竹县遵照台湾省绿化工作小组1984.03.23第一次业务联系会议提案请各县市选定县树或花一种,扩大推广种植,以增地方绿化美化特色,建议各县市政府采纳,该县政府乃于1984.08.30.提请该县绿化年推行委员会第一次委员会讨论通过选定茶花为县花。复于1984.09.26.提经县府1984年9月份县务会议通过。 新竹县县花——茶花 茶花简介: 新竹县选定茶花为县花以增该县特色,因该县茶叶栽植面积及产量均占全台三分之一以上,驰名岛内外。茶花是一种具有高度观赏价值的木本花卉,其树形变化万千,有直立性、枝垂性、横张性、丛生性及匍匐性,高矮不一,有的可达四、五丈,有的数百年间仅及数尺,故茶花不仅为灌木类花卉,且为大乔木类的树木。叶片由浅绿以至浓绿,具有光亮的色泽,叶缘有细锯齿与钝齿,叶头、叶基、叶脉等大小及形状,皆有不同而美妙的变化。茶花的式样更富有变化,花形有单瓣重瓣及完全重瓣,花色有红棕色、粉红、玫瑰红、紫、淡紫、白色、粉白、黄绿色、娇艳无比,令人目不暇接。每逢花期可欣赏到盛开、富有变化的花朵,无花时亦可欣赏其多采多姿的树形及叶片。新竹县乃农业县,盛产茶叶,选定茶花正可代表该县农村欣欣向荣的景象而相得益彰。

县鸟

新竹县县鸟为五色鸟。 缘由: 新竹县于1999年6月22日在县立文化中心举行县鸟选拔说明会,1999年6月25日至1999年7月10日为投票日,1999年7月13日县府公告五色鸟为县鸟(票数为12043票)。 新竹县县鸟——五色鸟 五色鸟简介: 五色鸟,有人称之为花和尚,因颜色鲜艳,其鸣声甚似和尚敲打木鱼咯咯作响,客家人则称它叫啄树鸟,五色鸟平日隐栖于中低海拔森林顶端,夜晚则栖于自己挖啄的朽木洞中,嗜食各种种子。

县树

新竹县县树为竹柏。 缘由: 新竹县府鉴于经选定茶花为县花,而仍无县树,乃提经县府1999年3月29日(三月份)临时县务会议审议通过,选定竹柏为县树,复于1999年6月4日提经新竹县议会第十四届第三次定期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议决,选定竹柏为该县县树。 新竹县县树——竹柏 竹柏简介: 竹柏,罗汉松科,终年长青,俗称山杉,叶对生,无中脉,有许多纵平行脉,种子核果状,球形,种托不明显。常绿乔木高八至二十公尺,为著名的景观树种之一,因其材质似杉木,故有“山杉”的别称。竹柏,树形呈圆锥状而整正,树冠极适于庭园美化。其栽培地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佳,幼苗成株则于日照充足时,开花结实良好,选为县树代表新竹县具有“松柏长青”的意义。

地方特产

姜丝大肠姜丝大肠是一道寻常的客家餐点,作法是先将猪大肠洗净、切段,放入锅中加水,与葱、姜等一起熟煮至烂,再起油锅爆炒即可。姜丝大肠的作法简单,好不好吃,关键在于选料,肥油的猪大肠,加上6、7月盛产的上等嫩姜,酸嫩Q滑,滋味最佳。粄条粄条客家食物的代表,北部客家庄称为“粄条”,南部客家聚落则称为“面帕粄”,亦即广东人所称的“粿条”,或台湾人说的“粿仔”。以在来米制成的粄条,烹调很简单,以红葱头爆香,加入厚油高汤、碎葱及青菜、薄切肉片,滚水即成;干炒或者煮汤各具风味,惟一般以煮汤较能吃出原味。由于用料简单,粄条好不好吃,要诀就在粄条的Q度,以及爆香的葱头。新埔粄条以井水制造,有别于其他地区以自来水调制,因此味道较甘甜,而坚持传统的手工制法,使其口感Q韧,在北部客家庄中最负盛名。红糟肉红糟肉亦称糟母肉,系以糯米、红曲加上糖,盐发酵成糟母,再将鸡、鸭等肉类放入其中淹制而成,兼具酒香及肉香,且有滋补之效。红糟肉过去是客家人珍贵的过年菜肴,现则已普遍化,平常日子就可尝其美味。梅干扣肉梅干扣肉是客家菜常用的烹调方法,梅干扣肉就运用了淹、卤两种作法。首先,采摘下来的芥菜先行日晒风乾,再涂以盐巴,密封淹制做成梅干;将梅干与卤得熟烂的五花肉或是蹄膀,放在一起蒸煮,梅干菜的酸脆与肥肉的油香融为一体,即成为梅干扣肉这道佳肴,是客家餐馆必备的招牌菜之一。烟肠烟肠乃客家人所称的香肠,又称为粉肠、水烟肠或白烟肠,其外形虽然类似香肠,但口感却截然不同,吃起来香香软软的,带点Q劲。其制法是将地瓜粉、瘦肉及香料调匀,灌入猪小肠后煮熟,冷却后就可以切成一块块沾酱料吃;以米酱、糖、盐、辣椒等混合而成的沾料,甜中带辣,与烟肠一起入口,最能吃出烟肠的特殊风味。桔酱桔酱北部客家庄常见的蘸料,酸甜的滋味具开胃效果。桔酱系将酸桔洗净、晾乾,然后去籽加入盐、糖等调味料,熟煮至烂,再去除渣滓即成。由于酸桔仅年产一次,客家人利用每年11、12月酸桔产期制作桔酱,然后分装成瓶于一年中食用;因桔酱制作过程多手工,难大量生产,益显珍贵。柚子茶柚子茶又名柚沱茶,和云南沱茶一样属于紧压的茗茶,柚子茶所需的最主要原料柚子和茶叶都是竹县农特产品,而县内柚子栽种面积主要在峨眉、北埔和关西等乡镇,总共约158公顷,另外茶叶种植面积约400公顷。是客家人在农闲时节制作的独特养生茶品。

