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钱塘江诗中隐隐照应 李觏《忆钱塘江》原文及翻译赏析

李觏《忆钱塘江》原文及翻译赏析
忆钱塘江原文: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著淡红衫。
忆钱塘江翻译及注释
翻译当年乘醉登上归家的帆船,看那两岸隐隐的青山前太阳已落下一半。此时此刻,最迷人的还是返照入江,满江一片红光,那江面上的点点白帆,在夕阳的辉映下,宛若水中的女神们一齐穿上了淡红的衣衫。
注释1钱塘江:亦作「 钱唐江 」。 浙江的下游,称钱塘江 。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成著名的「钱塘潮」。2昔年:往年;从前。3归帆:指回返的船只。4好是:好像;犹如。亦作」好似「。5涵:包含。6水仙:传说中的水中神仙。
忆钱塘江赏析
李觏的这首《忆钱塘江》,独辟蹊径,与众不同。诗人在诗中不写气势恢宏的钱塘江潮,而以「醉」这一传神的诗眼统摄全篇,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醉眼中夕阳映照下的钱塘江奇景。
诗的前两句「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写诗人当年乘醉行船归来,一路观赏著钱塘江傍晚的美景。首句中的「昔年」二字,紧扣诗题的「忆」,表明诗人是凭自己的记忆来描绘他当年观赏钱塘江之奇景的;「乘醉」二字则告诉人们他当年是醉眼赏景的。正因为诗人是醉眼赏景,所以他放眼望去,隐隐约约地看到夕阳西下,一半已隐身匿迹,另一半还悬挂在山头上,仿佛山口衔著半个夕阳似的。次句中的「隐隐」、「衔」诸语下得颇为精妙,很切合诗人醉眼赏景的特点。
诗的后两句「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著淡红衫」,这里,诗人先以「好是」二字提示下文将拓深诗的意境;继而,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返照入江的情景;最后,则展开想像的翅膀,以「水仙齐著淡红衫」奇妙的比喻艺术地再现了夕阳辉映点点白帆的奇景。这两句诗亦实亦虚,虚实相间,也完全切合诗人醉眼观赏醉景——令人陶醉的钱塘江奇景的特点,体现了作者的奇思异想。
诗词作品:忆钱塘江诗词作者:【宋代】李觏诗词归类:【地方】、【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