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罢朝原文及翻译 进太宗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进太宗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进太宗
[作者] 徐惠 [朝代] 唐代
朝来临镜台,妆罢暂裴回。
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
标签: 感情 女子
《进太宗》注释
1.镜台:上面装着镜子的梳妆台。
2,裴回:即”徘徊”,比喻犹豫不决。
3,千金一笑:即一笑千金,美女一笑,价值千金。形容美人一笑很难得。
4,讵:副词。岂,难道。
《进太宗》赏析
徐惠的《进太宗》又名曰《妆殿答太宗》,是在皇帝屡召不赴情况下写就的一首难得表现作者“女儿性”的作品。
“朝来临镜台,妆罢暂徘徊”。前两句虽然不著一墨写作者如何梳妆,却让佳人对镜的优雅美态如在眼前,颇见功力。在数以千百计的后宫妃嫔中,得到君王的宣诏,本应喜悦之极应命而至。就封建文化要求女子“柔顺”、不得违抗君命的“角色规范”而言,更应该立即应诏。可徐惠却偏要君王等一等,“妆罢”后久久不去应诏,反而要在镜台前徘徊不前,故意要引逗得君王着急。等到君王真的因急生怒,她似乎又早料到了,慌不忙的借“千金一笑”的典故,戏谑地反问太宗:“古人千金买美人一笑,陛下传召我一次,我能来吗?”
徐惠的问句,不但平息了君王的火气,也向读者呈现了一位体态婀娜、不胜罗绮的艳丽宫妃,在君王面前不屈己、不媚人的独立形象。“后妃宫女拂逆君主的行为,并非完全出于手段,出于自觉意识,多数因性气所致。”由此可见徐惠的机智活泼的女儿性情,以及太宗与她之间亲昵深厚的情思。
徐惠以轻松的笔调写下了她和太宗之间这段富于情趣的小插曲,在强调庄严又玄妙的“后妃之德”的后《经》时代,突然冒出“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这样充满灵性的诗句,是徐惠的天性和才华使然。后人曾作诗赞这首《进太宗》:“拟就离骚早负才,妆成把镜且徘徊。美人一笑千金重,莫怪君王召不来。”
《进太宗》作者徐惠简介
徐惠,湖州长城人,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嫔。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生。年少时便才华出众。唐太宗听说后,将她纳为才人。后被封为婕妤,接着又升为充容。贞观末,唐太宗频起征伐、广修宫殿。徐惠上疏极谏,剖析常年征伐、大兴土木之害。太宗认可了她的看法并对她厚加赏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驾崩,徐惠哀慕成疾,不肯服药,又作七言诗和连珠以示爱慕。永徽元年病逝,年仅二十四,被追封贤妃,陪葬昭陵石室。
徐惠的其它作品
○ 长门怨
○ 赋得北方有佳人
○ 秋风函谷应诏
○ 进太宗
○ 拟小山篇
○ 徐惠更多作品