风景名胜

新竹县三面环山,一面濒临台湾海峡,崇山峻岭,峡谷幽深,森林面积广阔,秀丽的自然景观蕴藏丰富的观光资源。 罗马公路(118县道)两旁梯田苍翠,远处青山含烟,沿途罗列金鸟海族乐园、锦仙森林世界等游乐区,假日游客如织。 120县道可抵内湾、尖石,其支线还深入雪山山脉的秀峦温泉、司马库斯古道和原始神木群,溪谷、森林等原始风光一览无遗,每到入秋,秀峦村枫红处处,更是赏枫的极佳去处。 由竹东沿122县道往南可经上坪、五峰、清泉等地,远及观雾、雪霸公园,沿途景致多变,清泉的温泉、观雾的云海及丰富的生态景观,皆享有盛名。 南园 除了自然风光之外,客家风情更是新竹县重要的文化特色。 其中,新埔镇的枋寮义民庙,堪称台湾义民庙的"总坛",是客家信仰的重镇; 北埔的金广福公馆为桃竹苗地区唯一的一级古蹟,也是台湾仅存最大的开发垦号; 此外,北埔的天水堂、慈天宫,关西的范家古厝、郑家祠堂,竹东的信好第、陇西堂、武功堂等历史建物,则具体而微体现客家建筑之美,都是值得探访的人文景点。 名胜景点 类型 景点 访古探幽 湖口老街、六家古厝群、采田福地、枋寮义民庙、竹东古厝、关西客家古宅 风景名胜 石鹿古道、大霸尖山观雾森林游乐区、清泉部落风情、五指山司马库斯古道、秀峦风情内湾风景区、万瑞森林乐园、狮头山风景区、雪霸国家公园、叁山国家风景区、鸳鸯湖自然保护区 体闲娱乐 新竹县立文化中心、小叮当科学游乐园、六福村主题游乐园、金鸟海族乐园、大圣度假游乐世界,、北埔冷泉 民俗民风 客家义民节、客家山歌比赛 食全食美 新竹县小吃、北埔特产小吃 名优特产 新埔柿饼、东方美人茶、关西仙草 特色小镇 新埔风情、北埔风光 原住民文化巡礼 大隘矮灵祭 湖口老街 湖口老街位于新竹县湖口乡,其发展的时间可追溯到清光绪19年(西元1893年),湖口老街旧称 “大窝口” ,窝即山窝,亦即两山中间三面封闭,一面开口,有河水流出的地形;湖口老街的兴盛来自于铁路的开发。 新竹县湖口老街竹堑城迎曦门竹堑城迎曦门建于清朝雍正11年(1733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迎曦门为仅存的城门,被列为二级古蹟,周长约为2700米,半圆拱形的门洞为泉州白石所砌成,重檐歇山式的城楼与壕沟一起守护着竹堑城。内湾风景区内湾风景区位于头前溪上游的油罗溪畔,背倚麦树仁山,是新竹县横山乡最东边的村落,亦是内湾支线铁路终点、尖石通往平地的出入口。风光的历史和山水吊桥美景,仍吸引著游人至此寻幽访胜。

著名人物

李远哲:李远哲获诺贝尔化学奖。 李立群:台湾著名舞台剧、相声演员、影视演员。 田馥甄(HEBE):台湾女歌手、演员、华语女子演唱团体S.H.E成员之一。 王心凌(Cyndi Wang):台湾女歌手、演员、甜蜜教主、视后。 温尚翊:台湾知名乐团五月天团长兼吉他手。 陈乔恩:台湾女演员,偶像剧女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